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你的孩子有富裕病吗?(转载)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6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9-20 03: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调查: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小孩,会有两成放弃工作,多数一事无成;他们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甚至失去奋斗目标。这股“富裕病毒”正席卷全球,从美国、日本到中国、、、、、、

   “好好待你的小孩,但不要给他们太多财产。”这是最近美国《商业周刊》出版的《二00六年最佳观念》专题的点睛之笔。配合一张皱着眉头、不开心的小孩照片,这句话格外引人好奇:为何要这么慎重地谈这件事?

     答案是文章中的一个单词“富裕病”(AFFLUENZA)。

   “富裕病”这一明子20实际90年代后期发源于美国,由两个单词“富裕”(AFFLUENCE)和“流感”(INFLUENZA)合成,指那些由于父母共给太多,造成孩子过度沉溺物质、生活缺乏目标等后遗症。

童年富裕,长大负债

    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了。“富不过三代”,原因何在?

    2004年,在美国父母心中具有权威地位的美国小儿科学会(AAP)出版了一本新书《ABOUT CHILDREN》(《关于孩子》),作者以敏锐的观察,探讨了46个将在21世纪影响美国孩子的关键议题,其中一个就是“童年富裕病”(CHILD AFFLUENZA)。

   当美国婴儿潮一代到达人生成就最高峰,准备将财富传承给下一代时,却突然发现,他们的儿女或孙子们,正受到富裕病毒的威胁。

   据美国消费者联盟的一项调查,2003年31%大大学生有超过3000美元的信用卡债,比2000年增加了67%;25岁以下因为负债而破产的人数,过去十年也以每年16%的速度快速增长(25岁以上破产人口的增加速度只是5%)。

   不是因为年轻人没钱,而是因为太爱乱花钱,所以今美国许多大学将消费性负债作为学生退学的评量因素之一。

   据研究,美国的破产当中,超过七成都来自中产或者跟高收入的家庭。他们的人生因为负债搞得一塌糊涂。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源太少,相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资源的供给非常充裕,甚至是太过于充裕了。美国青少年的消费金额,2005年总计飙升到1750亿美元。

物质越多,快乐越少

   放眼望去,我们周围的孩子有许多《关于孩子》第一章描述的特征:狂热地购物和花钱、物质需求的期望膨胀、对广告的免疫减弱、自我概念依据服装的品牌而定义、、、、、、

  许多人都以为物质供给越多,人将越满足。事实上,根据耶鲁大学罗伯.连恩教授在1970年就提出的“幸福的丧失”研究中发现,当人的需求与供给刚好对等的时候,满足感与愉悦感是最高的。而过多的供给,反而让人比物质匮乏时更为失落。

  用罗伯。连恩的发现来看,现在许多物质过剩的白金小孩,反而可能是“满足感被剥夺”的一代。

  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富有的小孩较易出现物质滥用、焦虑、抑郁等问题。美国卡耐基金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在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子女中,有两成的人放弃了工作;大多数一事无成,整天沉溺吃喝玩乐,直到倾家荡产;有的则一生孤独,出现精神问题或者是做车违法犯罪的事。

美国兴起反思浪潮

   今日的美国,百万富翁在十年内增长了400%,对财富也出现了反思的浪潮。2003年,哈佛大学募款人柯立尔估计,全美320万名百万富翁中,约有60万人因担心会宠坏子女而将捐出大笔财产。他说;“许多新富之家希望子女只享受有中产阶级的生活形态,好让他们拥有快乐的婚姻,并且养育快乐的子女。”

   那么这些新富会留多少钱给子女?柯立尔表示,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富豪,会留给子女每人约150万美元,这笔钱可用来买一幢房子,且接受良好的教育。

   富人增加也是全球性的趋势之一。美林证券在《二00五年世界财富报告》中指出:2004年,拥有100万美元以上流动资产的全球“高净资产个人”较前一年增加60万人,达到830万人。其中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富人增长率都达到两位数。

   对富裕人口也在快速增加的华人社会而言,如何恰当地给孩子金钱、资源,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犹太人的用钱智慧

   说到财富教育,许多人很容易乍化为理财教育。事实上,财富教育是要建立一套对应物质生活的价值观,并非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钱、赚钱。

   犹太人就有一套积极正面的财富教育。

   犹太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0.3%,但据《财富》杂志统计,全世界的超级富豪中,犹太人占到1/5强。《塔木德—犹太人的致富圣经》一书指出,犹太人之所以能有高人一等的经商和理财能力,都来自一代传给一代的独特信仰和金钱观。

   犹太人对于财富的文化传承,靠的是《塔木德》教诲的最佳范例。

   洛克菲勒16岁时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助理簿记员。他上班后,花一毛钱买了本红色小本子,在上面详细的记下自己每一笔收入和开支。洛克菲勒医生读把这本帐簿视为最珍贵的纪念物,将它存放在一个保健箱里,就像一件无价的传家宝。而洛克菲勒也用“小帐本”作为子女财富教育的基石。他让孩子们学着记帐,在每天睡觉前记下今天的每笔开销,无论是买玩具,还是买铅笔,都要如实地一一记录。无论孩子们买什么,他都要询问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让孩子们做一个合理的解释。此外,他拒绝儿女们进入自己的公司,他要让子女知道,一切必须靠自己的奋斗去获得,绝不要因为父亲是富翁,而有任何依赖。

   犹太人除了致力于子女的财富教育,还充分运用他们最擅长的“契约”,用信托方式来管理遗产。

   透过信托详尽的规范,犹太人子弟是越优秀越能得到更多的资源。例如,家族后代进入大学,可以领到若干资金;娶妻生子、创业,又可以领到若干资金。反之,败家子就拿不到钱,因此一份庞大的家产,不容易被一个不肖子孙散尽,可以留给以后更有出息的子孙使用。

   以信托方式照顾自己的亲人、族人,就是犹太人的“大算盘”。也难怪人口很少的犹太人,却能控制全世界的金融、思潮。

让孩子走出“金鸟笼”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但这并非打不破魔咒。深入了解一些能够过好几代的家族,你会发现,对如何与财富相处,他们都有非常严谨的教育。比如,德国最老的投资银行梅滋勒家族,富不过三代的秘诀只有一个:不把孩子关进“金鸟笼”。他们的小孩上地区最普通的学校,每天走路或搭公交车去上学,与所有同学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同样的食物。

   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沃尔玛集团的华顿家族,已逝的董事长山姆.华顿奉行的财富教育核心理念是“劳动让人有价值”。老华顿从来不给孩子们零花钱,他的四个孩子很小就开始打工,在商店里擦地板,帮忙修补仓库的房顶,晚上帮助装卸简单的货物,老华顿则根据一般的工人标准付给他们工资。

   现任沃尔玛掌门人罗布森.华顿说:“这些儿时的锻炼,让我喜欢自力更生的感觉!”

   少给遗产只是消极的做法,正确是财富教育,才识对抗童年富裕病毒蔓延的良方。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提出现代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具有三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这些能力背后最最重要的思维,也是为自己负责,自己去解决问题。我们中国富裕家庭的青少年,是在”漏斗型“的资源灌注下成长—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富裕病毒对中国人的考验,将比SARS更为严峻。你的孩子,做好防疫措施了吗?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