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归集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范畴,英国地铁的长度世界之最,巴黎、东京、莫斯科等城市的地铁都是历史悠久;而且这些城市的地铁还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亏损! 这是大家会联想起香港地铁,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盈利的地铁;盈利的背后有很多的故事,产权部分私有化、政府的放权态度(设置票价上线)、沿线商业地产的运作、地铁商业的运作等等;因素太多,人们很难判断,到底盈利的玄机在哪里? 我个人认为:世界上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之所以亏损,并非是没有商业地产方面的运作,而且运作的比较成功,关键在于这些国家城市政府的概念是公益强于利益,用政府的补贴平衡让利于民的损失;而香港票价占总体收入的一半左右,这个比例相当的高,当然不能否认其商业方面运作的成功。 北京地铁的ACC、TCC(自动售检票系统等)系统逐步开始运转,部门线路和港铁合资合作,就是想借鉴其盈利的经验;北京的收入水平和香港有很大的差距,能否盈利至少是10年以后的事情,关键是应不应该盈利,政府是不是已经从公民身上变相的攫取太多了? 这个问题想的比较浅,也没有看什么资料,希望大家能够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