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浅谈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与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1 22:06
标题: 浅谈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与管理
一、当前个人知识管理模式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当前个人知识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虽然这个假设以前是正确的,但是它显然并不适合我们现在的环境。这个假设就是:“知识不能够共享!”所以,“人们不可能随时随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必须将它事前“储藏”起来”,所以“知识‘储藏’的多寡决定了个人知识运用的最大值”,所以“积累的各门类的知识越完整越好,越“成套”越好”,所以,“对各类知识不论需求兼收并蓄”……没错,在以前的生活环境中,这些都是个人能力成长的不二法门——但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我们目前是实实在在的处于信息量空前的“网络时代”,这与过去在信息获取方面有三点显著不同:

1、信息的收集极其方便,几乎是向人“涌”来;
2、各种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3、所获信息的质量却良莠不齐。

问题是,时代改变了,但学习模式并未做相应的改变,下面一起来看看这都对我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基于“网络时代”的三大变化,影响最终学习效果的主因正是“以知识的积累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而这一约定俗成的方式,却是基于过去“知识不能共享”的客观现实。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请看上图,“知识‘储藏’的多寡决定了个人能力的大小”这个过时的错误假设,让我们白白消耗了许多的精力,却事倍功半。想想看,我们使劲地下载,使劲的复制粘贴,收集各种能收集到的资料——问题是,有多少被自己真正消化了呢??

二、建立全新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1、必须摒弃不合时宜的“知识储藏中心”,把精力让在对知识的运用上。

首先需要搭建个人的知识结构,用于信息的分类与筛选,除尽量排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外,可有可无的信息亦应直接删除,对于感兴趣的信息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存放之所,比如我是建立了一个“知识面”的门类来管理。下图中描述了我目前的个人知识结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 最下面一层是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所有包含的条目必须达标,否则将难以支撑更高等级的技能值。

       B 第三层是知识面,这个应该越宽越好,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包括进来,所有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放在这个区域中,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个区域的精力投放要严格控制,达到理解程度即可,至多不能超出掌握(要是真对某个条目欲罢不能,可以把它挪到其它区域),这是精力控制的关键,切记!

       C 第二层是专业技能,是指对个人专业的长远规划,这里的面积已经非常窄了,此处应当根据自己的工作及个人特点来谨慎制订,旨在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补充,最好不要超出三项——传说中的精力超人也只呆在传说中而已。

       D 最高的一层是职业技能,到了这里,已经是自己所有能力的颠峰——实际工作能力,这里是个人目前的真正实力——无论你想做什么事,你能用到的(或者别人能用到你的),只有你现实具备的能力。

2、严格按照既定的知识结构来处理信息(下图),其中的深入程度表示需要达到的标准,由低到高分别是:接触/理解/掌握/保持/深入/精湛(另外还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感悟与欣赏)。越往高处表示要达到的水平越高,同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越多。一个分类对应两个深入程度,黄色区域表示要达到的最小值,绿色表示最大值;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3、定期修改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三、这个体系必须能将精力集中于对目标知识的吸收上

套用TOC的理论来讲,“知识的吸收”在这里是瓶颈,那么所有非瓶颈资源的能力提升都不会对最终系统输出有任何益处,所以目前而言,凡是影响“目标知识吸收”的事情,一概要予以杜绝!

   1、明确规定自己不做什么

   2、定期剔除无关的、无法辨视真伪的知识

   3、每日留出固定的时间来消化新知识。

   4、运用一些现代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比如遗忘曲线、速记、思维导图复读记忆等,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5、......

本文的目的,不是想要建立一个模板来供大家套用——即以“个人”为名,当然各不相同——个人思考难免会有疏漏,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参与讨论,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attach]109734[/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5 13:32:35编辑过]

作者: rgang    时间: 2007-2-2 00:23
知识管理,看来长云很有功底啊!不错,不错!
作者: 成长的快乐    时间: 2007-2-2 08:55

这篇文章值得重视,长云还是有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希望他能多多地发表新观点.我就在收集整理关于企业老板思维方式的资料,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思维方法,觉得对自己的成长是突破性.


