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跟同事强调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问题,毕竟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跟他们强调的同时,自己也继续看看这,看看那的,就又看到麦肯锡两本书上去了——《麦肯锡方法》和《麦肯锡意识》,两本可算是姊妹篇。
有一种说法是:在越来越技术化与程序化的世界中,麦肯锡方法代表了最佳解决方案。
马文•鲍尔说:“商业活动在过去的60年中没有什么变化。经营的基本方法都是相同的。”其实他并不是无视世界发生的巨变,他只是想说:时代在发展,但近代以来,我们的分析方式并未发生多少改变。经验世界早已崩溃,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复杂不断更新的世界,麦肯锡试图将他们简化成数学公式,以便方便地解决。伊萨克•牛顿、麦克斯韦尔、马克思还有麦克纳马拉都是这样思考的,无论其弊端如何显见,我们的确无法找出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方法》是方法论,《意识》则重点从实践的角度去讲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结合麦肯锡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咨询项目的运作方式应该说都是类似的,无非都是把客户面临的问题归类,根据经验或直觉判断问题的可能原因,然后从假设出发,用结构化的方法,构建从几个大的问题分解的问题树,再用一些访谈或其他的调研工具,用事实来验证或推翻原来的假设。
个人非常认同书中的一个观点,虽然病人都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到底什么地方不舒服,但医生判断病因,并不能完全听信病人的描述,望闻问切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客观事实才是判断问题的唯一根据,咨询过程也是一样,经验可以帮助你迅速的做出初步判断,但真正确诊仍然需要大量的事实做为依据。
关于访谈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应该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可以借鉴的。每天都在和形形色色的人沟通,如果在和别人交流前,稍稍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让自己的表达更有逻辑性,沟通的效率会更高,每次交流都会是一次愉快的过程。其实访谈过程也有许多沟通的技巧可以利用,但最终要的是要把握住自己访谈的目标,控制访谈的范围和主题是访谈者尤其应该注意的。
关于团队的一些观点个人也很认同,团队成员多元化对于整个团队的风格相当有益。另外,团队成员的潜能更应该成为选择成员是着重考察的内容,我也一直认为,一成不变的固定的知识,只要给人一定的时间,都可以掌握,关键是人的素质,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很聪明,学什么象什么,只要给他空间,给他机会,做什么都有模有样,都很出色,这种人是真正的人才,应该是每个组织都非常需要的,组织的管理者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发挥他最大的长处,如何给他提供发挥的空间,而不是对他所表现出来的才能表示惧怕,处心积虑的要约束他。
两本书的篇幅不多,但涵盖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方法论原来也可以如此博大精深。
另外,由此又想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来,他一直十分看中的数字化管理,其实与上述两本书阐述的思想很有相通之处,骂他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说他迷信数字化管理云云。我虽不认为中国实现数字化管理就能如何如何,但也觉得实现这种管理模式是社会发展政治进步和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管理国家、社会,比之管理一个企业,那是何等大工程,但其中道理却如此近似,看来马文•鲍尔上面说的那句话,用在这里也正合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