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财政,有财方能行政
常言道:“财政财政,有财方能行政”。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它首先要有财政收入,才有能力去行使它的各方面职能。这与企业经营在本质上是一回事,是一个妈生的。古人说得好:“军无财,则士不来;军无赏,则士不往”。
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有哪些呢?主要来源于4个渠道:
■ 第一是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有五大项:工商税收、关税、农业各税(包括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税和契税)、国有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这是最大一块的财政收入。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都是从税收中来的。我国现在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以达90%以上。税收的特点是强制性的,而且是无偿的,当政府收税之后,就不需要再还了。我国现在税收管理体制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两部分。国税归中央政府所有,地税归地方政府所有。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消息:2004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25718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长25.7%,增收5256亿元。这是一组惊人的数据。中国税收收入,一个让人瞠目的上升曲线———增长速度超GDP增速的两倍;4年时间,总额翻了一番;仅仅增收部分,便已经超过10年前一年的全部收入。(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统计资料链接:
http://www.chinatax.gov.cn/data.jsp)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周天勇说:除了税收,根据2003年全年的数据,中国预算外收入(指行政事业性收费、集体企业利润、基金、集资、捐赠、专项收入等)高达5千亿,90%是地方政府收的。此外,没有统计起来的如小金库、社保基金等体制外预算外资金还有3千亿,共计已经达到了8千亿。预算外收入接近财政收入的1/3。而这些预算外的收入主要是在地方,中央只占其中1/20左右。这几项加起来相当于GDP的33%,这一实际负担远远超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正常水平。根据研究,在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占GDP合理比例应该在18% ,高出就会影响创业和就业。(参考链接:
http://www.guolier.com/bbs/topic.asp?l_id=27&t_id=3747) 预算外收入收费的主要对象是当地个体户、微型企业、中小企业和较大的私营企业,收费越多,当地企业就越难以发展甚至破产,县乡经济无法繁荣;导致劳动力大量外流到大中城市;地方政府只能靠各种渠道的借债度日,并且债务状况日渐恶化,县级财政将面临大面积破产的危机。这成为一种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
■ 第二是债务收入。
当政府的钱不够花的时候,它可以去借债,这块叫债务收入。债务收入是自愿的,而且需要政府还本付息的。
■ 第三是企业收入。
国有企业还了银行的利息,交了国家税收之后,它有利润,应该交给国家的部分,叫企业收入,因为国有企业是国家出钱办的企业。
■ 第四是其它收入。
比如,我国的国有森林、地下资源等,政府会收一些转让使用的费用等等。
说到政府用钱,那么,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又用到哪里去?这就需要我们探讨财政的收入和财政的支出。我们知道,当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时候,就会出现财政赢余;相反,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时候,就会出现财政赤字。
1950年至1976年,模仿苏联工业化的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时的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动乱与战争,社会矛盾尖锐,经济水平落后,货币贬值,交通运输不畅。建国后,一个全面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社会主义集权社会迅速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