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续一集,共有12集.史丹佛的12堂課之1 我是詩人,我念經濟撰文─王文華 (博偉電影公司行銷經理、知名作家)攝影-邱如仁 2004年1月 e天下雜誌 那一間間馬蹄型的教室, 將會怎樣改變我的人生?我是「詩人」,將要在MBA課程中,尋找新的詩意。 丹佛改變了我的人生。 甚至在我還沒入學之前,它就教了我很多。第一件是:你想要一樣東西,你就一定要得到;你一定要得到,就要拚命去爭取。 在我收到入學通知的兩天後,我在下午4點(史丹佛的晚上12點)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是入學審核的老師。她首先恭喜我入學,接著大力把史丹佛推銷了一番,最後說:「我們知道你有其他的選擇,但我們要你知道,我們要定了你,你一定得來!」她甚至留下家裡的電話,要我有什麼問題隨時打給她。 史丹佛是當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雜誌票選的全美第一名商學院,照理說是學生來求它。但經過嚴格審核,一旦決定錄取一名學生後,它就一定要得到那名學生,不能被其他學校搶走。從小在溫文儒雅、欲迎還拒的東方文化下長大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競爭和行銷。 如果連史丹佛這樣強勢的產品都這樣積極推銷自己,我們一般人還在矜持什麼? 入學前學到的第二件事是:尊重別人。一般學校中,學生是被學校管的。史丹佛卻把學生當成客戶,相當尊重他們在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 決定去史丹佛後,就陸續接到很多表格,也包括宿舍申請書。學校安排室友,除了夫妻之外,當然是男女分開。但是我注意到申請書上還特別問每一個人:「你希不希望,以及介不介意,和同性戀者住在一起?」 這是1992年。同性戀在台灣還是禁忌,在美國也不是開放的話題。很多名校的說明書,從沒提到這一點,但史丹佛已經認知了這種生活方式,並且白紙黑字地印出來。你贊成這種生活方式也好,反對也好,重要的是,學校給你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你雖然只是菜鳥新生,學校尊重你,給你選擇。 史丹佛是學季制,十月初開學。新生訓練時,終於見到了同學。我們那屆358名同學,立刻可以看出相同和不同點。相同點是積極熱情的個性。不管是哪個國家什麼背景,每個人都活潑、外向、喜歡社交、注重玩樂、笑聲比較亮、打嗝比較響,連吃起薯條來感覺都比較香。 十月的加州下午,一桶啤酒,教室外就像婚宴般嘈雜,大家才剛認識,已經像多年的老朋友。這種社交精神,是商業的本質,要做商人,就不能孤芳自賞。 同學的不同點在於背景。銀行和管理顧問當然佔大部分。但也有醫生、建築師、空軍工程師、紅十字會的義工。這些沒有商業經驗的,被叫做「詩人」。 企管教育的方法,是在課堂上分析案例。案例要分析地徹底,得同時有「商人」和「詩人」,以其獨特的工作經驗提出看法。 MBA選學生要強調多樣化,就是這個道理。企業想要成功,不也得是這樣? 新生訓練上,學校告訴我們:同學的成績,除了當事人外,不對外公佈。來學校徵才的公司拿不到同學的成績,同學也不可以告訴公司。 為什麼?這是要避免MBA最令人詬病的惡性競爭。MBA的侵略性本來就比常人高。在某些名校,同學為了打敗別人,甚至會把圖書館裏老師所指定的閱讀書籍藏起來或是破壞掉,讓別人都看不到。 史丹佛不要你這樣。它知道精英固然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但精英的誕生若要以犧牲別人為代價,那麼企業寧願把成功建築在庸才的團隊合作上。 史丹佛的學生當然不是庸才,但它為了要培養大家合作的精神,連成績都不公開。把這個心魔拿掉,也許這些從小到大習慣騎在別人頭上的人,可以開始學會尊重別人。 註冊後,我們拿到案例。每一門課的案例有十公分厚,這還不包括教科書。一門課一學季上20次,每次一個案例,老師開學前全給了你。經濟學老師在案例第一頁當頭棒喝:「好了,你們玩夠了,現在可以開始念書了!」 還沒開始念書,我已經學到很多。開始之後呢?那一間間馬蹄型的教室,將會怎樣改變我的人生?我是詩人,將要MBA課程中,尋找新的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