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最新管理学理论《系统管理工程学(SME)》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8-3 15: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系统管理工程学(1.0版)
——管理学从工业时代跨入信息时代的必然

若论坛模板造成不甚悦目,可直接访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0a2f00102xycz.html

摘要:管理学的发展,没有主线。原因之一,是完整的学科框架从未真正确立。这使得客观归纳性的理论研究端发展,与主观提炼性的实践指导端发展,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相互参照和彼此促进,明显阻碍了理论研究的进步。原因之二,是技术,尤其令多数交叉学科在如今取得加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尚未在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真正的桥梁。这也直接阻碍了实践从项目方式到工程方式的升级。从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框架,到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再到卡斯特的系统管理理论;从钱学森的“组织管理是系统工程”论断,到成思危的“管理科学是兴国之道”观点,再到汪应洛教授的“四个结合”,中外学者对于管理学主线的探索虽有中断但始终向前。站在先贤和前辈的肩膀上,又恰得信息时代的丰富给养,企业生命体原理、企业能力形成原理和系统管理工程学的提出,虽经难阻,却也水到渠成,原是一直有“道法自然”的哲学指引。
关键词:系统管理工程学;企业生命体原理;企业能力形成原理;企业能效模型;管理中控室
                                                                                       
0 引言
发展百余年的管理学,在科技和工商业明显加速发展的今天,没有跟上组织演变的节奏。理论侏儒化、技术缺席、实践单飞,这给企业界、管理学院、管理咨询业、管理软件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若以浮躁之风应对UVCA之变,只能更加难有建树。令人欣慰的是,管理学界已经开始正视这个问题,频繁发出对新理论突破的呼吁。萌芽于五年前的系统管理工程学理论,看来初成得正当其时。

1 管理学在学科分类中的准确位置和发展程度
1.1 管理学在学科分类中的准确位置
1.1.1 以MECE法则准确梳理学问的分类
在世界范围内,有关学问的分类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对流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等分类,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跨越,很难准确地将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逐一分门列入。这给各类学问的自身发展和复合应用,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笔者愿意做一次全新的尝试,我们运用麦肯锡顾问芭芭拉·明托提出的MECE法则,看能否达成逻辑自洽。首先将学问分为两个大类,向下分科之学即学科,向上不分科之学即哲学,它们的区别在于,哲学是“如何思考”之学,学科是“思考如何”之学。在学科大类中,具有明显客观归纳性的称为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此之列,通常能做到明确地分科而学;具有明显主观提炼性的称为主观学科,通常是学而分科,人文学科在此之列;同时具备客观归纳性和主观提炼性的,称为交叉学科,社会科学在此之列,在流行分类框架中很难准确定位的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亦在此之列。
其中,哲学是各类学科的引领之学,数学是自然科学以及交叉学科的奠基之学。按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先后顺序,以及彼此的依存关系,自然科学通常分为理论、技术、工程三个层次;交叉学科通常分为理论、工程两个层次,可借助技术。

