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yuweiyuwei - 

管理演化历史

[复制链接] 32
回复
51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5:48:19 | 只看该作者

西肖尔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1965

  斯坦利·E·西肖尔(Stanley ESeashore)是美国当代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密执安大学教授。他的学术研究跨越了许多不同领域。他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很大重视。论文将衡量企业组织效能(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的各种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组合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从而使原先处于完全混乱状态的集合体有了逻辑性和秩序。

  组织的目标是多种多样并相互矛盾的,它们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西肖尔举了一个例子对其加以说明,一个经理希望自己的公司获得高额利润,同时又能使规模进一步扩大;他希望通过改进产品来确保将来的利润;他还希望公司能避免财务上的风险,要付给投资者大笔红利;并且使雇员们感到满意,维持良好声誉,受到公众尊敬等等。但是他不可能同时使所有这些目标值都达到最大,因为有些目标是互相冲突的,例如增加红利可能意味着新产品开发资金的减少,所以他必须权衡众多目标的价值。对各种衡量标准以什幺方式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经营状况的全面评价,需要一种模式。

  一.衡量标准及其应用

  西肖尔认为要评价各种衡量标准的相依性和相关性,首先应该把不同的标准及其用途加以区分。根据各种标准的性质、特点和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具体区分如下:

  1.目的与手段有些衡量标准代表的是经营活动的结果或目标(例如高额利润),它们可根据自身的实现程度予以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很接近于组织的正式目的。而另外一些标准之所以具有价值,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达到该组织主要目的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条件(例如经理人员的责任心)。

  2.时间范围

  一些标准考察的是过去(例如去年的利润),另一些标准则涉及到现在的状况(如资本净值),当然,还有一些标准是预期未来的(如计划中的规模增长率)。无论这些标准涉及到何种时间范围,在对过去或将来的情况,以及对发展变化趋势作出推论时都可能要用到。

  3.长期与短期

  有些标准归属于一个比较短的时期,而另一些则归属于一个较长的时期。它们可能适用于衡量比较稳定的经营活动,也可能适用于衡量比较不稳定的经营活动。如果标准所属的时间与通常的或变量的潜在变化率不相符,那幺,这个标准的可用程度就很有限。例如,企业当前的营业和财务统计资料对于企业控制生产或进行会计核算这样一类的目的来说是很合适的,但是如果用他们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就没有多大价值。

  4.硬指标与软指标

  有些衡量标准是根据实物和事件的特点、数量或发生的频率来计量的,可以称之为硬指标。例如销售额、次品率等。也有些标准则是根据对行为的定性观察或进行的民意测验的结果来衡量的,可以称之为软指标。如员工是否满意,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协作关系的好坏等等

  5.价值判断

  有的变量呈线性变化趋势(越多越好),而另一些变量则呈曲线变化趋势(期望某种最优解)。由此,判断这些变量指标孰优孰劣时,就应该与其各自变化的规律和特性相适应。在不能使所有目标同时达到最优的情况下,如何在各个评价指标或变量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上述曲线的走向和形状。

  二.指标层次体系

  全面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组织的长期总体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第二,由若干项短期指标衡量的短期经营业绩,这些指标通常代表着经营的成果,可以由其自身的数值加以判断,将它们综合为一组指标后,往往决定着组织的最终经营情况;第三,许多从属性低层次子指标群所反映的当前经营效益状况,这预示着实现最终目标或结果的可能性和迄今所取得的进展。西肖尔提出,衡量组织经营活动的标准可以组成一个呈金字塔形的层次系统。

  位于塔顶的是最终标准。它们反映了有效地 运用环境资源和机会以达到其长期和正式目标的程度。一般而言,最终标准除非由历史学家们去作结论,否则是无法衡量的。但是最终标准的概念却是评价那些直接衡量组织经营业绩的较次要标准的基础。

  位于金字塔中部的是一些中间标准。这些标准是较短期的经营效益影响要素或参数,其内容不超出最终标准的范围,它们可以称作结果性标准。这些标准的度量值本身正是企业要追求的成果,在它们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权衡和取舍。将它们以某种方式加权组合起来,其总和就决定了最终标准的取值。对经营型组织来说,在这一层次上的典型指标或变量是:销售额、生产效率、增长率、利润率等,可能还包括通常行为学方面的软指标,比如职工满意度、用户满意度。而对于非经营型的组织来说,这些中间标准可能主要是行为学方面的。

