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燃灯智之光 - 

[佛学交流] [原创]龙是存在的!!!何新的观点是错误的

[复制链接] 25
回复
510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0:31:57 | 只看该作者

[绝对原创]龙是存在的!!!何新的观点是错误的

转<<燃灯智之光论坛>>里陈士东先生对无龙观点的回复:


有人一直坚持无龙说,原因就是现在拿不出有力的龙化石来。我不知道他们为何这么顽固,好象自己变成了考古专家!其实,我们现有的考古出来的东西,有很多是不太可靠的,如著名甲骨文专家郭沫若先生,他在过去有出土古文方面的难题他好象都知道,但他还是诚恳的,晚年写了《十批判书》,首先是自我批评!我本人早年也喜考古,凡有古墓出土我都去看看,学些东西。后来知道了,物件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死物还是靠活人来认定,一个东西的是与否,主要看鉴定人对它的掌握。

有人以不见化石就说没有其事,那我问一下他,大家都说人类是由猿猴进化成人的,但这个理由要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那就是“类人猿”,但到现在为止,也没找到这一中间环节,那么你说我又凭什么相信人是由猿猴进化成人的呢?

但这却是许多科学家所坚持的。难道他们就不需用化石来证明了吗?

但你却是相信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5:06:18 | 只看该作者

转<<叶公好龙>>的故事,为给一些人提醒: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今河南叶县)的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天上的龙知道了,就来到他家,龙从窗户上向里看。叶公一看见龙,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
注释: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叫师,春秋时陈国人。子张是他的外号。
鲁哀公——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叫蒋。
士——封建社会里,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舍——音社,古代计算路程的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
趼——音俭,同“茧”字,就是脚底上长出的硬皮,俗称老茧。
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
窥——音亏窥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户。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诗——就是《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数是民歌。这里所引的诗句,见《诗经》“小雅”的部分的《湿桑》篇。
敢——语助词,冒昧、对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开头。
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学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的古代历史的故事。
评点: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05:39:10 | 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绝对原创]龙是存在的!!!何新的观点是错误的

古谜新解系列之一

——龙的来源与传说种种

杭州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

杭州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


 

(接上文)其实凤凰是金翅鸟的中国式理解,如此我们则知“凤于火中涅槃”是何意了,那就是金翅鸟最后的死法,于烈火中自焚。因为金翅鸟食龙,故两者常出现在一起,古人将龙凤并列,而古代帝王称皇,王妃称后,后又以凤为誉,实际即是龙与凤(金翅鸟)。我的故乡原名龙城,因有龙现而名,后又有凤现身,故山得改名凤凰山,我猜想这未必是神话,可能就是龙现身后引来金翅鸟,因来食龙故。龙凤是一对冤家,但古人不希望它们相斗,如和解则天下太平,故造出龙凤和解之图,名“龙凤呈祥”。此于我国西藏亦可见此类例子,如异胜图即是将四类敌对之物集中在一起,使它们团结合作战胜四方之敌,四种动物即雪狮、虎、龙、金翅鸟。又有“和气四瑞图”,亦是此意,由大象、猴子、山兔、白松鸡组成,它们之间不团结,后团结一致取得了胜利。另外,西藏也可见龙凤图,说明他们是希望龙凤间团结的。何先生在书中(50页)引二图,一题“凤鸟也食人”,一题“凤鸟有龙身”,凤鸟食人说明它是猛禽,并非如汉地所说的文明之鸟,佛教认为金翅鸟生性勇健,密宗用它来表勇健菩提心,还有以它作本尊的各种修法,如噶当派阿底峡祖师所传的马头金翅鸟、黄色金翅鸟等。至于凤鸟有龙身之图案,正与事实符合,因金翅鸟食龙,古人将其绘成龙身(鳞状),而凤鸟口中圆珠,一是可理解为金翅鸟以如意宝珠为璎珞,我们看汉文典籍《拾遗记》中:“有赤鸟如鹏,以翼覆蛟鱼之上,蛟以尾叩天求雨”一段,是多么生动的龙、金翅鸟相斗之场景啊!说佛教文化影响中国文化,可于《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中皆可找出,在《说岳全传》上谓岳飞(字鹏举)即金翅鸟转世,秦桧前生是被金翅鸟啄伤左眼的龙王,金兀术是赤须龙转世,为了平顺这些龙转世,佛祖特派金翅鸟降生人间,由此可见这些完全脱胎于佛教。另外,我认为中国所说的朱雀与金翅鸟大有关系,因道教多谈朱雀,故未引起更多注视。朱雀即红色之鸟,而《拾遗记》中“赤鸟如鹏”的赤鸟,赤亦是红色。朱雀为南方神灵,南方为火,与金翅鸟引火自焚是有关联的。这是因为中国所说的四象中,左青龙而右白虎,南朱雀及北玄武(即龟蛇同体者),此中无麟与凤,凤为鸟,朱雀是四象中唯一之鸟,故可相比。汉地将青龙列东方,此出自《易.震卦》,震为龙之象,上为雨表龙降水,下为辰为龙,而震为木居东。在西藏却有南方为青龙之说,如阿底峡尊者所取伏藏《柱间史》(汉文译版为《西藏的观世音》),云文成公主指出拉萨火塘湖东面为虎,南方为青龙,西方为朱雀,北方为乌龟(玄武),因而《格萨尔王传》等著作中将龙的住处说成是南天。这有无道理呢?我认为与《易经》并无冲突,因这是忽略了乾卦才是真正谈龙的。如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乾卦象为≡,“一”为阳,“––”为阴,“≡”为至阳,故乾卦为阳刚之卦,称之为健,《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成公主是唐朝时汉人,深通易理及佛理,又如何能不知龙神位置呢!(还有下文)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 5:39:39编辑过]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4:26:48 | 只看该作者

