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不是预言,阿里巴巴将在2年后消亡!

[复制链接] 75
回复
1325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12-23 11: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合并,互联网上所有追光灯都给了阿里巴巴,各种媒体都不遗余力的报道着这项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传奇合并。的确,现在的阿里巴巴已经拥有一个互联网企业取胜所必须的各种资源:电子商务,门户网站,邮件,即时通讯,支付,等等,再加上一支带有传奇色彩的本土团队,所有的迹象都似乎表明,在中国即将诞生一个互联网的巨无霸,一个电子商务帝国! 但,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阿里巴巴这个所谓的巨无霸即将会轰然倒塌,灰飞烟灭,你肯定不会相信! 作为一个曾经在阿里巴巴工作过的人,我却坚信这个预言,而且一定会在2年之内。 似乎我不适合跳出来说出这样吓人的话,但每天看到充斥于各个角落的人为炒作的报道,以及某人在公开场合的的狂妄口气,我忍不住有一种“鱼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 有人说,阿里巴巴现在各项业务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发展这么健康,怎么会说倒就倒呢?是啊,一个健健康康的人,你咒他要死,他肯定会不高兴的。战国时,扁鹊初见齐桓公,便道:“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齐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以后每隔5天,扁鹊见到桓公,都说他的病在加重,桓公都不相信。最后一次,扁鹊见到桓公,说:“完了,死定了,没治了!”果然,5天后,桓侯遂死。 现在的阿里巴巴就像齐桓公,自己不知道自己有病,外人也看不出它有病,其实,它已经病入膏肓,或许无药可治了。 我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因此无法从一个公司财务状况、战略实施上去分析它的未来将是如何。我之所以坚信阿里巴巴将会很快灭亡,是凭借我观察到的它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已经使它病入骨髓了。所谓“祸起萧墙之内也”,阿里巴巴的死亡,并不会是因为它的对手多么强大,而是由于它自己本身的原因。或许以下描述的问题和矛盾看似都不大,在每个公司里都可能会存在或更严重,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量变积累到质变的时候,就是灾难来临的时候。而阿里巴巴,已然处于质变的时候。 ============================================== 量变:价值观的沦丧 ============================================== 曾经,阿里巴巴的九大价值观(所谓九阴真经)是阿里巴巴人最为自豪的无形财富,是它们困难时期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们像“大跃进”时期那样“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和坚苦奋斗,才打下了阿里巴巴的半壁江山。不幸的是,这些价值观如今在大部分阿里巴巴人尤其是管理人员身上已经荡然无存!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没的,但应该是在原COO 关明生(Savio)走了之后的事了。本来也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据说,有个经理曾经傻傻的问马云和新任COO 李琪:我们现在还要讲价值观吗?当时差点没气得他们吐血。但他们仅仅把责任推到了中层管理人员身上,却没有关起门来对自己作深刻检讨。 在原COO关明生在任期间,这个从美国通用公司出来的可敬的老人极力推崇价值观,每个人不仅要对九大价值观倒背如流,而且也要在工作当中身体力行,并作为KPI考核中的重要一部分,无论你工作业绩再好,但价值观不行,那对不起,请立马走人!那时的阿里巴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上下充满着一个团结祥和、奋发向上的气氛,并深深影响着后来进来的新人。而在新任COO李琪上台之后,一夜之间就颠覆了所谓的价值观。一切要以利益为重!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他也因此对阿里巴巴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一番大清洗,提拔了一大批自己原先在国际网站的亲信,这些都是一帮“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员工死活”的主儿,为了能升官发财,他们可以不择一切手段,而这一切,也被公司高层所默认着。 