  位于塔底的是一些对组织当前的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这些标准是经过理论分析或根据实践经验确定下来的,它们大体上反映了顺利和充分实现上述的各项中间标准所必须的前提条件。在这些标准当中,有一部分是将一个组织描述成一个系统的变量,有一部分则代表与中间标准相关的分目标、子目标或实现中间标准所必须的手段。属于这一层次上的标准数目很多,它们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在这个关系网中,包括有因果关系,互相作用关系和互相修正关系,其中也还有一些标准是根本无法评价的,它们的作用只是减少这个关系网中的不可控变化。对经营型的组织来说,在这一层次上的硬指标可能包括:次品数量、短期利润、生产进度、设备停工时间、加班时间等等。这一层次的软指标可能包括:员工士气、企业信誉、内部沟通的有效性、缺勤率、员工流动率、群体内聚力、顾客忠诚等等。

  行为学标准的主要作用在于能改善硬指标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所作出的预测。也就是说行为学标准能够预示即将来临的机会和即将发生的问题,而且为管理者制订决策提供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广泛的信息基础。

  三.可供选择的理论方法

  西肖尔最后提出在评价经营业绩的时候,要用到描述评价标准体系的系统模式。他认为有三种理论方法可以用来建立这种系统模式。

  第一种理论方法主张,一个组织要想实现其长期目标,必须连续不断地满足9项基本要求或解决9种基本问题,其中包括:充分的资源输入、充分的规范的整体化程度、缓解组织内紧张和压力的充分手段、组织内各个部分之间充分地协调等等。

  第二种理论方法以组织的领导人或经理人员的个人价值观念为出发点。

  第三种理论方法目前正在研究之中,它主要是利用一批保险公司的销售部门近12年来的实际数据资料来进行实验,有可能确定大约10项判断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中间标准。这些标准相互独立,对公司最终经营业绩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而且每一项标准都可借助于一批子标准或分标准进行度量或统计综合。

虽然,西肖尔没有把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进行考虑,因此他的指标层次体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随着战略理论的不断发展,依照企业组织战略方向建立评价体系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具有实践意义。但是,他提出的对组织效能进行综合评价的层次系统,以及评价过程中要有行为学指标等思想,对我们在管理和评价组织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2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5:48:54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1965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 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与罗森鲍姆合写)、《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964,与雅各布森合写)、《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1965)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它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如下式所示。

     0pIpOcIc

  其中:O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Oc——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Ic——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 )OpIpOcIc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小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以便使左方增大,趋于相等;第二种办法是他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者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右方减小,趋于相等。此外,他还可能另外找人作为比较对象,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 2Op/IpOc/Ic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减少自己的报酬或在开始时自动多做些工作,但久而久之,他会重新估计自己的技术和工作情况,终于觉得他确实应当得到那幺高的待遇,于是产量便又会回到过去的水平了。

  除了横向比较之外,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如下式所示。

    0pIp=0hIh

  其中:0p——自己对现在所获报酬的感觉

     Oh——自己对过去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现在投入的感觉

     Ih——自己对个人过去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时,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 Op/IpOhIh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也会有不公平的感觉,这可能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2Op/Ip0hIh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不会因此产生不公平 的感觉,但也不会觉得自己多拿了报偿,从而主动 多做些工作。

  调查和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公平感的产生,绝 大多数是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目前的报酬过低 而产生的;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的报酬过高而产生。

  我们看到,公平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公平本身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上面公式中无论是自己的或他人的投入和报偿都是个人感觉,而一般人总是对自己的投入估计过高,对别人的投人估计过低。

  第二,它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上面的公平标准是采取贡献率,也有采取需要率、平均率的。例如有人认为助学金应改为奖学金才合理,有人认为应平均分配才公平,也有人认为按经济困难程度分配才适当。

  第三,它与绩效的评定有关。我们主张按绩效付报酬,并且各人之间应相对均衡。但如何评定绩效?是以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按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和付出的劳动量?是按工作的复杂、困难程度,还是按工作能力、技能、资历和学历?不同的评定办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好是按工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用明确、客观、易于核实的标准来度量,但这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到,有时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方法。

