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2.4中心公园汉服外拍——太极、古筝表演 [打印本页]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2-6 00:22
标题: 2.4中心公园汉服外拍——太极、古筝表演
2.4中心公园汉服外拍——太极、古筝表演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2-6 00:23
太极、剑术篇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2-6 00:24
古筝篇
作者: 达兮 时间: 2007-2-6 09:42
标题: 回复:(柳风)古筝篇[img]http://219.133.45.148/Upl...
嘿嘿,同晒。。。
[attach]68607[/attach]
[attach]68608[/attach]
[attach]68609[/attach]
作者: 达兮 时间: 2007-2-6 09:43
标题: 回复:(达兮)回复:(柳风)古筝篇[img]http://219....
呵,唯一一张GG的。。。
[attach]68610[/attach]
作者: junychu 时间: 2007-2-6 11:37
这个??精华贴?
作者: 清香四季 时间: 2007-2-6 11:52
我也怀疑这有什么好的,其中心又是什么
作者: 姥姥 时间: 2007-2-6 12:02
当生活中点滴不再关注
当亲人朋友很难相聚
当名利遮住眼睛时候,
当生活中充满疲惫,
当期望没有实现
我们最需要
一份洒脱
自然心
放下
我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2-6 12:44
(转贴)汉服重现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在汉服在中国消失了360年后的今天,笔者欣慰的看到全国各地都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复兴中国文化满腔热情,穿著华夏传统服饰。汉服的复苏不仅仅是给中国增加了美丽的服装,更是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前兆。
对于很多不了解中国人来说,中国曾经领先世界文明的风采象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幻影,或干脆是一个虚幻出来的安慰剂。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客观的西方历史学家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最善良、最没有侵略性的民族,也是古代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爱好创造、最不具有侵略性的民族,我还不相信是真的。当我加入了解中国历史、知道中国古代文明辉煌成就的同胞行列,就和他们一样,中国有朝一日的文艺复兴的愿望,就成为内心中永远摆脱不了的情节。
今天在全世界都有中国各种优秀的人才、勤奋的劳工艰苦的工作,连那些沙特阿拉伯亿万富翁的富丽堂皇的宫殿,以色列街头各种各样的现代建筑,都浇灌着中国劳工的辛勤汗水。可是,我们却发现中国同胞也常常是受苦最多、得到报酬却是最小的人。世界先进国家如西方各国、日本的成就,也是需要几百年来无数劳动的积累,但是,他们每代人的努力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教训,都能够传给下一代,使得下一代在一个高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这有何尝不是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诀窍?而在近几百年来,中国同胞却总是经历各种内忧外患,战乱不断。别的国家人民经过劳动,积累的财富和经验可以传到下一代,我们汉民族却在那些不断的战乱中,一次又一次的重零开始。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让我们的子孙能够摆脱我们的烦恼,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是每一个心地善良的中国人盼望已久的。中国应该怎样实现文艺复兴是热爱中国人民的同胞反复思考的问题。
古话常说:"知音难寻",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上的群体,如果一起分享美带来的享受,他们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深。我们常常看到一起看戏的戏迷`一起练习书法的书法家`欣赏某一类音乐的歌迷,聚在一起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不仅仅是志趣相投,在生活上也会相互帮助。
其实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世界上有凝聚力的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包括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艺术,其人民在享受共同的美感中,学会相互尊敬,社会和睦,彼此感情不断的加深,民族的亲和力也不断地加强。
