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雏军fficeffice" />
难免会有些争执,谈起顾雏军的时候。但无论如何,顾雏军是我目前视野里挑战人生极限的一个最高版本。
诚然,我们同样会对耳闻中的中国著名企业家如万科的王石,如华为的任正非,还有海尔的张瑞敏、联想的柳传志心生出同样的甚至更高的人生高度的敬意,但即便是上述人等,用我的判断标准,即对于人生高度的追求来讲,并没有达至顾雏军的境界,从人生经历来看,即便如今在风中独舞的国美的黄光裕也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并不是刻意与中国文化中“成王败寇”的定律唱一个反调,人生的境遇固然会送某些人到某些位置,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刚上青云之巅的时候,谁会真的把“可上九天揽月”作为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呢?
尽管存在种种在各种媒体上充分展示的不足,但在我的这个视角下,顾雏军恰恰正是具备这种气吞天地野心的人,人生的乐趣永在于满足下一个野心。和牟其中曾经要在喜马拉雅山脉开拓通道的狂妄不同的是,顾雏军的野心是内敛的,并且通过不断的安排在圈里人甚或拍案的游戏布局来达至其目标。
在科龙冰箱产业布局完成的时候,顾急不可迫的将游戏的舞台拉向汽车产业,尽管正是这一“急不可迫”导致了顾的结局。但在其中所表现出的战略高度却属实令人佩服:打通中国上下游客车产业之后,迅速吃下世界著名汽车配件生产商汤姆肯斯的子公司———盖兹国际在法国莱维斯的汽车管件工厂和英国汽车设计公司雷莱德产品发展公司,而后又将目光对准了英国的老牌汽车企业 “五月花”旗下客车制造公司———TransBus。正是这一连串的动作导致了被外界称为“格林柯尔系”的资本链条的断裂。但也同样的从这一布局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够拿下最后一步棋,对于顾所谓的“将中国汽车产业真正向前拉升15年”的说法并不夸张。如果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后,会发现最后一步棋是在英国政府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考虑后介入才导致顾的失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如此高明的玩家。
我心底甚至一直有一个很阴暗的猜测,假如当时顾对英国企业TransBus的收购成功了的话,政府会用另一种方式对待顾,所谓“成王败寇”的定律仍然会适用。但没有假如,而且即便这次成王,按照顾的野心,按照顾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他仍然会在某一天面临同样的结局。
但即使命运已经注定,我仍然会把他视为英雄。英雄的概念里,最重要的就是气概。回过头来,再来翻检顾的历史,有几个镜头需要特别定格:
挑战人生极限,又一次重复这样的话语。
顾在老师与学生对其“顾氏循环理论”的争议中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之后,生出了一个今日我们众多MBA学友中至今没有看到的大胆念头,创办制冷剂企业,采用的方式也是相当前卫的风险投资。他成功了,可是他没有满足,继续挑战能够想象的人生极限:顾开始在国内创办自己的空调企业,他又成功了,尽管后来这个故事夭折了。
但在这个时候,他冒出了更大胆的想法:打造世界制冷产业。这个梦想顾雏军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接近,尽管最终没有实现,但在从收购科龙开始的短短几年时间,他已经将这一目标做到了产业内外的人都已经相信他已经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前期工作,需要的只是时间。
但在这个时候,顾雏军的视野再次放大,顾的野心再次被唤醒,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汽车产业,顾自己所说的机电产业的故事。只不过不幸的是,虽然其布局所用的时间更短,但他本人也因为用时更短而陷入了这个故事之外。更可悲的是,在国内汽车产业,没有人能够哪怕重复这样的故事,使被我们国家保护了几十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有一点真正的起色。
因此,不管顾还有没有未来,不管是否应该把他列入MBA的清单之中,我仍旧要记录这样一个人。因为其睥睨世界的心胸,因为其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人生游戏。
或该道一句,大丈夫,当如是!
尽管人生有太多种版本,尽管个人的梦想不尽相同,但永远怀有梦想,永远不把现有的成就当作自己人生的最高成就,是我从此君身上看到的最可贵的东西,也成为我评价人生的最高标准! 以此作为序篇,与曾经的或者接近的科龙的MBA成员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