前不久,我和一个还在阿里巴巴的好友聊天,她说起这样一件事:在公司年中大会上,照例有CEO马云回答员工问题的时间,与以往不同,这次却成了员工投诉管理人员的投诉大会,在看似“开诚布公”的气氛下,大家纷纷向这位心目中崇拜的CEO倾倒苦水,反映自己领导在工作中的种种劣迹,希望能够得到伸张正义,但结果却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当时,有两个人接连投诉诚信通四部的经理,另有一人投诉诚信通一部的经理,都是反映他们常年累月强迫员工加班、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8:00—晚上8:30、周六不准休息、不服从就给穿小鞋的情况。如果是以前,马云肯定要对这种现象进行严厉批评,事实上,他刚才在回答一个问题时,还在极力否认公司给全体员工提供免费晚餐是为了强迫大家加班的事情,还声明:公司不提倡加班!生活和工作都是重要的。 当时,全场鸦鹊无声,大家都想听听马云是怎么回复这几个投诉的。出乎大家的意料,马云一改往日态度,对这两个经理的批评一笔带过,对投诉的员工却狠狠批了一通,他说:如果你在阿里巴巴工作,只顾抱怨加班的话,我建议你还是离开! 我的朋友说,当她听到这样的话,竟不相信是从马云嘴里说出来的,霎那间,她心目中一直光辉高大的马云形象轰然倒塌了,他从一个企业家堕落成了一个生意人! 在那次会议之后,公司也并有对被投诉的经理进行任何处分,大家的心也凉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投诉领导了。 在阿里巴巴,强迫加班现在是一个非常普遍而且非常严重的情况,尤其在投诉最多的诚信通部门,这是一个销售部门,这里的员工就像夏衍笔下的包身工一样,丝毫没有人身自由,每个人的工作就是坐在座位上打电话进行销售,从早打到晚,一刻也不敢离开,哪怕是上厕所。在诚信通,领导定义的好员工是从早上8:00工作到晚上11:00、每个月都帮他赚来大量佣金的人。就像那个四部的经理,我朋友提起她就愤恨不已。她说这人在诚信通部门口碑极差,她是诚信通各部门之间比谁加班时间长的始作俑者,她强迫下面的员工早上提前半个小时到公司,晚上8:30之前不许离开,周六要像工作日一样工作等等,由于这样做业绩显著,她不仅得到领导赏识,而且赚得盆满钵满,也就成为了其它部门经理群体模妨的对象。她有一段名言,是当着部门所有人说的:我相信大家来这里都是为了赚钱的,我也是,谁也不要妨碍我赚钱,挡我者,死! 我朋友恨恨的说:这样的人渣,在阿里巴巴怎么还可以待得下去呢? 这丝毫不奇怪,我知道这个诚信通四部的经理,她可是COO李琪的红人,是他从国际网站中供直销那边带过来的,谁敢动她呀?阿里巴巴现在的赢利压力非常之大,再加上传闻中李琪急于想赢得叫板马云的权力,是非常需要这样心狠手辣的人的协助的,而且在进一步的清洗下,阿里巴巴的管理层中,这样的人已经不在少数。 所以,现如今的阿里巴巴,由于管理层的胡作非为、公司高层的纵容,使得大家失去了榜样,公司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以前不可思议的事情频频在工作中发生,后进的员工也有样学样,“墙倒众人推”,阿里巴巴5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价值观,摧枯拉朽般的崩塌了,最终不复存在了。 众位看官,不要小瞧了价值观,它就是一个人或着一个公司的精神支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价值观,就等于一具行尸走路,一个公司一旦失去了精神支柱,还会有未来吗? =============================================== 质变:套现的时候来了,上市之时,灭亡之日 =============================================== 我之所以认为阿里巴巴会在2年内灭亡,是根据阿里巴巴上市的时间表推断的。 在和大家谈谈这个原因之前,我们再来谈一下价值观。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精神世界,是他们努力向前的动力源泉。在战火峰飞的年代,大批的革命志士被杀头或倒在沙场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勇士前仆后继的冲上前线英勇战斗?在社会主义中国建成初期,条件那么艰苦,饭也吃不饱,衣也穿不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忘我的工作,把自己的大好年华默默奉献在各个普通的岗位上?还不是因为他们心目中有朴素的价值观和伟大的目标所支撑着吗? 不幸的是,在解放后,在国家富强后,一批当年英勇无私的老革命却腐败了、堕落了,那是因为他们在利益面前,丢掉了价值观,失去了目标。说实话,在一穷二白的时候,人的思想还可以单纯些,但当各种利益扑面而来的时候,人就不那么单纯了。 阿里巴巴也一样面临着这个问题。 在经过了艰苦奋斗的岁月之后,阿里巴巴现在是苦尽甘来,一夜之间市值40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值钱的互联网公司,马云也一下挤入2005中国财富排行榜前40位,跟着他创业的一帮人也一下成为了亿万富翁,公司里凡是有期权的员工,也都成了百万乃至千万富翁,而且还可以马上兑现,幸富的时刻一夜之间来临了!   马云说过:今天是残酷的,明天是残酷的,后天是美好的,但很多人在明天晚上就死掉了,没有看到后天的美好。由于这句话,5年间,尽管很多人离开了阿里巴巴,但更多人留了下来,为的是看到后天的美好。对手中握有期权的人来说,离开意味着什么也得不到,留下或许还有好运气。在这期间,他们靠价值观生存着,在价值观的渲染下和宏伟目标的驱动下,人和人之间只有合作,没有斗争,大家的思想是单纯的,目标是单纯的,同事之间友谊是单纯的,在他们眼里:公司是美好的,领导是伟大的! 