华夏民族曾经是一个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的民族,华夏民族的先辈在创造光辉灿烂的文明时,正是有这样强烈的民族亲和力在背后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其中,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又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华夏民族传统服饰可以说起源最早世界上流传时间最长民族服饰。根据史纪,早在至少四千多年前,华夏民族的服装风格就开始流传,华夏民族还发明了丝绸锦缎,让中国的服饰水平远远超过其他民族。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就是华夏民族服饰美被世界各国所钦佩的最好的见证。也是华夏先辈高度智慧和展示艺术美感最好的见证。
汉民族传统服饰是华夏先辈高度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可以说是几千年以来,是社会成员彼此融洽相处的媒介,也是华夏民族共同辛勤劳动`发明创造`享受天伦之乐的环境。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的魅力,曾经让全世界所倾倒。
遗憾的是,华夏民族传统服饰在屠杀和暴力中被断送了。在屠刀下汉服的消失和文字狱。都是清代***统治阶级为了他们的私利,压制华夏文化,便於愚民统治的结果。伴随着的,是中国从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沦落到最贫穷的国家,从领先世界的大国沦落到半殖民地,中国从一个和睦`融洽的社会变成缺乏认同`缺乏彼此同情关怀的场所。而这不仅仅使我们民族再和外族入侵中吃了无数的大亏,也使我们的民族把聪明才智浪费在无数的内耗内斗中,让我们的国家久久不能赶上世界先进文明,也让中国人民经历了不知道多少磨难。
尽管今天满清***统治者早已被抛弃了历史的垃 圾堆,但是他们的流毒远远每肃清。他们的文字狱让我国有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失传,汉民族传统服装,就是其中之一。这样做到恶果,使得我们后人不但不能够借鉴我们自己祖先文明成果,在更高的基础上再发展,而且让社会习惯于蔑视百姓的文化和尊严,丧失了社会的和睦,也丧失了我们国家的凝聚力。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民族虚无主义者,以为我们的祖先光辉灿烂的文化一钱不值。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甚至有人把西方性自由、身穿三点式的选美等糟粕当作先进文化来大加宣扬。这种缺乏自信、自爱、自强精神的现象,和当初***统治者用血 腥暴力取消汉服装,扼杀汉文化、丧失了华夏民族自尊心的罪行是分不开的。
满清统治者是靠暴力掠夺劳动人民财富起家的***政权。他们用屠刀强迫中国人民废除华夏传统服装,改用满清服装,不是为了人民的享乐,而是为了奴役。他们没有任何审美的观念。尽管满清***统治阶级已经灭亡,可是他们对中国造成的破坏,包括对汉民族传统服装的破坏并没有恢复,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并没有恢复。今天多少人在实际上都不知道华夏祖先是曾经有着光辉灿烂文明,不知道华夏先辈的智慧和美的升华到底是什麽。更有人以当中国人为耻,台 独分子就利用这点来宣传“中国猪”的愚蠢。丑陋的满清旗装使得多少中国人觉得自己的民族没有智慧发明美的东西。竟然有香港的女孩子传着日本和服招摇过市,以次为美,完全不知道和服是华夏文明传播到日本,被学习和保留的结果。这实在让每一个热爱自己同胞的炎黄子孙痛心疾首。
然而在中国,有一群汉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他们热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有着复兴中华文化强烈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当中一些朋友决定从复兴汉民族传统服装入手,把我国由于过去种种失传的种种文化精华再次发扬光大。让我国人民能够在美的享受中增加民族凝聚力。他们当中的有心人经过多年研究、相互合作探讨,终於挖掘出了我国古代传统服装的奥秘,今天更还有人勇开风气之先,把这些民族文化遗产呈现在中国的街头。
今天有多少华人热切盼望着中国的文艺复兴。什么叫文艺复兴?在欧洲有一段黑暗的历史时期,统治阶级压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文明成果,结果造成了文明发展的严重停滞。文艺复兴,就是从回复古希腊雕塑、绘画艺术开始,重新吸收了欧洲古代社会各种文明成就。结果一直导致了工业大革命和技术爆 炸。造成了西方列国由落后变强大。我国在清代***统治阶级的屠刀下,汉民族文化被压抑,民族服装被禁止,发式被迫改变,和西方黑暗时期多么相似。而在中国华下传统服装被恢复,和其它各民族服装百花齐放,相互促进,不正是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开始吗?