  第四,它与评定人有关。绩效由谁来评定,是领导者评定还是群众评定或自我评定,不同的评定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由于同一组织内往往不是由同一个人评定,因此会出现松紧不一、回避矛盾、姑息迁就、抱有成见等现象。

  然而,公平理论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首先,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其次,激励时应力求公平,使等式在客观上成立,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再次,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三是不要按酬付劳,按酬付劳是在公平问题上造成恶性循环的主要杀手。

为了避免职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企业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公平合理的气氛,使职工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如有的企业采用保密工资的办法,使职工相互不了解彼此的收支比率,以免职工互相比较而产生不公平感。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5:4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尼斯的组织发展理论(1966

  沃伦·本尼斯(Warren GBennis),美国当代著名组织理论研究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并曾在麻省理工斯隆学院执教。对于组织理论中关于组织发展新方向和传统官僚制的灭亡提出了创造性设想。

  本尼斯曾经与沙因(因 Edgar HSchein)合作着写《通过群体方法改变个人与组织》(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through group methods l965),与南思( NanusB)合作着写《领导》(Leadership l985),单独完成如《变为领导者》( On Becoming a leader 1989, <<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its natureoriginsand prospects 1969),《变革组织》( Changing organizations l966)等专着多部,并发表研究论文上百篇。本文主要介绍他于1966年对传统官僚制的批判和对未来组织的展望。

  在虚拟组织、组织结构扁平化日趋流行的今天,我们会发现他所倡导的有机一适应型组织的特点,正在被逐渐实现。

  一.组织任务和完成任务的途径

  组织必须完成两项互相关联的任务才能存在下去,一个是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和维持内部系统的运转,另一个是适应外部环境。第一项任务要求组织经由某种复杂的社会过程使其成员适应组织的目标,而组织也适应成员的个人目标。这一过程也被称之为互相适应内适应协调。第二项任务要求组织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和交换,称之为外适应适应

  本尼斯认为,在当代社会里,无论是营利组织(如企业)或非营利组织(如政府),用以实现上述任务的工具正是官僚制——这个后来被韦伯高度理论化了的金字塔般的层次体系。这个组织工具在产业革命时期被用来组织和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日趋完善。虽然,从纯粹技术意义上讲,官僚制的确是到目前为止最有效、最成功和最流行的组织工具,但是只要想起官僚这个在社会领域中还具有贬义的词,就能认识到它还具有非常无效率的一方面。套用丘吉尔讽刺民主政治时说过的一句话,即:官僚制体系是最糟糕的一种组织理论,但又是唯一可供采用的理论。

  但是,现在该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向官僚制体系提出挑战的时候了,虽然它在此前给我们提供了理想而实用的组织形式,今后却不可能继续成为人类组织的主要形式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官僚制体系组织用来对付内部环境(协调)和外部(适应)的方法及社会过程已经完全脱离了当代社会的现实。

  二.官僚制体系在内部协调时的弊端

  组织的内部协调或内适应问题可以追溯到16O多年前就发端了的历史悖论:现代民主个人主义和现代工业文明这一对孪生兄弟。现代民主个人主义强烈要求宪法保护个人权利并非常看重个人感情和个人成长;而现代工业文明却要求组织活动的理性化和机械化。由此,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蚕食着刚刚赢得的个人自由,它让个人服从铁面无私的工厂纪律。随着理性和技术的高扬,人的热情和解放却被压抑了。随着组织效率的改进,人的工作却变得无意义和非人性化了。矛盾的一方面是个人的需求、动机、目标和成长,另一方面是组织的目标和利益。

  在此背景下,官僚制体系成为将人的需要同组织目标联系起来的唯一工具。实现这种联系的哲学基础是法规和理性而不是个人权威。它的逻辑在于被统治者同意服从是因为上司掌握正式职位的权力和具备相应的专长和能力。官僚制体系依靠着理性和逻辑,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依靠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武断以及感情用事进行管理的做法。韦伯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于理性化,这种理性化体现在组织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1)重要的是制度、法规和正式职务,而不是个性;(2)重要的是公事公办而不是个人关系;(3)重要的是技术专长而不是心血来潮,一时聪明;(4)重要的是逻辑和预见性,而不是非理性的感情和不可预计的后果。