1.1.2管理学是一门尚未完整确立的交叉学科
管理学属于交叉学科,但在仅仅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严谨的学科框架还未完全确立,内容丰富但层次关系不清。即便管理学本身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家仍在讨论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是理论还是实践。哈罗德·孔茨将管理学理论、观点、方法纷繁各异的情况,比喻为“管理学的丛林”,是很贴切的。
1.2 管理学的发展程度
1.2.1主观提炼性与客观归纳性的两极世界
没有欣赏的批评,和没有挑剔的赞美,都会因肤浅而显得苍白无力。在世界管理学发展史中,有三个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因对世界的贡献早已丰碑永立,所以笔者不想对他们再累泛泛的溢美之词,或新添显见的挑剔之语,而是从完整的管理学学科框架的视角,挖掘一下“尺长所短”和“寸短所长”,以期对后续的管理学进步有所帮助。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视管理为一门科学,以科学管理将所处时代的工厂效率提升到了令世人惊叹的程度,同时被批评为缺乏人文精神和全局视角。客观地讲,泰勒先生处在管理学萌芽的年代,研究视角和对于人的关注,面临荒野一般的环境局限,无可厚非。他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才是后世管理学进步永不衰竭的能量之源。
切斯特·巴纳德,他的组织理论被指“晦涩难懂”同时又至今“无人超越”。一方面他的理论框架具有管理学界稀缺的系统性(层次关系)、全面性(覆盖度)、本质性(物质、生物、个人、社会四级剖析);另一方面他的研究欲望又颇显贪婪,他试图以一己之力在所提出的组织理论框架内,填入尽可能多的内容(组织结构、角色、沟通、权力、决策、诱因、控制、管理过程……),而这些内容中任一部分的深入研究,都足以产生该领域的管理学大家。他的理论框架,对从事管理学研究的人员,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但客观归纳性不够,这某种程度上回应了他早年因没有科学学分而未获哈佛学位的事实。该框架实现了由表象入本质的“由简入繁”分解的前半段,且堪称完美,但没有完成“由繁入简”归纳的后半段,所以对于指导实际组织的管理者而言,不够简洁明了。瑕不掩瑜,巴纳德先生的全局性学术探索,对于管理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系统观,给予了永远的榜样力量和思路启示。
彼得·德鲁克,一位对世界范围的企业界和管理咨询界产生最为直接和深远影响的管理学大师,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他因为坚持认定“管理是一种实践”而无缘哈佛商学院,甚至长期被排除在美国主流管理学界之外。的确,一方面,以对企业乃至社会管理实践的主观提炼和预判来讲,德鲁克先生是独步业界的、充满人文情怀的管理实践指导宗师;而另一方面,对于从管理实践中探寻和归纳客观存在的规律,即科学理论角度,他几乎没有涉足。这就类似一个观察家,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一方面从全部的人体活动轨迹中提炼了最好的法则,另一方面却对人体经脉器官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理一无所知。他称“管理是组织机构的一种器官”,略懂管理的生物学家一定不会赞同。他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开篇说,“书中的所有内容都经过管理专业学员的测试,并被认为既具有深远意义又易于领会与把握”,这在学术方面是没有说服力的。可以说,德鲁克先生为管理学全面开启了实践指导之门,让追随者深切感到了脚踏实地,却一直忽略了科学理论之窗,而正是从那里,人们才可以把前方的道路看得更为深远、开阔。
有人把它当做完整的科学去研究而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有人把它视为全盘的实践去总结提炼而广受追捧,这是管理学的困境,也几乎是所有交叉学科的困境,尽管陷入的深度不同。如果客观归纳性与主观提炼性的发展长期失衡,彼此又不能深度融合,任何一门交叉学科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便不存在了。
所以,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严格秉持泰勒先生的科学精神,继承和完善巴纳德先生的理论探索,然后再从理论高度上去回应德鲁克先生的深入实践。
1.2.2实践指导的专业分割和工程空白
对于各类政府、企业、协会等组织的管理实践指导,管理学院和管理咨询公司是最主要的力量。在实际的管理咨询服务当中,一个最为普遍的现象是,在供给侧,咨询顾问们进行了专业分割,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财务、生产、营销等等,这因为术业有专攻无可厚非。可是在需求侧,组织的管理问题通常是跨专业、跨部门、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工程服务的方式本是契合的解决之道,而咨询顾问们出于成本、时间、关键目标的综合考虑,基本上提供的是专业上你来我往的项目式服务。大多数组织因为不具备自主工程集成能力,也只好接受了项目式服务。
这种实践指导上的工程空白,一方面会让服务效果差上一个完整的量级,另一方面会让管理理论研究在持续性和深入性方面大打折扣。整个管理学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为改善它而做出努力。
1.2.3理工力量的显著缺位
任何一门交叉学科,若想真正显著贡献于人类社会,就必须在理论方面形成严谨的学术框架和抽象高度,在实践方面形成工程级的应用体系,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尝试、观察、总结等看似有效,实则不能产生系统指导作用的研究动作当中。之所以管理学面临这样的窘境,管理学研究人群中理工力量的显著缺位,抑或是理工力量相对远离了管理实践,是非常值得警醒的原因。管理学的大未来,将取决于理工力量显著缺位的状况何时得以真正改善,取决于理工力量与人文力量何时能够实现交融。
因此,笔者呼吁更多具有良好理工学积淀、有志于管理学研究的人士,在对巴纳德先生的研究框架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起更具科学严谨性的管理学理论框架,一方面让分领域研究者尽可能实现逻辑和语言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性地梳理德鲁克等实践指导大师的成果,使管理学实现学术指导性和实践指引性的相得益彰。

