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商业计划书中常见的四大陷阱

[复制链接] 7
回复
110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6-27 10:3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陷阱一:隐形债务

在商业计划书里,财务报表是投资方最关注的部分之一。毕竟投资方第一敏感的问题就是“我该投多少钱,我能有多少回报”。一般情况下,商业计划书里边的“财务分析”属于融资方需要保密的资料。然而,融资方越是把财务分析搞得神神秘秘的,投资方越是大呼上当。其中,隐形债务问题,成为目前投资方比较头疼的一大陷阱。

“隐形债务防不胜防”,多年从事项目投资分析的潘冬告诉记者,“现在融资方在财务上做假的手段真是越来越‘高明’,隐形债务现在令我们最为头疼。”据潘冬介绍,隐形债务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曾经有这样一家软件厂商,为了扶持其在西部的几家区域总代理商,替代理商担保以便代理商从银行贷款。可是过了没多久,有三家代理商跑了。该软件厂商也欠了一屁股的债。后来这家软件厂商在融资的时候,商业计划书上根本没有提到这件事,导致后来的投资方有很大一笔资金被用来返还旧债。另外,还有一个北京的公司兼并了外地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融资方没有在商业计划书中说明这个情况,等到北京公司融资成功后,新股东自然也就背上了这样一个大锅。潘冬告诉记者,融资方一般不会在商业计划书里主动提及“隐形债务”问题,而且即使投资方做了很深入的调查,还是很难查出个水落石出。

  

陷阱二:团队集体私奔

  

一个成熟的商业计划,除了有一个比较诱人的商业模式外,创业团队也成为投资方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因此,一般的商业计划书,会对团队组成及核心人物大写特写,力图向投资方传递这样的信息:“这个项目,只有我们这样的一个团队才能做得来。”然而,殊不知,创业团队也是投资方的一个大陷阱。且不说有的创业者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但可能这个公司就一两个人。成功融资后“团队集体私奔”现象更是令投资方发指。

  

“我根本想不到会是这样的情况”,负责项目谈判的投资方代表钟力先生久久忘记不了自己曾经的一次失误。钟力是国外一家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在中国的首席代表。2000年春天,在IT业最火热的时候他负责在中国物色好项目。据钟力回忆,一切都很完美,包括商业模式、营销计划、投资效益分析等等,当然了还有当时为之兴奋不已的优秀团队。然而,正式投资之后,这个团队却莫名其妙的“集体私奔”了,并卷走了首期500万人民币的投资。因为这次事件,钟力被辞了工作,并决定从此不再介入创投业。

  

陷阱三:专利保护不力

  

大凡融资成功的商业计划,除了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创业团队,还必须有独特的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专利的技术。然而,很多商业计划书里边所描述的貌似具有自主专利的技术,却让投资者吃了大亏。

  

据清科创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姜广胜介绍,这其中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竞业禁止”的技术骨干冒险创业。在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研发部门,公司对技术骨干的控制特别严格,一般都会跟技术骨干签订“竞业禁止合同”。按照合同规定,该公司技术骨干辞职离开该公司后,两年内不得在同行业工作。有很多创业团队里不乏这样的“自由人”。他们往往是原先公司某项技术的开发者。脱离原公司后,自己组织或参与新的团队利用原公司的技术进行融资。在冒着巨大的惩罚风险(按规定,原公司发现后可以对其进行起诉)的同时,也给还蒙在鼓里的投资者带来了一个天大的陷阱:一旦被原公司起诉,投资方自然也就白白赔了一大笔投资。

  

第二种,专利申请期间的冒险创业。有很多技术骨干辞了原公司,带着原公司正在申请专利的新技术加盟到新公司,并对技术进行包装、融资。由于该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就可以一时迷惑投资方而圈到钱。

  

第三种,类似包装、外形设计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项目,很多时候创业者没有及时进行专利保护。于是,很多同行巧妙地利用了该包装或设计,等到自己真正开始做市场推广的时候难度就极其大,这也无疑给投资方带来一定的损失。

姜广胜告诉记者,融资方的这些手段都比较隐秘,一般难于在商业计划书乃至往后的谈判中察觉出来。

陷阱四:隐瞒市场风险

  

一般的商业计划书,还将对创业企业的市场前景以及竞争优势做详细介绍。为了增加投资者对该项目的市场信心,很多融资方夸大甚至虚构了市场预期,充分利用一些不确定性的市场因素,或者隐瞒一些真实的市场风险,来达到自己圈钱的目的。这些市场风险,就包括了政策风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经常会有一些创业企业,拿着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红头文件、批示以及不算很成熟的商业计划书前来融资。这种企业一般都会宣称自己拥有广泛的政府资源,并得知中央马上就要扩大在哪些方面的投入,马上就要上哪个项目,并拿出一大堆证明文件,由此来证明自己的项目市场潜力巨大。一般的投资方对这样的项目就会比较谨慎,但是也有少数投资方难于挡住这种诱惑,被拉下马。 (出处:中国创业招商网)

沙发
发表于 2005-6-27 11:19: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提醒
板凳
发表于 2005-7-3 13:37:44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避免?特别是第一个?
4
 楼主| 发表于 2005-7-4 18:22:02 | 只看该作者

回答清风徐来兄的提问。

隐形债务问题最主要的是在投资决策之前进行核查,包括进行必要的审计、律师见证。对于既往合同、或有诉讼、或有负债要进行清查,以避免隐形债务的出现。

5
发表于 2005-7-4 20:00:2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gang在2005-7-4 18:22:02的发言:

回答清风徐来兄的提问。

隐形债务问题最主要的是在投资决策之前进行核查,包括进行必要的审计、律师见证。对于既往合同、或有诉讼、或有负债要进行清查,以避免隐形债务的出现。

谢谢!

除了上述工作,让 对方在合同中约定 “某方承诺本公司没有任何形式的负债”是否可行?

6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15:49:08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并且要求公证,这样可以规避因为作假引发的债务问题。

7
发表于 2005-7-6 18:10: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地产版要向rgang学习

8
 楼主| 发表于 2005-7-10 15:25: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优秀到卓越

相互学习吧!您也不用过谦了,找时间讨教一些房地产业务方面的知识,还请赐教啊[em01]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