作者: 步行者    时间: 2007-2-2 12:31

这是一个比较前沿的话题,强烈顶!


作者: ruixutao    时间: 2007-2-2 12:37

深刻学习,,

长云兄对toc的运用已到达很高的水平了,,,


作者: zujiayuan    时间: 2007-2-2 12:56

我也在整理自己学习过的和搜集到的资料。虽然也分分门另类了,但有时用起来也不怎么顺,感觉找起来象走迷宫一般,以前也用过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虽然好一点,但如果文件被移动一下,又不行了,现在还在找,同时也想春节时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资料。

看到长云兄的精彩篇章,觉得对我很有用,希望再深入一些,到时作一下借鉴。


作者: ywlcczbpm    时间: 2007-2-2 13:02

天啊,这是我最近几个月以来看到的少有的有深度的帖子。楼主的文章拓宽一下可以成为正式的论文发表,而且内容也非常有实际意义,具有前沿性。我自己对楼主的观点也非常赞同。佩服


作者: xyb1976    时间: 2007-2-2 16:46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中


作者: 书舟渔夫    时间: 2007-2-2 21: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深幽缕兰    时间: 2007-2-4 00:03

真是一语点中要害啊!我每天都在做资料收集的工作,但扪心自问,真的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运用到工作中,长云兄给到我很大的启发,很受用!谢谢!


作者: ynljr    时间: 2007-2-4 11:49
标题: 应当不错

也曾想过类似的问题,但是没有深入下去。主要是自己常识有限,还没有到楼主那样,深刻的感觉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先拿来存着,希望尽快用上。

大家都说不错,那应当是不错的,不仅只是文章不错,楼主想必也错不了。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17:43

今天看到别处一网友对本文进行的评论,评论内容涉及到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量化与评价——正是本文所缺。虽然并未深入,但亦有所启迪,全文摘抄如下:

edali:

  说说我对个人知识体系的一些看法,
  知识结构应该不用这么界限分明,知识总体上而言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个人的价值是以其最擅长的知识运用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关.
  这里的知识运用能力包含"知识"与"运用能力"两个方面,这个知识是没办法结构化的,运用能力更无法量化,和性格因数相关,现代心理学还没有达到说清楚什么是创造力高度.所以目前只能大概考察个人知识的分布曲线.
  而如果要用函数表达这个知识结构的话,应该是一条正态分布的曲线,纵坐标为知识深度的,横坐标为各种知识种类,横坐标两点距离越近,表明知识种类的相关越大.
  如果说假设个人创造力和社会需求因数不变,这个曲线的峰值越高,个人的价值越大.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18:43

今天看到别处一网友对本文进行的评论,评论内容涉及到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量化与评价——正是本文所缺。虽然并未深入,但亦有所启迪,全文摘抄如下:

edali:

  说说我对个人知识体系的一些看法,
  知识结构应该不用这么界限分明,知识总体上而言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个人的价值是以其最擅长的知识运用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关.
  这里的知识运用能力包含"知识"与"运用能力"两个方面,这个知识是没办法结构化的,运用能力更无法量化,和性格因数相关,现代心理学还没有达到说清楚什么是创造力高度.所以目前只能大概考察个人知识的分布曲线.
  而如果要用函数表达这个知识结构的话,应该是一条正态分布的曲线,纵坐标为知识深度的,横坐标为各种知识种类,横坐标两点距离越近,表明知识种类的相关越大.
  如果说假设个人创造力和社会需求因数不变,这个曲线的峰值越高,个人的价值越大.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18:44

今天看到别处一网友对本文进行的评论,评论内容涉及到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量化与评价——正是本文所缺。虽然并未深入,但亦有所启迪,全文摘抄如下:

edali:

  说说我对个人知识体系的一些看法,
  知识结构应该不用这么界限分明,知识总体上而言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个人的价值是以其最擅长的知识运用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关.
  这里的知识运用能力包含"知识"与"运用能力"两个方面,这个知识是没办法结构化的,运用能力更无法量化,和性格因数相关,现代心理学还没有达到说清楚什么是创造力高度.所以目前只能大概考察个人知识的分布曲线.
  而如果要用函数表达这个知识结构的话,应该是一条正态分布的曲线,纵坐标为知识深度的,横坐标为各种知识种类,横坐标两点距离越近,表明知识种类的相关越大.
  如果说假设个人创造力和社会需求因数不变,这个曲线的峰值越高,个人的价值越大.


作者: ganbill    时间: 2007-2-4 20:51

好东西不能不顶啊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20
QUOTE:
以下是引用rgang在2007-2-2 0:23:17的发言:
知识管理,看来长云很有功底啊!不错,不错!

难得rgang现身,荣幸荣幸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24
QUOTE:
以下是引用成长的快乐在2007-2-2 8:55:09的发言:

这篇文章值得重视,长云还是有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希望他能多多地发表新观点.我就在收集整理关于企业老板思维方式的资料,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思维方法,觉得对自己的成长是突破性.

能借鉴别人的东西对自己确实很有帮助,但想要有突破性的进展,只能实践、实践、实践!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26
QUOTE:
以下是引用步行者在2007-2-2 12:31:15的发言:

这是一个比较前沿的话题,强烈顶!

讨论的人挺少,可能这时段不对,大家都只想着回家过年,至于学习的事——明年再说吧!

[em01][em01][em01]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29
QUOTE:
以下是引用ruixutao在2007-2-2 12:37:33的发言:

深刻学习,,

长云兄对toc的运用已到达很高的水平了,,,

我对TOC的应用多少有点变形,前段时间吞得太快,后来发现只能一段段的消化,目前主攻现状图,也就是确定瓶颈的方法。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33
QUOTE:
以下是引用zujiayuan在2007-2-2 12:56:14的发言:

我也在整理自己学习过的和搜集到的资料。虽然也分分门另类了,但有时用起来也不怎么顺,感觉找起来象走迷宫一般,以前也用过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虽然好一点,但如果文件被移动一下,又不行了,现在还在找,同时也想春节时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资料。

看到长云兄的精彩篇章,觉得对我很有用,希望再深入一些,到时作一下借鉴。

呵呵,我这属于抛砖引玉,也希望老兄能多参与讨论,也更加符合这个帖子的主题:共同修炼,共同成长!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40
QUOTE:
以下是引用ywlcczbpm在2007-2-2 13:02:18的发言:

天啊,这是我最近几个月以来看到的少有的有深度的帖子。楼主的文章拓宽一下可以成为正式的论文发表,而且内容也非常有实际意义,具有前沿性。我自己对楼主的观点也非常赞同。佩服

帽子太高了,论坛里的的毛虫兄有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当然,这是扬子兄的签名),共勉!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42
QUOTE:
以下是引用书舟渔夫在2007-2-2 21:49:36的发言:

好文!很有感触,学习知识是我们的必须,但学习方法和知识实际应用才是根本。面对信息海洋,怎样调整自己太关键,主题好,希望继续探讨!

“面对信息海洋,怎样调整自己?”继续探讨!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44
QUOTE:
以下是引用深幽缕兰在2007-2-4 0:03:24的发言:

真是一语点中要害啊!我每天都在做资料收集的工作,但扪心自问,真的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运用到工作中,长云兄给到我很大的启发,很受用!谢谢!