  这种理性化的官僚制组织具有如下特点:(1)在职能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2)严格规定的等级层次结构;(3)明确责权的规章制度;(4)人际关系的非个性化;(5)系统化的工作程序;(6)以业务能力为选拔和提升的唯一依据。

  尽管官僚制体系有效地解决了组织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问题,它的弊端却相当明显,对此进行的批评从没有停止过。本尼斯总结出官僚制体系的10项缺陷:(1)妨碍个人的成长和个性的成熟;(2)鼓励盲目服从和随大流;(3)忽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不考虑突发事件;(4)陈旧过时的权力和控制系统;(5)缺乏充分的裁决程序;(6)内部沟通和创新思想受到压制、阻隔和畸变;(8)由于互不信任和害怕报复而不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9)无法吸纳的科学技术成果或人才;(1)扭曲个性结构,使职工变成阴郁、灰暗、屈从于规章制度的组织人

  韦伯本人后来也批评官僚制这一组织工具。他感到官僚制虽然不可避免,但它确实可能扼杀企业家精神和资本主义精神。他说:早晚有一天世界上会充满了齿轮和螺丝钉式的芸芸众生,他们紧紧地抓住自己的职位,处心积虑、不顾一切地渴望沿着官僚化的等级层次阶梯往上爬,一想到这种可怕的前景就令人不寒而傈

  对待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内部协调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尽力缩小或否认问题本身,断言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根本性矛盾。第二种是承认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但明确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要求对方彻底服从和投降(例如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原则),这实际上依然是逃避矛盾,因为它否认互相适应和协调的必要性,企图排除或消灭矛盾。

  本尼斯对上述两种观点都持否定意见,因为第一种态度视而不见组织内部的基本矛盾,第二种则企图走极端,用矛盾的一方完全制服另一方。但是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它反映在一系列组织的两元命题中:个人与组织,个性与金字塔结构,民主与专制,参与式与等级层次,理性与自然,正式与非正式,机械论与有机论,人际关系与科学管理,外向与内向,关心人与关心生产,如此等等。因此不能回避矛盾,只能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就是第三种态度。

  最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组织问题的学者包括巴纳德、西蒙、梅奥、利克特、德鲁克等都认识这一两难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各种解决办法,大幅度地修改甚至重塑了官僚制体系的基本特性。本尼斯分析认为这些修正理论都表现了对于某些人道和民主价值观念的倾向性态度,他们在判断组织效能的时候,不满足于单纯从经济指标去看问题,而是力图将人的因素、人的标准补充进行,如员工满意度、员工成长等。本尼斯接着分析认为这些学者都着眼于组织的内部系统及其人性方面,不考虑外部关系和环境问题。对官僚制体系的批评必然要涉及伦理、道德、态度及其社会构造根源,但真正给官僚制体系以致命一击却是来自环境,因为官僚制没有能力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

  三.官僚制体系在组织外部适应中的弊端

  官僚制体系在适应外部环境方面似乎并没有问题,因为它是将人类活动纳入常规轨道的理想工具。即使是在竞争性很强的环境,只要稳定和无差异,组织的任务非常规范化,金字塔型的官僚结构和高层精英人物集权体制便能适应环境条件使组织有效地运转。

  但是,目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三个环境方面的进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组织环境的结构和面貌。它们分别是科学的飞速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开发活动的增长,这些新进展重塑了环境。

  首先,环境变革的速度在加快。由于环境的复杂程度急剧增长,一向稳定的大型组织也开始让人捉摸不定了,它们不再能随心所欲地取得成功,被迫开始系统化地研究环境所能提供的机会,否则就无法实现组织的目标。

  其次,各类企业组织的经营边界条件开始发生变化。经理人员现在必须同八个相关的环境要素——即政府、分销商、顾客、股东、竞争对手、原料供应商、劳动力市场、工会组织和企业内各种 团体——建立复杂而积极的联系,其间的关系模式与以前完全不同了。

  再者,各种环境力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变得越 来越不稳定和具有扰乱性。上述八种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社会的经济方面和其它方面如法律、公共关系等也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因为科学技术领域进步的加速,研究开发领域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再各自为战,它们之间的合作正在加强,因为它们面临的命运基本是相同的。