2 信息时代的管理学研究和应用趋势分析
2.1技术,交叉学科弥合理论与实践间鸿沟的最大变量
在科学领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技术作为主要桥梁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直接并且显而易见,尤其在航天、航空、高铁等工程方面。而对于交叉学科,由于通常没有直属的技术,所以在理论与有效实践尤其是突破性实践之间,似乎隔着一道鸿沟。可喜的是,大多数技术往往是综合多门学科的理论而成,也可以为各门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所使用。比如由数学和物理学的多个分支,结合语言学所产生的计算机技术,就在深刻改造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间鸿沟的弥合,越来越多的综合技术,会是最大的助推力量,有时甚至是决定力量。比如信用治理和简政放权,这两个社会科学过去很难显著推动解决的、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治理难题,在获得了信息技术的联网记录能力之后,事后追责由几乎不可能变成了轻易之举,于是朝夕之间完成了跨时代的进步。
技术对于管理学的显著推动,不会令业界等得太久。
2.2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结合,是技术领域“生命的合体”
在两个半世纪的工业革命史中,人类先是用蒸汽动力、内燃动力、电力实现了体能的无限延伸,我们可以借汽车、火车、飞机实现长途旅行和重物运输;接着用电子通讯、传感、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感知力和操控力的充分延伸,我们可以坐在屏幕前感知和操控数万公里甚至数光年之外的精密仪器。如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人类脑力的复制和放大,信息革命也初步展示了它真正的风采。可以预见,在信息时代的时间轴进一步展开后,智力的延伸,将主宰感知力和操控力的延伸;智能化与自动化,就像人类的大脑和躯体一样,将实现技术领域“生命的合体”。
2.3视组织为生命体,或成为信息时代管理学发展的核心理念
当信息时代将极大丰富的信息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处理技术呈送给组织的管理者时,组织也就从工业时代初期人与人、人与物的静态组合体和随机交互体,全面转变成了人与人、人与物的即时联动组合。组织将可以像一个生命体一样,以前所未有的协调性来选择方向、设定目标、取舍价值、精准联动。
视组织为生命体,这很可能是信息时代管理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最大特征。这也意味着,成为新时代管理学家和优秀管理者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他必须具备对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

3 管理学、系统学、工程学的既有交互
3.1 一般系统论
3.1.1 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建了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是关于任意系统研究的通用理论,它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出发,研究系统整体与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从本质上揭示其结构、功能、行为和动态。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凭借1955年发表的论文《一般系统论》,成为该领域的开创者。一般系统论源于理论生物学中的生物机体论,这一发展脉络非常值得注意,它已经从源头上揭示了管理学的可能走向。在人类对所有自然体包括星系、其它天体、地球、生物体等的科学探索中,生物学是进展最为充分的领域,我们从一般生物体外在的全部形态和变化,到高级生命体的行为、情绪、心理,再到体内的基因、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通透的认知。所以生物学研究中的方法和结论,通过哲学上移加以提炼,便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核心内容。果不其然,贝塔朗菲在21岁时便获得了维也纳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并使之与科学产生了终其一生的交融。
3.1.2 发自奥地利的两条学术平行线
贝塔朗菲先生与德鲁克先生前后于1901年和1909年出生于奥地利,前者选取了科学作为学术路线,一生为归纳客观规律而付出;后者选取了实践观察和总结作为学术路线,一生为提炼组织运行法则和趋势而奉献。他们的学术探索道路组成了一对平行线,没有交集,彼此却早在出生地汇于一点。
另外一个有必要提及的事件,是在1972年6月贝塔朗菲先生去世前的两个月,管理软件业的翘楚SAP诞生于邻邦德国,而SAP的全英文名称写做“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时间将会证明,这是那对平行线走向交汇的开始。
3.2 系统管理理论
3.2.1 来自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成果
毫不意外,是来自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将二十世纪中期风靡学术界的一般系统论,引入到管理学的研究,创立了系统管理理论。1963年,华盛顿大学的弗莱蒙特·E·卡斯特,与理查德·约翰逊、詹姆斯·E·罗森茨维克共同完成的《系统理论与管理》一书,在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系统管理的观点,成为了系统管理理论的奠基之作。1970年,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又合作出版了《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由此建立了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此后,系统管理理论也曾一度风靡管理学界。
笔者的观点,如果说巴纳德先生的组织理论核心在于“组织与成员在行动一致性方面的研究”的话,系统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将其中大部分的成果梳理和阐明地更加“系统化”,而最大的突破,在于“技术分系统”和“投入-转换-产出模型”概念的提出。本质上,是在组织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组织能力包括人力和物力的研究。
另外,系统权变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将组织运营实践的具体性与管理理论的抽象性区分开来。而运营与管理的概念混淆,恰恰是众多管理者、甚至很多管理学学者的重大认知误区。
3.2.2陷入交叉学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交叉学科的实践困境出现了,组织管理理论越纵深,组织管理实践越无从循矩。风靡一时之后,系统管理理论很快离开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管理实践的舞台中心。
技术的缺位,导致管理者们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去完成实践,然后只好眼睁睁地任由该理论燃起的思想之火慢慢熄灭。不过人们忽略了,技术的火种当时已被点燃,管理软件业的双雄SAP和ORACLE,相继成立于1972年的德国和1977年的美国。
3.3 中国科学巨匠和知名学者的努力
3.3.1 钱学森,组织管理是系统工程
    几乎所有的顶级科学家,都会自然地登上哲学的“鹊桥”,然后在交叉学科甚至是主观学科领域,亦取得相当的成就或影响力。1978年,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自动化控制之父”钱学森院士,发表了文章《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明确给出了组织管理是系统工程的论断,并建议在大学设立专门培养组织管理人才的专业,即系统工程专业。文中,钱院士还特别强调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
3.3.2 成思危,管理科学是兴国之道
学者型的前国家领导人,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的成思危先生,2002年在接受《管理科学文摘》访谈时,响亮地提出了“管理科学是兴国之道”的观点。 成先生对于钱院士的很多管理学理念,给予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3.3.3 汪应洛,科学管理与工程实践结合,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结合
汪应洛教授是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开拓者,我国管理工程学科首批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他有著名的四个结合:“在战略思维下,始终坚持和追求四个方面的结合,即:世界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方法与我国国情的结合;科学管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工业工程的结合;管理创新应用研究与高层次、实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结合。”另外,汪教授最早提出从工程师中培养管理人才。