马云凭借他那像希特勒般具有蛊惑力的演讲口才,将一帮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人牢牢的团结起来,打造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 如今,这个乌托邦已经不复存在了。在价值观沦丧的情况下,阿里巴巴的员工的工作动力只是为了利益,利益是他们能够坚持那么久的唯一原因。经过那么长的艰苦创业,憋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终于可以套现了,或许现在是他们从这个乌托邦逃离的时候了,大家都憋够了 ! 在和雅虎中国后,根据和雅虎的协议,雅虎占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阿里巴巴还需要出让一部分股票给雅虎,员工可以以每股6美元的价格出让他们的一部分期权给雅虎。于是,公司上下一片蠢动,听我朋友说,现在整个公司终日弥漫着铜臭的味道,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换多少? 矛盾在悄悄激发。在阿里巴巴,有两类人,一类人是在2003年9月之前进公司的,他们一进来就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原始期权;另一类人是2003年之后进公司的,他们进来时一股期权也没有得到。以前,这两批人看起来似乎没有区别,大家做着差不多的事,拿着差不多的工资,股票在他们眼中也没有多大的概念,倒也其乐融融洽的。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对于前一批人,无论他们工作业绩如何,哪怕是混混日子,这次也可以因为拥有原始期权而兑换到一笔可观的现金。而对于后一批人,无论他们工作有多么努力,业绩有多么出色,却得不到一股期权,因为公司根本没有这样的奖励政策。尽管马云多次说过会对工作优秀的员工奖励期权,但也只仅针对于销售人员,而对于后台的人员,如工程师、编辑、运营人员等等,却从来没有落实过。所以,后一批人不仅在这次“期权兑换现金”的行动中,一分钱也得不到,以后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在公司上下处于分享利益的一片喜悦中,这批人就这样被孤立开来了。在身处于一帮互相问候换多少股票的百万富翁中间,我不知道这些可怜的人心情能不能平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他们或许想不通,一直以来他们也像其他人一样辛勤工作着,可能比更多人更勤奋、更出色,为公司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什么到头来,公司却把他们给遗忘了? 不出意料的话,在这次“期权兑换现金”落实之后的一段时间,后来的人会有一大批人要离开阿里巴巴,因为在这里,他们什么也得不到,而到其它地方,他们还有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公司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无法使他们心态保持平衡,与其这样,不如离开。   那批老的人,也不会因此一直留下来,可以预见的是,他们中的一批人,会等待一个时机,当把手中所有的期权都兑换成现金之后,就可以离开这个憋了很久的公司了,因为在这个公司里,他们将不再有任何的发展余地,在得到一大笔现金后,他们不会再顾忌去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我那朋友和我聊的时候,就狡黠的眨巴着眼:我的期权一套现,就马上离开这个鬼地方! 这个时机就是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根据阿里巴巴的步伐来看,它可能会在2年之后上市,这个时候,就将是大批人员离开的时候。或许还会有人留下来,但我想那是一批靠溜须拍马、弄虚作假而混上管理层的人,或是一批只想混混日子的庸人。 一个公司里都是这样一批人,一个公司再没有留住人才的能力,这个公司还可以说是活着的吗?不,这时候它可以说是已经死掉了,或者客气的说,是奄奄一息、垂死之际了。 ================================ 后话 ================================ 再次说明,我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请不要拿出一大堆的财务数据来辩论阿里巴巴到底是否健康,其实,财务数据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马云自己也知道,很多中国的公司都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突然死掉的。一个事物的灭亡,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因素,往往只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细节,就像一个在大坝上的蚁穴,被水浪冲击得越来越大,到大成一个洞的时候,也是大坝被冲溃的时候。
沙发
发表于 2005-12-23 20:27:51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不很赞同你的想法,但我感觉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板凳
发表于 2005-12-24 00:03:56 | 只看该作者

