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案例,我不禁咋了咋舌头,这个案例挺全面的,要求应聘者对人力资源战略及运作情况要相当熟悉,要是以前,我估计门都摸不着。还好,经过这两年的MBA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再加上上课经常讨论案例,早就今非昔比,思考了一会,整理了一下想法,就开始用纸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结合Q公司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如下: 愿景: 结合公司经营目标,为公司领导和部门提供人事决策依据。全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建立一支高效、务实的团队。 使命: 以增值、高效、低成本的人力投入,获取最大收益,达成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 战略及目标: 1、 以客户为中心(包括外部客户与内部客户); 2、 结合公司战略与运营目标,进行全局及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建立良好的激励和公平、公正、具有竟争力的薪酬机制,使人尽其材,物尽其用,使优秀人才迅速成长,使企业永续经营; 3、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员工内部关系优质化,健全组织制度,完善内部沟通体系,使全员参与管理及合理化建议; 4、 健全公司福利管理体系,做好企业形象建设,提升员工凝聚力,使公司员工的流失率保持在公司核定的范围; 5、 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岗位设置及运作(见下图): 绩效管理的规划组织和分析;薪酬调查及薪资规划、工资核算、提出薪资调整建议 |
职位分析与描述、岗位价值评估;培训需求调研、组织及实施、效果评估 |
对外社会保险、工伤事故处理、考勤检查及员工关系处理 |
花了将近40分钟,我再仔细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看了一遍,将一些小的地方做了一些修改,我的案例基本上做完,然后将自己的这份想法交给了王玉,20分钟后,王玉通知我可以进去面试了。 进了总经理办公室,见到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位是个干练的中年男子,还有一位戴着眼睛的女性,他们正在那里小声商量一些事情,好象是对我那位案例解答在交换意见。 当看到我,那位女性站了起来,向我做了个手势,热情地邀请我在他们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同时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我姓李,叫李文,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去年10月加盟公司,前几次面试我本来应该参加的,但我有事出差了一趟,有幸今天能与你见面。”同时向我介绍那位男子:“这位是我们刘总。” 随着李文的话音,那位中年男了也站了起来,伸出手来与我握手,同时笑着说:“我是刘云,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最后面试,请你先用简短的1分钟做个自我介绍好吗?” 我把自己的经历和这些年所做的事情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特别强调了一下我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兴趣和对JAT的向住。 刘云带着笑容听完了我的介绍,然后再问了一些我的基本问题,包括大学学的课程、时事问题、及对管理的见解等一大堆问题。有些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比如说:“当你突然买彩票中了500万,你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经理,第二天还能安心踏实地在公司上班吗?” 还好我读书的时候涉猎广泛,政治百科我都会关注,并且有两年工作经验打底,再加上在学校的各种活动,同时以前上课经常的案例讨论确实在这个时候帮了我的忙。所以,我基本上能对答如流,即使不能一下卡壳了,也基本上能很好的掩饰过去。 中间HR总监李文都在一边静静地笑着看我回答问题,或者看我的案例答卷,很少插话。不过她的眼神倒好象是在一直鼓励我,给了我不少自信。后来我才想,估计当初她进JAT时,恐怕也被这个刘总经理用这样的问话方式折磨了好久吧。 当刘总终于问完了自己的所有问题后,HR总监从我的的那个案例答卷上抬起了头,笑笑说,案例你答的基本不错,看来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不少的研究。但有一点,你的答案还不是很完美的,你知道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吗? 我心里咚了一下,我自认为答得还不错呢?想了想,小心翼翼地回答:“是不是在人力资源战略方面作得不够好?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对人力资源的各个模块的战略提出来。” “恩,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你在后面的组织运作模式中好象太简单了点。” 我想了想,这确实是我考虑得不周到的地方,但事已如此,只能想法现在想个理由补救一下,我硬着头皮说:“人力资源部我只设了一个经理。按道理讲应该分成人力资源开发、包括绩效管理、培训开发及规划;以及招聘和人力资源规划以及人事管理三个部门。但我想组织应该尽量扁平化,因为从案例看Q公司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随着公司的发展,人力资源部可以不断完善,如果一下就设得那么完美,可能有些职位会成为虚设,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正确?” HR总监沉默了一下,老总在一旁说话了:“小伙子,看得出来你读书比较用功,也很有潜力,希望你能加盟我的公司,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上班?” 我兴奋的站了起来,差点踢翻了椅子,说:“我明天就可以的。” HR总监走了过来,笑容满面地握了握我的手:“祝贺你,希望我们以后能好好合作。” 我使劲的点了点头,一个劲的说:“一定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