汉民族传统的服装的复兴,意味着我们国家不再存在用暴力压制民族文化的现象,意味着人民重新欣赏自己民族先人的才华和智慧,并为之自豪,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和睦和向心力将要恢复到中国古代飞速发展的时代。
今天,有人故意把屠杀、掠夺、奴役汉族人民的满清***统治者,和少 数 民族中勤奋劳动、安居乐业的无辜人民混为一谈。在我们提倡肃清满清统治者流毒、促进中华文艺复兴的的时候,他们就说这是诬蔑所有的少 数 民族,扣上***、破坏民族团结的大帽子,企图扼杀这样的复兴。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根本不把中国人民的幸福放在自己考虑之中。他们没有把汉族当成同胞,对他们不是同情和关怀,而是充满了算计。
中国的文艺复兴不是针对任何少 数 民族的复 仇,过去那些在中国土地上野蛮屠杀、掠夺的强盗早已不在人世,我们对他们的后代没有任何仇恨,更不会对任何少 数 民族无辜的人民有仇恨。但是我们必肃清满清流毒,提倡中国的文艺复兴。这是为了中华民族恢复古代社会的创造能力,象古代那样再次领先世界文明。是为了社会更加和睦,社会成员彼此认同,相互关怀。是为了我们的子孙能够继承先辈的智慧、经验和教训。归根到底,这不仅仅是为了汉民族人民的幸福,也是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幸福。
今天,在全国各地勇敢地穿上华夏传统服装的年轻人,正是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先驱,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当华夏民族的传统服装,真实地深入在中国社会中,和各民族服装一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华夏民族先辈在服饰上高度智慧和高度艺术的结晶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古代的辉煌就不再是幻影。我们的心态就不会再自卑和自狂中恶性循环,而是能够以更健康的心态,吸收和发扬中国和世界各国丰富的文明成果。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就像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一样,使彼此认同`彼此相互关心爱护的结果。我们相信,随着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恢复,华夏民族将恢复了彼此认同,恢复对辛勤劳动`不断发明创造的先辈和群体的尊敬,就会恢复融洽和睦,恢复彼此相互的关心爱护。当炎黄子孙一起享受千年来先辈享受的服饰美,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把一个彼此不信任的社会,一个相互关心帮助,意味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不再讲消耗在无谓内耗中。本人衷心希望,汉民族服装能够在炎黄子孙中传播开来,让华夏民族服装重放异彩,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6 12:49:29编辑过]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2-6 12:45
[转贴]《联合早报》记者张从兴的《“汉服现象”访谈录》 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报道“汉服现象”的平面媒体记者。不久前,有位大陆媒体同行就“汉服现象”跟我做了笔访,后来因故没写成新闻专访。以下是完整的访谈录:
1.您从什么时间开始接触汉服的?最初的动机或者想法是什么?
我想,你大概是想问,我是从几时开始接触致力于复兴汉服的这个群体吧?如果这就是你想问的,那么我的答案是:我是在2003年下半
年,在互联网上闲逛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称为“汉网”的论坛网站。当时,我大致看了一下,觉得里面有几个贴子讨论得还不错,论点也挺有趣的,就把网址加入
浏览器的书签里,有空时就上来看看。久而久之,就和汉网的网友们打上交道了。这是很偶然的一次“网中奇缘”,所以是没有什么动机或想法的。
2.您穿过汉服吗?穿上汉服的时候,您感觉自己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穿过。如果你指的是具备汉服的典型特征,如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但是不称为汉服的汉服,那么我二十多年前就穿过了。因为我是
佛教徒,而我在寺庙颂经时所穿的“海青”,就具备了以上的特征。但是,严格地说,这是佛门的宗 教用衣,并非汉服现象中所特指的“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如果
是这个意义上的汉服,那我第一次穿汉服,是在去年春节期间,陪妻子回大陆探亲,顺便参加了汉网网友在北京举行的春节聚会的时候。当时,我是借用了一套汉服
来穿的。后来,我还穿了另一套汉服到天 安 门广场去玩,还上了正阳门城楼。
我喜欢穿民族服装,藏族的藏袍,台 湾高山族的民族服装,马来民族的“巴迪”,菲律宾民族的“巴隆”,还有脱胎于满 族传统服饰的所谓“唐装”等等,我都穿过。对我而言,汉服只不过是我所穿过的众多民族服装之中的一种,因此没感觉有什么不同。
3.您身边的穿汉服的朋友对您影响大吗?您对身边穿汉服的朋友影响大吗?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应该说,彼此之间都有影响,至于谁的影响力更大些,因为无法量化,拿不出科学数据来证明,不好说。但是,如果
你的问题具体到宣传或传播这一块,那么我应该是颇有些影响力的,毕竟我是海内外第一个报道汉服现象的平面媒体记者,而有关的消息又是经由在全球华人世界中
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联合早报网”给传播开来的。
4.从大陆国力日益兴起的角度,您如何看待汉服现象?