4 系统管理工程学(Systematic Management Engineering,SME)的哲学思想和理论部分
4.1“道法自然”是万学之宗
“道法自然”,是中国古圣先贤老子思想的源头。
笔者对“道法自然”的理解是,一方面,客观世界的运行有其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对万物中唯一被赋予超级灵性的人类而言,在极易为天生欲念所左右的主观思想和行为当中,最佳的为人处世之道,就是参照客观世界的规律。
“道法自然”,是大自然中的客观世界与其中灵性人类主观世界的唯一的、直接的连接指引。人类哲学中所谓的“唯物与唯心”、“理学与心学”等分支,都可以在这里结束对立和纷争,因有对方而归为整体。人类唯一的使命,就是做好大自然的园丁,凭借主观创造力,让包含自身在内的大自然更加和谐、精致。
管理的使命自然包含在其中。无论是个人的管理还是人群构成的组织的管理,自古以来,都是在努力平衡主观欲念这个原始动力与客观参照之间的关系,以期理性地、充分地释放于万物中独有的创造力,虽然道路曲折,但最终方向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更加和谐与精致。一个像天体运转般有规律作息的人,身体通常会非常健康。一个将欲念调理和控制得当的人,活的既不压抑也不放纵,容易修得平和的心性,说话做事就会客观公正。一个把产品或服务做到消费者“心向往之却无法唾手可得”的品牌,常常能像地月相伴一样稳固而长久。企业家精神之所以稀缺,是因为在一个企业里,能够像钟表一样精准拨动企业运转指针的人,通常只有企业家自己。
组织管理的核心命题,归根结底就是,组织成员集体的主观欲念和行为,如何尽可能地接近客观参照;而集体主观客观化的前提是,组织能否运行地像一个人。世界上最优秀的政党、企业、军队,都是把这两点做到了可能的极致。
管理学,或者说包括管理学在内的、所有客观归纳性和主观提炼性兼具的交叉学科,把“道法自然”这个万学之宗,满怀敬畏地确立为学科研究的引领哲学,是展开具体研究之前第一重要的事。比如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如果用“道法自然”的哲学评判,本质上是对人群欲念的完全放纵,一定不是很好的制度。但是在人们尚未发现明显更好的制度之前,它的确又有存在的合理理由,于是很多学者因为存在而发展理论去支持它,并奉为唯一正确,这就因果颠倒了。市场的调节,就像地球生态的运转一样,人类在对市场中人群间交互信息掌握得很少的时候,选择类似“大自然的惩罚”模式是有效的,但大自然的惩罚,从来不是如此高频率的。对此,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进步,相信最后的结论会准确回应“道法自然”的哲学指引。