尽管阿里巴巴存在很多问题,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有希望的公司,其实又有多少公司不存在问题哪?

这是我去年写的一份作业,很烂,关于阿里巴巴的,里面有我的观点,那时还没有任何关于和雅虎合并的消息。

阿里巴巴与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

一、 阿里指数突现江湖

2004年5月31日,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公司携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和华夏信用咨询公司在北京联手推出中国互联网第一个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指数项目——阿里指数,三方表示,涵括300万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中国企业的阿里指数,不仅将系统,准确的反映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走势以及电子商务市场活跃程度,也将成为衡量中国企业整体发展走势及经济形势的权威指数。然而,阿里指数只是基于参与阿里巴巴平台的B2B厂商,而B2C和C2C市场状况都未计入。而在销售规模上,阿里巴巴03年的营收只在3亿左右,而易趣已达到10亿,当当和卓越合计也在2亿以上。如此,阿里指数充其量只在B2B市场上有参考价值,而对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缺乏说服力。

但是,这却暴露了阿里巴巴的野心,制定标准,建立一种壁垒,垄断电子商务市场。

二、 阿里巴巴现状分析

(一)、网站定位:阿里巴巴定位于B2B网站,企业间电子商务市场,为企业构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阿里巴巴一直把目光瞄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上商人。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他们通过网上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惊人的。

(二)、商业价值:1、丰富的内容,包括大量的产品信息和供应商信息,同时,快速的导航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双方的搜索成本。2、方便快捷的交易和诚信管理系统,可以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3、庞大的客户资源,截至到4月30日,阿里巴巴公司的会员总数达到353万,其中中国企业数量为270万。而且因为规模,实力等占据经济发展潮头的跨国公司以及中国前100强企业,目前均已把阿里巴巴作为重要的采购和买卖平台。

(三)、盈利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配电盘式,通过为双方提供交易平台,撮合双方交易,收取一定费用。根据阿里巴巴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阿里巴巴的目前收入来源于其诚信通和中国供应商产品,其中帮助中国企业做内贸生意的诚信通,会员每年需缴纳2300元的费用,而帮助中国企业出口的中国供应商,每年的费用为6万到8万元之间。一位阿里巴巴公司的高层向记者透露,光是诚信通产品的会员,今年很可能突破10万。

(四)、客户管理: 1、是巨资为“网商”开道。2004年2月17日,阿里巴巴在北京宣布从软银、美国富达、Granite、TDF等投资公司融资8200万美元。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从非公开上市市场融得的最大一笔资金,必将大大加强阿里巴巴从B2B到C2C一线上对“网商”的服务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2、是从技术上保障“网商”规模扩展。阿里巴巴构建了全球最专业规模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其长达9年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历史,使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淘宝能在半年时间里冲进全球实力网站,背后的支持即是来自阿里巴巴技术和服务强大的转移。2004年1月13日,阿里巴巴在杭州宣布投资3700万美元,在钱塘江畔置地上百亩,筹备全球最先进的电子商务研发中心,并以此为阿里巴巴运营中心,利用杭州人才优势和对全球高科技人才、商务人才的吸引力,将杭州打造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3是造就一个“诚信”网商群体。从2002年3月10日在中文站正式启动“诚信通”计划以来,阿里巴巴一直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对申请加入的“网商”通过第三方进行身份认证,进行商务行为记录、评价,保证交易中诚信原则的承诺。这个诚信社区已得到3万多中国企业的拥护。事实证明,这套网上信用商务体系是有效的,如慈溪市海兴轴承公司,在非典时期双方未见面的情况下,也能签下300万元的订单。