汉服现象既是服装现象,也是民族现象,又是文化现象。中国先哲管仲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的西方心理学
家马斯洛,则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如果中国大陆的国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
平,如果大陆人民的生活还处在贫穷线下,当然谈不上管子的“知礼节”、“知荣辱”或马斯洛五大需求中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反过来说,随着大陆国力的日益强
盛,社会的日益富裕,历史规律自然会驱动大陆人民去“知礼节”、“知荣辱”,去要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这是个普遍现象,适用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社会。人类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在人类告别蒙昧步入文明的过程中,衣服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当人类社会发
展到较高级的文明阶段,衣服就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而是被赋予这样那样的文化内涵,例如《易经·系辞下》所言:“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
坤。”服装还成了社交礼仪的一部分,就以现在国际社会通行的、源于西方文明的社交礼仪来说,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是有一整套的礼仪规范的。比如说,在不太
正式的社交场合,可以穿便装,但是在较正式的场合,就得穿西装打领带,至于更隆重的场合,就非得打蝴蝶结穿燕尾服不可了。
中国不愧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其先民很早就对服装和礼仪之间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说的
不就是服装和礼仪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吗?与西方人不尽相同的是,古人除了认为服装与礼仪有关,还把服装与个人的荣辱甚至民族的荣辱挂钩起来。所以,当孔
子的弟子子路在战斗中被人击断冠缨(冠和衣都是古人服装的一部分)后,宁死也要坚持“君子死而冠不免”的道德信念,于是收手结缨正冠,结果惨死在敌人手
中。如果说子路的“结缨遇难,正冠而亡”,是为了个人的尊严和荣辱,那么明末清初之际,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宁可留发也不愿留头,慷慨就义,就是为了民族
的尊严和荣辱了。
须要指出的是,大陆的经济繁荣,只是促成汉服现象的内因,还必须要有外因的配合才行。而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各种异质文明不可避免地通
过作为载体的商品经济进入中国,就是外因。譬如说,韩剧的流行催生了“哈韩族”,日剧的风靡催生了“哈日族”,于是韩服、和服都进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在
异质文明“入侵华夏”的刺激下,中华文明必定要有所回应,而且是条件反射式的回应,于是就有人开始追问:“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有民族服装,我们的传统服装
呢?”
在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唯独最大的民族——汉族,因为历史的原因,丧失了民族服装。为了回应上述的问题,汉族当中的一部分人士,开始致力于本民族传统服装的复兴,自然也就能够理解了。
再打个比方说,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英语热”,中国的汉语学界不也有人开始疾呼要“为捍卫汉语而战”了吗?为了回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异质文明
的挑战,一部分汉族人士选择捍卫汉语,另一部分汉族人士选择复兴汉服,还有一部分汉族人士选择弘扬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汉文化,其实都是为了同一个目
的,殊途同归。
5.从社会多元化的角度,您如何看待汉服现象?
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就是要容许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说,汉服之流行,就像所谓的“唐装”在上海APEC会议后之流行,或和服因“哈
日族”之喜欢而流行,韩服因“哈韩族”之喜欢而流行,都是流行的服装现象。如果要与以巴黎、纽约为主要基地的流行时装作区别,不妨称之为有东方民族传统服
装特色的流行服装现象。应该说,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谁爱穿什么服装是谁的自由,都应给予尊重。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汉服现象既是服装现象却也大于服装
现象,因为它除了是服装以外,还是汉族的本民族传统服装。所以,我们可以说爱穿和服的是“哈日族”,爱穿韩服的是“哈韩族”,却不能说爱穿汉服的是“哈汉
族”。
6.从商业炒作与搭顺风车的角度,您如何看待汉服现象?