转别的论坛一个帖:

[山谷的风]:呵呵,我一直都有在看的,不过毕竟不是亲眼能见得到的,所以不矛置评罢了.就好象你说佛,谁曾见过,有些事也不是常人能够理解得了的,你信也就信了,你不信也罢.我有时候会看看禅说,不去追问佛是怎么来的,又在哪里,我也不问自己信不信,这个重要吗?龙到底存不存在?为什么样一定要追根塑源呢?事实上不管她存不存在,其实它已经进驻到了人们的心里.就好象不管你信不信佛也好,他都以不同的开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圣经里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呵呵,没有人看见,可是你要信!!!

[燃灯智之光回复]:请版主查看,并不是我们非要说,是别人在乱说!他们说龙是鳄鱼,我们只不过出来表示一下我们的看法,这有错吗!难道许他说黑,就不许我们说白?他说黑没人有意见,我说白就不对(尽管很多人不知我们在说什么)。您说没人看见,可是据我微薄所知,也不下二百多个例子。见与不见,并不重要,(龙是客观存在的)何新也没见,他不是也在根据理论在推测吗?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11:14:40 | 只看该作者

(接上文)我曾任过朝阳市易经研究会理事职,对易理稍有会通,本学佛后不愿再谈易,今为读者明了,故将一点拙见道出。易经既以乾为龙,而乾卦为阳,阳为热能,当属南方,此古人亦有论之,只是后人渐失真相也。以佛法来说,龙女献宝珠而成佛,于南方无垢世界成等正觉,亦是与龙有关系的,龙本属于水神,水为阴,转女成男后则是转阴为阳了,而南方为火为阳,到南方成佛正是龙女归宿。既然成佛的龙女在南方世界,那么它自然是龙众中最杰出的了,龙自然向往南方,因有亲属关系故。又,天龙在天上守持,而古代汉地说天门在南(南天门),故言龙在南天也是有道理的。朱雀本是火神,应归于南,在西藏却归西,是何意呢?因西方属金,而金翅鸟有金色,故此。又,金翅鸟为佛祖头顶上护法,而极乐世界又在西方,故归于西。何先生以黄帝释凤鸟,又说凤鸟是驼鸟神化,他这是直接说明黄帝不存在,而是一只驼鸟。黄帝与蚩尤涿鹿于中原,因蚩尤以法术生迷雾,黄帝造指南车,其实蚩尤应是“奇门遁甲”中六神的腾蛇,《慎子》云:“飞龙乘云,腾蛇游雾”。黄帝亦是龙神,并非凤鸟,古书已有明言,故黄帝与蚩尤之战即是二龙相争也。《后汉书》注引《尔雅》旧注云:“腾蛇有鳞,是为龙类也”。郭璞曰:“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遁甲》中六神是比四象多了两个,即勾陈与腾蛇,俱是土神,其中腾蛇即是佛经中所说的地龙(守护伏藏者),因汉地也不多谈,故有必要时可另文讨论。黄帝是天龙化生,自然胜过地龙化生的蚩尤,蚩尤大败后被黄帝杀死。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世上又岂可有两个君王,故古人所说的中原大战背景即是二龙相争。如果黄帝不是人是鸟,那么一个鸟会造指南车么?何先生又说黄帝的大臣仓颉(造汉字者)是一个苍鲸,苍鲸是动物,而历史上仓颉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过是有些神异能造字。苍鲸如何能造字?这听来要比仓颉造字还要神奇!写到这里,我不仅一阵紧张恐惧,依他所说,原来中国古文化全是鲸、鳄所为,古文明全操纵在兽类之手!但我认为,黄帝即便是龙,也是龙之化身,应有实体之人。其实疑古之风一直有之,过去有人说禹是爬虫,尧舜亦无,而黄帝则是虚构的。我家乡在名龙城前曾叫柳城,相传是“舜筑柳城”,我相信古人是存在的,就象今人存在一样。蚩尤是“九黎”部族酋长,崛起于中国东南古时吴越之地,即布努瑶最早居住区。董洪先生在《图腾柱之谜》中给出了黄帝与蚩尤战争确有的证据,说“九黎”先民一部分在败后沿海岸线北上,越过白令海峡的冬季冰桥进入阿拉斯加,然后逐步进入到整个美洲大陆,在那里留下遗迹。贵州黔南茘波县瑶族图腾柱上的造型与美洲印地安人图腾柱上的图案十分相像,其中“飞虎”、“虎犬”与瑶族四角柱头画飞虎、狗首人身的“龙犬”相一致。这说明历史上确实有过这样一场战争,而黄帝的存在也就不是神话了,黄帝是有的,他不是凤鸟,更不是鳄鱼,就是历史上的一个真人,但那是有些神异的一个人.(还有下文)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21:4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问陈先生龙无翅膀,为何能飞?