对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学术审视,为了更好地取得共识,我们用了较多的解释和类比性文字,相信已足够。对于后面理论中的原理和方法论部分,如非必要,我们将采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直接表达。

4.2 SME第一原理:企业生命体原理
4.2.1 企业生命体原理
企业作为具有明确目的性和紧密合作性的组织,由自然界唯一被赋予超级灵性的人组成和运行,其运行结果和效率,与其成员作为生命个体一样,取决于意志管理、心灵管理、身体管理三个方面所能达到的程度。企业应该被视为一个生命体来管理,而达成预期管理成效的前提,是企业有多大程度上像一个人。
4.2.2企业管理结构论

企业生命体的管理,总体分为三部分,即意志部分、心灵部分和身体部分。
企业的意志管理,对应着战略和领导力管理,决定了企业选择方向的正确性、确定目标的准确性、达成目标的坚决性。
企业的心灵管理,对应着企业文化管理,包括价值观和行为风格管理,决定了企业如何认识自己和社会环境,并做出行为取舍。
企业的身体管理,对应着企业自投入到产出的一整套价值转换系统的管理,对应着管理学已有的多个专业细分领域,包括组织管控、人力资源、财务、生产、营销等等,该系统运行的联动性、精准度、力量值,决定了企业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并最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寿命。自然生命体尤其是人体,是结构无限合理、器官精密配置、系统无差错联动的“有机机器”,是主观打造和优化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最佳客观参照。
企业经营是企业管理在具体环境中的体现,是将企业管理融合了国家、民族、产业、技术、产品、客户交互模式等因素之后的产物,企业管理的本身与这些因素无关。所以,一方面,企业管理若不能与经营分开研究,就没有机会得到实质性提升和规模性复用;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若不能与经营结合应用,就得不到理论有效性的实践检验,修正和改进便无从谈起。
以上划分,因其严格符合MECE原则,或许可以成为管理学的一级专业分类标准。这将有助于结束管理学界持续多年的概念混淆,其中最主要的三对是管理与领导的混淆、管理与经营的混淆、管理与战略的混淆。这些概念的混淆,给整个管理学学术界、管理咨询业、管理软件业,尤其是企业界,带来了极大的智力和经济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提升的有效性。
4.2.3企业价值转换系统数字化重构的时代条件与必然
数学是所有交叉学科的奠基之学,是学术研究不断迈向新高度的理想阶梯。
数字化信息技术中的01代码,与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关系,相当于细胞与人体系统的关系。在这个“企业细胞”没有被发现和充分利用以前,企业价值转换系统没有进行体系化重构的条件。
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纵深发展,企业管理领域将迎来质的跃变,而跃变的核心在于整个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数字化重构。不能有效驾驭信息技术的管理学,注定无法伴着人类社会真正走向未来。
4.3 SME第二原理:企业能力形成原理
4.3.1 企业管理层次论
管理学的研究,面向行为先于面向能力,面向能力重于面向行为。
管理学的绝大部分研究和实践,长期保持在行为及活动管理层面,且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积累。于能力层面,鲜有展开,仅在领导力方面有所建树。面对UVCA特征的时代环境,管理学是时候将关注重点移向能力研究了,这就像一个人面对完全陌生多变的环境时,仅仅在动作层面的指导给不了多大的帮助,而长期动作和行为训练后形成的习惯性能力,才是有效应对的关键。
4.3.2 企业能力形成原理
企业活动的不断优化和反复强化,形成企业行为;企业行为的长期优化和习惯性强化,形成企业能力。企业能力的形成前提是,企业意志管理、企业心灵管理、企业身体管理,都能各自形成一体化系统。
战略行为不等于战略能力;领导行为不等于领导力;企业文化行为也不等同于企业灵性。
对于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管理而言,管理学目前积累的分专业和领域研究成果,比如组织管控、人力资源、财务、营销、生产等等,相当于对企业生命体中各种器官和子系统的认知。至于这些器官和子系统的一体化组合,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以前,只能采取不紧密的、构件非标的、频繁调整的“装配式”。这是造成面向能力的管理学研究迟迟不能启动的直接原因,我们无法期望一组有机器官和子系统,按照非生命体的方式加以组合,然后还能系统性地增长能力。
现在,细胞级的器官和子系统标准化重构、系统性精密组合的革命性机会,因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01代码技术扑面而来。信息技术的深入、系统运用,将彻底结束所有的“无机装配式”企业管理,而代之以“有机系统生成”的方式。那些不能驾驭数字信息技术的企业,无论过去有多优秀,都将被这场革命所埋葬,无一例外。
当企业真正成为一体化联动的生命体的时候,其能力就有机会像一个人一样,被测定和强化了。于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万小时定律”,对于企业能力形成,便具有了同样的指导意义,长期的行为优化和习惯性强化,将带来企业能力的脱颖而出。
4.3.3 企业能力的分类
企业能力分为意志系统的战略能力和领导力、心灵系统的企业文化力,以及身体系统的价值转换能力三大类。其中的企业价值转换能力,又分为财力、人力和物力三类。