  所有这些动态因素都使得以往的官僚制体系组织陷入严重的问题之中。官僚制体系是在竞争和确定性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那时候环境是稳定和可预见的。现在的环境结构却经常处于变动状态,各种力量之间的因果机制变化无常,一切都无法预期。环境的变化给官僚制带来的问题是不可逾越的,这预示着它的末日来临了。

  通过分析官僚制在组织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中的弊端,本尼斯认为对官僚制的挑战将会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官僚制无法解决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矛盾冲突,找不到协调的办法。虽然有许多人从人的成长和人的满足等伦理道德出发来充实组织,纠正那种只注重生产效率的偏向,但也只是有缓解作用。第二也是更严重的挑战来自于环境,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环境变革要求组织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结果必然是官僚制的逐渐崩溃。

  四.对未来组织的展望

  本尼斯对1966年之后的25年至5O年的组织生活从环境、总体的人口特点、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任务和目标、组织结构、自由结构等六方面进行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展望。

  环境:企业之间合作范围将扩大,企业巨头对抗和政府控制的格局导致大企业的优势地位和不完全竞争。

  人口特征:人员流动的频率将加快,在职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会蓬勃发展,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员智力的开发。

  价值观念:人们在工作中更希望全面地参与和授权。

  企业的任务和目标:企业的任务将变得更加复杂,更难于事先计划。企业领导人重要的不是行使权力,而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的目标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更加复杂,达到目标将有赖于适应性、创造性和革新性精神。

  组织结构:未来的组织结构将是有机一适应型组织。它会具有下列特征:(1)临时性,组织将变成适应性极强的、迅速变化的临时性系统;(2)围绕着有待解决的各种问题设置机构;(3)解决工作问题要依靠由各方面专业人员组织的群体;(4)组织内部的工作协调有赖于处 在各个工作群体之间交叉重迭部分的人员,他们身兼数职,同时属于两个以上的群体;(5)工作群体的构成是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谁能解决工作问题谁就发挥领导作用,无论他预定的正式角色是什幺。在有机一适应型组织里,由于工作任务变得更有意义,更具有专业性,也更令人满足,专业人员能得到更多的激励,从而导致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吻合,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协调问题。

  自由结构:当人们由于充分认识自然而得以理性地驾驭自然时,没有必要时时提醒他们自省和自我控制。因此,限制和压制不再是未来组织的特征,科学和理性的成就将人们的奇思妙想变成合理和正常的个性表达。

本尼斯认为有机一适应性组织结构不仅解决了组织适应环境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冲突的问题。官僚制以压抑和控制为主要管理手段,虽然它在利用强制权力方面确实是一伟大发现,但其逻辑的必然却是令组织成员被迫自我约束。我们呼唤有机一适应型系统成为一种自由结构,允许人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自由发掘工作带来的新乐趣。

2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5:50:31 | 只看该作者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1966

  激励因素一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土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它三十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着)、《工作与人性》(1966)、《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迭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组织目标的达到这两点联系起来。

  有些西方行为科学家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正确性表示怀疑。有人做了许多试验,也未能证实这个理论。赫茨怕格及其同事所做的试验,被有的行为科学家批评为是他们所采用方法本身的产物:人们总是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条件或他人身上,问卷没有考虑这种一般的心理状态。另外,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也不够,事实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实践还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

但是,双因素理论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赫茨伯格告诉我们,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5:52:04 | 只看该作者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1966

  激励因素一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土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它三十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着)、《工作与人性》(1966)、《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迭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组织目标的达到这两点联系起来。

  有些西方行为科学家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正确性表示怀疑。有人做了许多试验,也未能证实这个理论。赫茨怕格及其同事所做的试验,被有的行为科学家批评为是他们所采用方法本身的产物:人们总是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条件或他人身上,问卷没有考虑这种一般的心理状态。另外,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也不够,事实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实践还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

但是,双因素理论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赫茨伯格告诉我们,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26
发表于 2005-4-20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管理的进化史!!! 非常不错,感谢版主的付出!!

同时期待着看到1966之后的……

27
发表于 2005-4-21 18:32:07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
28
发表于 2005-4-26 11:23:1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工商业管理理论发展史,不是管理发展史。管理发展史更早,范围更广。

29
发表于 2005-5-4 15:50:29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但这是工商业管理理论发展史,不是管理发展史。管理发展史更早,范围更广。
30
发表于 2005-5-8 11:22:5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能告诉兄弟出处吗?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