[陈士东先生回复]:呵呵!不是有翅膀就能飞的,如鸭子;也不是无翅膀就不能飞的,如飞机。飞机虽有两翼,但它飞行却不是靠两翼的扇动。对不懂的人来说,飞机的能飞性不也是个奇怪的事情吗?当年,就有人坚信,飞机怎么能飞上天呢?那么重的铁家伙,铁比空气重,根本托不动它,飞机飞上天绝对是神话!但是事实摆在这里了,不靠两翼的扇动,比空气重的飞机飞上天了!你还有什么不相信的?有许多事不是不可能,只是我们还不理解!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22:38 | 只看该作者

有人居然在网上说何新是"御用文人'',我到想问一下,究竟这是什么时代."御用''本是皇帝存在时用的,难道现在是皇帝时代吗!!!
反观一下,有人到现在甚至连陈先生的文章都没有一字一句.认真地读过,他甚至连文章中到底.具体地是在说什么,都搞不清楚,随便拿起一句,就"质问''陈先生,这就是活生生的悲剧!!

在网上还看到有人称""何新''为民族脊梁,可笑!!

何新自称对传统文化修养精深,他文章怎么就会有好多错误呢!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23:47 | 只看该作者
陈士东先生[原创]那伽定

在我国禅宗大师六祖慧能的《坛经》中,有这样一段: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一颂很深奥,涉及到了三身四智等等,此处先略解一下这个“那伽定”。那伽是印度语,译成汉语就是龙。有人说,既然有龙,我们为何看不见?因为那伽(龙)常在定中,那伽定就是龙的大定。龙的能大能小,能粗能细,能飞能游,种种神通变化,都是由它的定力所来,所以叫“神龙”。因此,那伽定就是指变化多端之意。六祖慧能大师怎么能知这个定呢?因为他曾降伏恶龙,六祖对龙说,你若是神龙,应当不但能现大身,也能现小身,如不能,你就不是神龙。龙不知是计,就现了小身,六祖又说,你不敢到我的钵里来。龙虽有很大的神力,但无明火气特大,它一下子就跳到了钵里,但它想再出去,可就不可能了,终于被六祖降伏了。

[问]为什么是“五八六七果因转”?这些数字有什么奥意?

[回复]:佛法本是讲三身(法报化)五智的,而六祖大师此颂中只讲了四智: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这里缺一个法界体性智。是六祖不知吗?还是另有原因?我且卖个关子,暂不多说。“五八六七果因转”,是指诸识,五识.八识等在因果上轮转,如六识(意识)造恶念,熏染八识(阿赖耶)成种子,六识是因,八识是果。但是,成报之时,八识的恶种子又为因,指使六识成立恶行之果,如此因果往复!“但用名言无实性”,这句才是关键所在,要出离这个因果,你要知道这些识只有名言没有实在的体性,这样才好转,才能转!如果有实在的体性,则恶永远不能成善了。先不多说了,我们正准备研习《坛经》,那时参会者就可所得更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2 18:24:13编辑过]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22:42:07 | 只看该作者

有人在<<新华网论坛> > 那里说龙是恐龙,其实这个观点我早已在文中破除,但因文字所限,有不详尽之处,现在略说一下。

若说龙是恐龙,这也不亚于说龙是神物一样令人惊奇!

因恐龙生活的时代,人类还没出现,人类怎么会知恐龙(假定为龙)的一切呢?恐龙灭绝很久后,人类才成为地球上的霸主,正如我们不知龙一样,远古的人也不知恐龙呀!何况,“恐龙”这一名词只是我们近代人为它命的名,不可因带一个龙字就认定它为龙呀!

 还有更重要的,(一)龙是神物,可飞腾,可降雨,多住大海中,而恐龙是不具备这些特色的!
(二)历代均有见龙者,而他们的见闻报告又不是恐龙,恐龙是已灭绝的生物,人类怎么还能见呀!

转自<<燃灯智之光论坛>>http://www.randengzhi.com/bbs/index.as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3 22:42:43编辑过]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22:43:48 | 只看该作者
[问]龙生九子这一说法,佛教有没有?

[陈士东先生回复]:这一说法是源于我国的,并无佛经依据!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