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likejia - 

[讨论]大学生社团问题研究讨论区!

[复制链接] 10
回复
22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7-4-30 22:02:54 | 只看该作者

http://my.poco.cn/id-34556831.shtml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关系协会
大家好。我是华南农业大学公共关系协会的一员。
我在毕业前,通过学校的论文数据库查找,发现关于学生组织的论文(研究生以上的论文,才能收录在国家论文数据库中),不超过50篇,而且,大部分不是关于学生组织的组建、发展的实际内容,而只是关于一些党建、团建理论指导性的东西。我大学四年都在学生组织里面工作,作为学生组织里面普通的一员,我觉得学生组织有其存在的价值,他的确让同学们得到了好多锻炼的机会。很多时候,有人抱怨,我们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搬凳子,挂横幅上了,并没有什么机会参与到策划中去。但,如果用心的同学,总会从活动中,了解到怎样去安排一个活动,怎样从细节去做好一件事情,或者学习到怎样去协调人际关系,这么星星点点的事情。至于有机会获得担任部长、会长的同学,他们更有机会亲自去策划一些活动,或者去参与一些大型的活动,负责接待、负责主持,他们得到的会更多。有人说,我们大部分的社团,是团委老师控制下的一些做事情的机器面,说起来,我们的确有很多的活动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创意被推翻,但同样,我们也有很多的活动办了下来,很多的创意被我们变成了现实。哪里都有那里的规矩,都有那里的执行标准,我们也不过在一定的活动标准、行为规范低下去做我们的事情,发挥我们的能动性。我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压抑。
    我接触的不少社团,现在并不是办得很好,我们公共关系协会,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我们的团委老师,也就是直接指导老师,大多数并不是管理学科班出身,不少辅导员也不过是从行政调任过来的。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太懂得大学生的心理,也不太懂得组织管理,他们习惯用行政命令来安排工作,他们不太考虑活动实际对学生的影响,只考虑活动表面产生的影响或者说他们只考虑活动要按照他们期望产生的影响来做;用人方面,学习成绩、是否是党员还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另外,服从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符合管理学的管理,可以让学生社团有长足的发展么?德鲁克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我们不期待天才,因为天才总是很少出现的。但对于学校的辅导员,我们只能期盼天才,一个懂管理的,懂心理的,宽容的,刚好出现。而我们自己呢?如果我们是管理类社团,比如公共管理协会、公共关系协会、经济研究会,这些大部分成员都来自经济管理学院,那么管理学素养就会相对较高,组织成型时,大部分就已经参照了我们的一些企业,而且有相对应反馈制度、控制制度,管理人员正如刚才提到,也是有一定管理素养,就相对发展好一些。但我们必须看到,大多数社团,并没有这个优势。而且,就算这些有“管理背景”的社团,也大部分是生搬硬套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能达到良好运用的不多,而在接班时候断层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学校的体制,学校对社团有相对应的管理。包括对其资金,人员任命,规模,对外接触,活动审批等等。比如我们学校,资金就需要由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由活动的时候才申请,那么,我们的自由度就不会太高;由活动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跟商家谈,另一方面要跟学校谈,其实,限制很大的;另外,我们有份不同大小的社团等级,我们属于最大的社团,但也只能招收500人(我们学校有3万学生),诸如种种,我们都需要考虑。
    依我看,学生社团,的确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目前,往后,要好好利用这些优秀的学生组织,依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希望可以在这里更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