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一个时尚产业人对于杭州女装与丝绸产业的狂想曲(一)

[复制链接] 0
回复
113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3 02:4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蔚蓝西湖

――一个时尚产业人对于杭州女装与丝绸产业的狂想曲(一)

作为一个长期“流落”在外乡的浙江人,对于家乡的纺织服装时尚产业,始终关心,默默注视,尤其从2004年在上海工作后。经由点点事件,感想万千联翩。今天,在中国女装网评论栏看到了由网友发布的关于杭州女装发展的进言(见附文),顿感万分,促发了集聚在我心头对于杭州产业的片片涟漪,经由各位的讨论,串起对于杭州产业发展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是对于变革时期的中国纺织服装时尚产业的一点“狂想”。

首先,我们要放眼于全球。

关键字:全球产业,资本,时尚链条,启蒙

虽然这是一句很形式化的套话,空话。但的的确确是每一个有志产业人所应秉承的态度和立场,因为这是由纺织服装时尚产业的全球特性所决定的。比如在米兰时装周刚刚发布的D&G最新海盗风格发布,没过多久,在中国西部某个偏僻县里唯一的遥目可及的步行街上那个兼卖饮料的小店里,我们可以见到类似色彩,图案,款式的服装在出售,连商标和主唛都一模一样,也许唯一不同的是穿上身后的那种感觉和体验。这就是服装时尚产业的特点:一线品牌主导和引领时尚风格和趋势(如LV,Chanel,Gucci,Versace等),二三线品牌快速复制和跟随流行风格,借由成衣方式在全球方位内快速推广时尚(ZARA,H&M通过自有终端渠道,快速复制时尚,平价占据市场),新锐新生或设计师品牌通过独特风格占据细分化的利基市场(比如设计师品牌Lagerfeld Gallery),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地存在的大批本地中小品牌,则通过与全球时尚流行的结合(模仿?),或引入本土的风格特点,生产大批针对中低端市场的所谓时尚产品,并以本地渠道的优势,占据市场,但随着全球时尚的强势侵袭和各位开放和联系的全球流动,本土品牌的优势在时尚和资本的夹击下,日显竞争乏力和疲态。

总言之,由资本和风格主导下的时尚,在迎合个体更为认同和共鸣的生活方式下,将通过科技,IT,信息等各种方式,快速占据市场。而一切沾沾自喜,坐井观天的品牌和产业力量,在飘飘然之间,要不已经成为“狼”的附庸,成为其市场占据势力上的一环,贡献无数稀缺资源和超越更多剩余价值的价值,要不已经在市场滚滚硝烟中灰飞烟灭,无处觅身。

这是一副可以预见的 “战国争霸图”,残酷在目。

在产业规律和全球产业框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又是如何样生存,以去获得可以然的“安身立命”?而厘清这问题也是明晰杭州产业发展思路的前提。这同样对于很多处在升级或者困惑中的产业集群及品牌有所借鉴意义。

不仅仅是产业升级,更应该是时尚启蒙。

过去的2005年,2006年,听到和见到最多的可能是“产业升级”这样的词汇,感官起来固然宏伟和力度,但从市场的角度,始终无法解决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假设:中国产业千方百计实现了产业升级,比如品牌化了,但是竞争力真正提升了吗?面对已存在一百多年,甚至更久的经典时尚品牌,我们对于挑剔的客户而言,有足够的吸引力吗?设计?技术?做工?品牌故事?情感归属?生活方式的贴近?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恐怕没有一个品牌敢底气十足站出来。而产业升级背后,我们原有的那些优势还能保持吗?

产业升级并没有错,只不过这只是一种“竞争导向”的思维。看到别人卖价格昂贵,只有少少几片的连带内衣,人潮疯狂,而我的产品做工结实耐穿,却乏人问津,于是高呼要竞争升级,废掉以往所有的板型,纸样,流程和工艺,高价请来师傅,也做起来了“少少的连带内衣”,结果更加人迹罕至。何解?因为人家是Victoria's Secret,而你始终是卖“遮羞布”。一叶蔽目,你只看到了对手的“疯狂之处”,却没有看到对手曾经对于你们共同顾客的“默默耕耘”,这不是“升级”所能解决的问题,单独的“升级”只能把你逼到“与虎谋皮”的境地。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启蒙,启蒙本土上全球最广大的消费者群,在他们有能力及有机会去拥抱“外面的世界”之前,向他们默默灌输你所拥有的时尚态度,与他们建立一种良好的感情联系,当他们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当你已经快速成长,与全球众“狼”拥有同样高度的时候,你更有机会去赢得他们,因为你是带有感情的启蒙者。那位网友讲的那点很对,2006青岛时装周所表现出来全民参与的“启蒙意图”,相当的珍贵,一个时装周平台不仅仅跟产业相关,更多的应该与引领终端消费相关,国内时装周没有国际四大时装周的显赫和忠实VIP群体,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培育这个市场。记得我在网上看到青岛时装周开通短信点播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但我早就惊讶万分,外带一份关注,以这样的方式,去拢聚人群中对于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一旦被以某种方式引燃爆发,肯定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谁都知道,拥有这种力量,就意味市场竞争意义上的成功。大家都知道二战后的DIOR,以NEW LOOK风格,引燃了人群对于时尚奢侈风格的追求,释放了在心头的美学压抑和疲劳。DIOR成为了战后时尚的启蒙者和带领者,于是它不可避免的成功了。

中国产业目前的境地还处在品牌对于渠道(经销商,代理商,加盟商等)的单向灌输式启蒙,效果乏善可陈,却忽略了终端消费者的启蒙,没有引导他们走入与品牌共舞的时尚领域。

日本时尚产业的成功,除了三宅一生,山本耀思,高田贤三,川久保玲等大师之外,还有基于大和民族素色内敛之上的国家品牌风格,一如意大利的激情多彩色,英国德国的深沉稳重色。全体纺织服装时尚人,都要起来,共同启蒙中国时尚。一些进行“产业升级”,一些进行“产业转移”,一些品牌化运营,但大家都要做的是,在落拓自身特点同时,引导启蒙我们“全球瞩目”的消费者,建立起与全球一致但却风格卓然的时尚方式。只有这样,中国才可能会出现如“韩风”一样的中国风。

显然,关于产业本身,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产业力量,更多地应该在全球视野下,启蒙,引导消费者群,而不仅仅放在某个展会,某部分时尚势力,如设计师。只有这样,那些什么品牌,商场,展会必然会是自然走到应该走到的高度和地方,正如中国女装网那位网友所说,深圳的成功之一首先在于“深圳的地利”,由于外单的QC,质量等方面的严格要求,才有了深圳女装产业的质量高度和时尚品质保证,这显然是最终消费者驱动的巨大力量体现。

当然我这里并不认同那位网友所说的关于各大商场及各类大赛互动这样方式的功效。2003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和上海国际时尚周,甚至2006年北京时尚品牌推广周,都曾经或正在尝试这样的商场与终端消费者互动的方式,但最后都如丢入大海的一块石头,微波粼粼。以往不成功的案例,亟待培养的消费市场,都说明不可能出现所谓的业绩疯狂增长。还是那点,我们要培育,启蒙,而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攫取,否则最终只能令终端消费者讨厌不伦不类的“中国时尚”。

(待续……)

 附:中国女装网网友评论原文:http://www.suite-dress.com/tegao1/newspl.asp?id=2683&page=2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