“扪心自问,真的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这一点上,我们处于相同的困境——没错,就是“困境”


作者: 长云    时间: 2007-2-4 21:48
QUOTE:
以下是引用ynljr在2007-2-4 11:49:31的发言:

也曾想过类似的问题,但是没有深入下去。主要是自己常识有限,还没有到楼主那样,深刻的感觉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先拿来存着,希望尽快用上。

大家都说不错,那应当是不错的,不仅只是文章不错,楼主想必也错不了。

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等你有心得、有判断了,一定记得来回来家园讨论


作者: vitan    时间: 2007-2-5 12:10
谢谢,粗略看了一下,感觉很受启发。
作者: ff78115    时间: 2007-2-5 20:33
好文,谢谢分享!
作者: xian_ghj    时间: 2007-2-5 20:34

谢谢老师指导.


作者: supergyj    时间: 2007-2-5 22:05
技能层次的图表对我有很大启发 谢谢
作者: atsui    时间: 2007-2-6 08:48
谢谢指教!已经收藏。
作者: z101102    时间: 2007-2-7 15:22

谢谢,看过有迷途导航的感觉

对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啊


作者: happyivy    时间: 2007-2-7 18:20

感谢楼主的分享哦。


作者: lljjnn    时间: 2007-2-7 20:58
过去一直大脑混乱,不能高屋建瓴地看问题。今天深受启发,谢谢分享。
作者: liusun2005    时间: 2007-2-7 23:17

虽然看不起来并不是特别精彩,但对于相当多的家人很有用!

谢谢!


作者: aliuage    时间: 2007-2-8 09:27
说出了本人一直感到困惑的事,看了您的文章深受启发,的确我们应该好好反思如何处理好知识积累与技能提升的问题了!感谢楼主!
作者: flywms    时间: 2007-2-14 22:06

深有同感,现在真正明白了知识爆炸。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和发挥体系。

少则得,多则惑。

知道但是做不到,如果根据楼主的思路,就可以该少则少,该多不惑了。


作者: leejh    时间: 2007-5-6 09:35

写得非常好!个人管理将是21世纪最时髦的管理话题。


作者: 彩虹妹妹    时间: 2007-11-28 12:29

好东西。

其实我们在这个信息畅通,网络知识爆棚的时代,缺的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知识的消化应用。有许多人似猴子下山一样,见一样采一样,采一样丢一样,这是无效劳动。个人知识管理要做到获取——酌选——分类——学习——理解——应用的链式模式,才能真正的有效。

目前做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发现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执行力,是无法推动知识管理这个体系的。

[em03]
作者: digman_200    时间: 2008-4-14 18:11

今天才算明白,原来这幅图是依据toc理论绘制的

一直搞不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派生出来的,总算是解决一个疑问

作者: windtiger    时间: 2009-2-10 14:03
深刻学习
作者: windtiger    时间: 2009-2-10 14:03
深刻学习
作者: windtiger    时间: 2009-2-10 14:04
深刻学习
作者: 清风徐来    时间: 2009-2-15 10:32
多注意系统性,以及实践价值
作者: asdflong    时间: 2009-9-27 12:02
强烈共鸣
作者: zyp793    时间: 2009-10-8 18:13
很好,先从观念上革命,从“收藏”到“消化”再到“运用”,清晰明了。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否则把自己变成“四足书橱”和“硬盘”。
作者: ahowei    时间: 2009-10-9 13:11
还不错
作者: 咖啡的旋律    时间: 2009-10-11 08:50

学习!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09-10-11 12:38

不错!可能这个帖子写的时间较久,相信经过时间的积累,楼主应该会有更多的感悟。

不过既然是知识体系,如果第二、三部份能更深入更系统一些会更好,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对知识的分类,不知道各类别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建议要把分类名称名词解释一下。


作者: aj0539    时间: 2010-1-18 13:16
 好好好
作者: 净化爱情大师    时间: 2010-2-3 1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蜕变开始    时间: 2010-2-3 1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幸福小妖盼爱子    时间: 2010-2-3 1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净化爱情大师    时间: 2010-2-3 1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