我不清楚“商业炒作”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个人认为,这是出于典型的轻视商业,或歧视商业的心态,而创造出来的贬义词,对商业和商人是不公平的。以我对
汉服现象的理解而言,现阶段还不具备商业炒作的条件,因为其爱好者,绝大多数都是没几个钱的学生,或是刚刚工作不久闲钱不多的年轻人,其典型年龄层是十七
八岁到三十多岁之间,消费能力不高。至于汉服的生产者,不外乎自制、个体户、小作坊三类,还没出现批量生产的厂商。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购买力,还是从生产者
的生产力,都无法得出商业炒作的结论。换个角度说,即使是存在商业炒作,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易,有需求自然就有供应,而交易的媒介就是
钞票。至于你要花多少钞票去买一样东西,完全是周瑜打黄盖,赚了亏了,与人无尤。还有一点,正如我在上一个问题中所说的,这是个多元化的社会,谁爱买什么
服装来穿是谁的自由,我们能因为有人喜欢穿旗袍、和服、韩服、中山装、燕尾服等等,就认为那都是商业炒作或搭顺风车吗?
7.对从服饰出发,以爱美求新为目的的穿汉服者尤其是女性,您赞同吗?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爱美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女性。可以这么说,如果汉服经不起审美的考验,是没有人会去穿它的。举个例子,在连宋大陆行期
间广为世人所知的《梦回大唐》大型歌舞,最近在新加坡进行了盛大演出,演员们所穿的盛唐华服,是何等的光彩夺目,雍容华贵,相信没有女性会拒绝以“杨贵
妃”身上的那件唐装(这是真正的唐装),作为她们的婚礼服——如果她们选择举行具有东方传统民族特色的婚礼的话。
8.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您对一直关注的汉服在中国大陆的兴起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或者机缘让您在较早的时间里在平面媒体做报道?
我对汉服现象的看法,已经其他问题中,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答复,这里就不多说了。至于我在较早时在平面媒体(此处特指新加坡《联合早
报》)做报道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我是记者,而记者都想要有自己挖掘出来的独家新闻。你也是记者,应该明白独家新闻对你我的意义吧。至于机缘,就是我在
2003年下半年,因为偶然上了“汉网”,后来看到论坛里贴出王乐天(网名“壮志凌云”)把汉服穿上郑州街头的贴子和照片。这个贴子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当时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清初统治者颁布“剃发易服令”后,三百六十多年来,汉服首次以民族服装而非戏服或寿衣的形式,出现在神州大地上。王乐天此举
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意义,是促使我下决心去写那篇报道的主要原因。后来,我才知道早在王乐天以前,其实已经有一位网名叫做“信而好古”的网友,已经把汉服穿
上街头了。但是我当时并不知道,就借这次受访的机会,把这个事实说出来,把这个“首义之功”归还给“信而好古”先生吧。
9.作为一个海外华人,您所了解的海外华人朋友对此持何种看法?
我不能代表海外华人,只能代表我自己,而我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汉民族
的伟大复兴必须是形神兼备的复兴,其形是衣冠与礼仪,其神是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传统学术及刚健进取的民族精神”,因此汉服现象应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
中的一个现象。
至于我的海外华人朋友对此有什么看法,我不甚了解,无法代答。不过,我倒是认识几位致力于复兴汉服的海外华人,比如为英语创造出taikonaut(太空人)这个词的马来西亚华人赵里昱,就很关注汉服现象。他认为,马来西亚的女性传统民族服装sarong
kerbaya,就是明朝汉族妇女礼服“褙子”的异域变体。这个观点应该受到重视,尤其是对研究中国服装沿革史的学者而言。他也是在马来西亚和美国(他在美国读大学)的公共场合穿上汉服的第一人。
另一位要介绍的是澳大利亚华人王育良。早在2001年,他就关注汉服问题,在“汉网”成立后,成为第一个自制汉服,并把所自制的汉服图片上传到“汉网”,供网友观摩的海外华人。还有一位是阿根廷的袁霖。他关注汉服时,还是个高中生,现在估计已经是大学生了。
和赵里昱一样,王育良和袁霖都是敢于把汉服穿上街头的。称他们为海外华人社会中的汉服运动先驱人物,应该不算过誉。
10.据我了解,现在对于汉服的制作并没有认定的统一标准。您认为现在所谓的汉服从学理和服饰本身的意义上能够立住脚么?它跟前几年兴起的所谓唐装有何相同和不同点?
