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所蕴含的智慧恐怕是一时很难完全理解或感悟到的,只是感觉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解读,但又不能太牵强附会,所以对于央视百家讲坛姚老把老子能和婚姻家庭都扯上关系并不是特别赞同。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解读和感悟的权力。大道无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可能是老子最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和全书很多其他地方都体现了辩证主义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境界。每一个人不论是管理者,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般的平常人都可以从道德经中感悟到自己所需的东西,解答自己的疑惑。 第二章从辩证观引入了圣人行无为之事的本质其实是有为,正如不争而善胜一样。正如我们常说最好的管理就是让被管理者意识不到管理的存在,而不是不管理,是思考如何让管理从有形变无形的问题。最好的招数就是以无招胜有招,就如张无忌把太极拳招数全忘光后就学好了太极拳。就如功夫中周星星最后整个人化为如来神掌一样,就如悟禅一样,这是一种境界,可能一辈子都参不透,参透了又觉得如此简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章进一步体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这里的无为不是指管理者无为,而是让被管理者无为。这里的虚其心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大家都不思考了社会何来的进步,企业如何来的创新。这样及时治了又有何意义呢?但大家都会独立思考了,都去创新团队管理将更加困难,所以应该是创造和管理一个学习型的团队,而不是一个无为的团队。 第八章通过上善若水阐述了水之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所以不应该仅仅是说管理者应该具备这些品质,而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这些品质,成功的道路有很多,但违背这些品质而追逐的成功和名利不是我们所倡导的事情。个人的浮躁促使了社会的浮躁,但社会的浮躁又加剧了个人的浮躁,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激进只可能是犯更多的错误,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用这七点来时刻的告诫和提醒自己。 第九章重点是辩证观中的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这个最早应该体现在易中的否泰两卦的相互转化。否极泰来,则泰极也可以否来。每个人都应该居安思危,激流勇退。 致虚极,守静笃。这里主要将的个人的修养问题,而这个修养个人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平常心,不要太争强好胜了,太看重得失。一个人要静下来不走动是容易的事情,但心要静下来确很难,心静不下来就无法专注的去做一件事情,就会觉得烦躁不安,会天天生活在烦恼之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大事者更不能看重一时的得失。 二十五章从正面描述和解释道为何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效法的了,道即自然,千古不变的真理或规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去遵循而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是值得每个人一生去追求的事物。 第二十七章善数不用筹策进一步说明了技能最高境界已经不在于使用何种工具。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以不善人才是善人布道或资助的对象,目的是将其转化为善人。但老子又说了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里个人认为善人应该分传道的善人和不传道的善人,对于传道者而言善不善者是其责任。但对于不传道者,没必要要其这样,别人对你以冤报德,你反而还要以德抱怨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并不是说以牙还牙者就不是君子,只是君子不应该暗地的说别人坏话或给别人设套。 二十八章最重要的一句就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个人解读就是当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时候,必须首先要清楚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把这些因素做好,当你把这些消极或影响因素都解决或消灭后,一件事情自然也就做好了。正如我们说项目管理过程就是风险管理一样,一个项目如果没有风险自然就是应该成功的项目,项目经理要保证项目的成功重点也就是要不断的识别,分析和应对项目的风险。 知人者智,自知者名。人贵有自知之明,首先是要自知,考虑清楚自己的定位,然后才是知人。所以两个都不容易。管仲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所以注定一些人一生怀才不遇。从孙膑料定庞涓死于树下,到诸葛料定曹操必走华容道,这些都不是靠主管臆断而是对他人的充分理解和认识上。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一生能得一知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