三、 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前景预测

(一)、国内电子商务的现状。

据有关调查机构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迅速增长到5910万户,位居全球第二;国内电子交易额在近三年内翻了两番,2002年底已达1809亿元,比2001年底增长66%。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呈加速发展之势,如今已有了坚实的基础。广大企业逐步认清信息化是当代市场竞争发展的大势所趋,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就是抢占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制高点,开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投身全球市场竞争的入门证。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中石化、中石油、中化、中粮、中国五矿等大型企业都开展了形式不同的电子商务,有效地拓展了业务,普遍提高了商务活动效率,延伸了商务活动范围,降低了交易成本。中石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网站自2000年8月投入运营以来,累计节约采购资金7.4亿元,如今网上交易规模已经超过300多亿元,呈现出勃勃生机。海尔集团把电子商务作为其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截至2002年,利用其网络采购平台产生的直接效益达15亿元之巨。目前,在全国各级政府及经贸等部门的大力推进下,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正在大量开展和推广。 “电子银行”、“电子税收”、“电子海关”等工程的长足进展,大大提高了“城市智商”。 与此同时,大量的中小企业也踊跃参与电子商务活动,成为电子商务积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2003年上半年国际上是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国内是举国上下抗击“非典”,这两件事使得一些传统的商务渠道当时受到严重影响,而电子商务有效地帮助人们克服了这些特定限制条件下开展商贸活动的困难

(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主要难点问题

1、法律法规等环境体系不完善,存在电子合同,电子商务认证的法律问题 当前,法律规范和市场信用不健全,使得交易者权益和信息安全缺乏有效的保护。相关标准规则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和管理等等这些软、硬件环境因素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向更深层次发展。目前国外对中国电子商务普遍关注的也是法律环境和信用体系等环境建设问题。发生纠纷时,电子商务的管辖权问题等等,虽然电子签名已经生效,但中国电子商务法律之路还很漫长。

2、电子交易的安全性问题,除了由于传统交易习惯的问题,大部分网民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尤其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等方面。

(三)中国当前电子商务主要运营模式

1、 C2C模式,个人之间的交易平台,以易趣为代表C2C拍卖模式。

2、 B2C模式 ,企业与个人间的交易平台,网站代表:卓越,国内典型的图书、游戏等商品的B2C网站;8848,依托全国性商品流通市场的B2C模式。

3、 B2B模式,企业间交易的平台, 以阿里巴巴模式为代表。

4、 其他类型的网站涉及电子商务,如门户和社区网站提供短信、咨询、信息存储等各类服务。

(四)、中国电子商务的前景预测

据美国莱曼兄弟调查公司预计,2005年,随着中国的网上用户人数超过日本,中国在B2B交易量上将仅次于日本成为亚洲第二大国。而根据MorganStanley《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2004年4月)》数据统计,目前国内从事网络购物的网站已经达到12000多家,其中佼佼者如携程、阿里巴巴、ebuy、卓越、当当、淘宝网等,去年以来流量均稳步上升,整个行业生态比之于几年前已迥然有别。   ForresterResearch估计,B2B的市场交易量在2004年将达到2700亿美元,估计值为B2C的10倍。目前中国有超过110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已实现信息交互的占1/4强,而真正实现B2B网上交易的尚少于此数。