汉服的基本标准就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任何一种现代民族传统服饰都不是完全复古的,比如和服,是在古和服的基础上,加入现代
印染熨烫等手法,其他民族服饰也大体如此。现代汉服体系的形成也应当遵循这个规律,但是因为汉服断代太久,可能这个体系最终的完成还有一段时间,但可以保
证的是,汉服最基本的特点和内涵是不会变的。
一个名词或者概念要成立,必须有内涵和外延,而汉服的定义早已有讨论,虽然不完善,但是基本的要素已经具备;从命题来说,“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是
真命题。它的定位就是这个命题的内容。由于定位的准确性,因此此服装体系在整个世界服装体系中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它本身的意义就是民族的外在符号。它与
“唐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民族”“传统”的角度切入,不同之处在于汉服具有历史性、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经得起推敲和研究。而“唐装”则反之,实质
与名称相剥离,而名不副实的事物往往会随波逐流,逐渐失去自己的特征,消失得无影无踪。
11.您对汉服热的发展趋势如何看?
就如我在答复上面的几个问题中所提出的,汉服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服装、民族、文化等好几个方面。只要我在回答第4个问题中所提到的各种内外因
都还在,汉服现象就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就会继续发展下去。而汉服热今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关注汉服现象的人,以及接受汉服作为汉民族
传统服装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只要人数够多,成了气候,形成市场,就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譬如说,学术界会进行研究,服装设计师会参与设计,服装制造
业会批量生产等等。而各界的加入,又会进一步推动汉服热的发展。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2-6 12:58
国际小姐王珊向外国游客宣传真正的唐装!京华时报讯 当身着华丽唐装的国际小姐王珊出现在祈年殿时,中外游客都纷纷掏出相机围拢过来一睹佳人风采。昨天上午,为了配合第44届国际小姐世界大会在中国首次举行,上届国际小姐王珊以导游的身份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整个活动中,王珊用流利的英语解答了游客们的疑问并详述了唐装的来历。
“一位来自德国的先生特别喜欢我穿的唐装,我就告诉他这是去年由8位苏州技师用7天8夜的时间赶制出来的,我就是穿着它赶赴日本参赛的。”王珊说在日本连续举行了33届的此项选美赛事终于落户中国。记者从主办方中信文化获悉,目前已有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正式提出参赛申请。(记者王铮)(本报记者陈佳宾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7-2-6 13:04
比旗袍好看多了,多漂亮!!!
男的穿的有点傻,改成帆布、粗布的就有感觉了……
作者: Janice9008 时间: 2007-2-6 13:09
偶自己做的汉服,被偶拿到公司给同事剪开当抹布了哈
三年内都没时间跟心思玩这些东西了,不过不拒绝欣赏别人的心水作品,谢谢柳风的分享。
作者: ssnhklc 时间: 2007-2-6 16:20
好啊,帅哥靓妹,一方弹奏一方起舞。好生快活啊
作者: 小猪_冲啊 时间: 2007-2-6 16:37
哇哇哇!!!真漂亮
作者: dzlee 时间: 2007-2-8 18:11
呵呵,好像看到了《唐伯虎点秋香》里边的祝枝山
说实话了,现代人的精气神,大多数人都不适合穿这样的衣服了
所以普遍看起来巨傻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在于这些表面化的形式
儒家所谓:内圣外王
多把精力放在内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2-9 13:11
以下是引用dzlee在2007-2-8 18:11:23的发言:呵呵,好像看到了《唐伯虎点秋香》里边的祝枝山
说实话了,现代人的精气神,大多数人都不适合穿这样的衣服了
所以普遍看起来巨傻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在于这些表面化的形式
儒家所谓:内圣外王
多把精力放在内
楼主所言即是。
其实真正喜爱汉服的人自然会去研习汉民族传统文化,继承汉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略待时日,自然可以形神皆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9 13:13:11编辑过]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