四、 阿里巴巴—— 一网打尽

去年的淘宝网成立,大部分人只认为阿里巴巴是为了对抗EBAY网收购易趣,同时为自己设计的一道防火墙。其实,中国的所谓的C2C的网站不同于美国的C2C网站,通过拍卖个人的二手物品,如易趣网,真正的意义是B2C。中国任何美国的传统不同,因为没有人会不断的上网拍卖个人物品,所以那些卖家是些真正的小商贩。其实,阿里指数的推出,证明了马云的野心,他要的不是B2B或C2C,他要的是一统天下,B-b-C-c(厂家-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整合甚至改造价值链。淘宝和阿里指数都是马云的山河地理棋的棋子,淘宝网的三年不盈利,培养了大批的直接顾客,而且利用当今的技术可以清楚的知道客户的各种信息,阿里巴巴的企业客户与淘宝的个人客户的信息对接,以及二网的资源共享,再加上阿里指数的绝对权威,如果下一步棋在建立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那时阿里巴巴已经渗透进各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国的电子商务舍我其谁。也许,有可能能够与沃尔玛抗衡的中国企业也许只有——阿里巴巴。而且不仅仅是电子商务,是各个方面,我们在也离不开它,如同互联网,已经渗透了我们的生活。

“芝麻开门”这个貌不惊人的长着一对招风耳的小个子——马云的神奇咒语已经慢慢启开了财富之门,也许会唤醒整个世界。

4
发表于 2005-12-24 08:28:39 | 只看该作者
记住这句话,看看两年后是否印证。
5
发表于 2005-12-24 09:20:14 | 只看该作者

啊里巴巴也许我不了解,但我相信它,做电子商务的代表不容易那么就没了的,请我们都相信电子商务!!

6
发表于 2005-12-24 11:13:5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在电子商务公司工作的,我觉得价值观太重要了,一个公司想长远的发展,是必须有的;想有永远的利益就必须有个好的观念,否则只能是弹指一挥间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公司都发展不起来,总是没几年就死掉的一个原因,阿里巴巴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从我们公司我能看到

7
发表于 2005-12-31 14:07:2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公司内部管理可能很重要,可是战略盈利的眼光更加重要。我不是很了解阿里巴巴,我也不熟悉阿里巴巴具体的盈利模式,但是我觉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抓到了一个核心,那就是诚信是经济的核心要素。中国缺乏这个东西,可是阿里巴巴能提供这个中间虽然比较麻烦的东西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它应该可以持久

8
发表于 2005-12-31 19:44:28 | 只看该作者
我会静观两年后的阿城巴巴.
9
发表于 2005-12-31 21:36:46 | 只看该作者

垮一个阿里。还有另一个阿里。

ypk
10
发表于 2006-1-2 09:26:2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希望看到阿里巴巴的消亡,因为阿里巴巴带给中国企业的东西很多!但是,对于阿里巴巴,对于马云,我已经从刚开始的崇拜转为置疑。崇拜阿里巴巴、崇拜马云是我刚出校园的时候,阿里巴巴和马云让我感觉到无比的激情,现在这样的感觉已经不复存在了。为什么呢?先引用前面朋友的一段话:

我觉得公司内部管理可能很重要,可是战略盈利的眼光更加重要。我不是很了解阿里巴巴,我也不熟悉阿里巴巴具体的盈利模式,但是我觉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抓到了一个核心,那就是诚信是经济的核心要素。中国缺乏这个东西,可是阿里巴巴能提供这个中间虽然比较麻烦的东西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它应该可以持久。

是的,诚信是企业的核心组成的一部份,但是从现在的阿里巴巴看不到诚信的存在,诚信通,可本身都是不诚信的,里面有多少的骗子,有多少的违法行为!我知道这是无法杜绝的,但是我想至少是可以控制的。如果说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国家,那么现在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制度应该是一个半封建国家的制度!

对比现在的阿里巴巴与以前的阿里巴巴,服务质量,销售人员的口碑,是好起来了?还是差很多了呢?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而这一切的改变,我的印像当中是在2004年阿里巴巴的风光无限以后!无数的目光、无数的荣誉、无数的褒奖投给阿里巴巴的2004!

我是一名销售人员,我喜欢用阿里巴巴的贸易平台,我不希望看到阿里巴巴的消亡,我希望的是他越健康快乐的成长!因为阿里巴巴年纪不大,人们喜欢的是一个诚实、可爱、聪明伶俐的孩子,而不是一个会撒谎、刁蛮任性的孩子!如果说阿里巴巴真的要消失了,我也会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商务平台!只是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而已!毕竟这是一个电子商务充斥的时代!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