财力即资金配置和发展能力,包括筹措资金的能力、经营产生资金的能力和投资产生资金的能力。
人力即人员配置和发展能力,包括选、用、育、汰企业成员的能力。
物力即物质配置和发展能力,包括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利用能力、材料与产品物流能力、设施服务能力。
企业价值转换能力,其财力部分不等于企业中静态的资金总量,其人力部分不等于企业中静态的人员能力总和,其物力部分不等于企业中静态的物质能力累加,它是在企业生命体视角的、有关配置和发展的、动态的能力。
4.4 SME第三原理:系统管理工程原理
面向企业价值转换能力的管理建设和提升,无法通过传统分专业、分领域、分项目的方式完成,无法通过管理优化与信息技术承载分离的方式完成,必须采取系统、长期、前后逻辑呼应、管理理论与数字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工程模式来完成。

5 系统管理工程学(SME)方法论
5.1概念定义
5.1.1 企业价值转换过程
企业价值转换,是一个不断将财力,转化为人力和物力,然后“财尽其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创造客户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既持续又循环的过程。
5.1.2 企业能效
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能力和效率,采用绝对值和比值两种数字化方式呈现。
5.1.3 企业能效指标和参数(CHM & TIG)
企业能效指标分为财力(Capital)、人力(Human)、物力(Material)三类。
各类具体指标,均由企业自主定义其含义和可能对应的公式,部分可参照公认的通用定义。
企业能效参数分为阈值(Threshold)、目标(Target)、表现(Indicator)、差距(Gap)四项。
阈值,指每个企业对于能效值的偏好性设定范围,当能效值偏出该阈值范围时,企业将启动坚决的管理干预,使之回归偏好阈值范围内。阈值代表着一家企业独有的投入产出偏好,是对风险边界和价值转换成效比的刚性约束。
目标,指企业在未来某一时点的能效目标设定值,用于指导相应的能效改善。
表现,指企业现在的能效值,用于衡量相应能效的当前水平。
差距,指企业能效表现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用于分析相应能效不达目标的程度和原因。
5.1.4 企业家
对企业整体的方向选择和目标达成、价值观形成和守护、能效配置和发展,毫无争议地承担着第一责任的股东代表或管理层成员。
5.1.5 企业管理架构师
能够凭借一定的哲学素养,以及对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工程实践的丰富认知储备,长期协助企业家,为企业生命体中价值转化系统的管理工程建设,提供针对性指导和建议的管理学从业人员。
5.1.6管理中控室
企业在管理领域的中央控制室,是企业家根据最适合本企业的、独一无二的一套企业能效参数组合,来持续展开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管理工程建设,以期保持良好企业能效的数字化管理中心。
5.2应用范畴界定
系统管理工程学的应用范畴,界定在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管理领域;其成果,对于企业生命体管理的另外两个领域,即企业战略和领导力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具有长期的涵养和指引作用,亦受到它们的影响。
5.3 系统管理工程学方法论——“一表模型,双线共建,主副联轴,迭代传承”
5.3.1 一表模型——承载企业生命体的基因
SME企业能效模型,是用于全面评估和指导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管理建设、可系统化利用多专业领域管理理论、可一体化集成多方管理咨询方法论和管理软件工具集的系统管理工程学应用模型。准确应用和持续优化的SME企业能效模型,是一家企业提升战略选择自由度和高效达成目标,同时严格秉持核心价值观和运行风范的根基。

企业能效模型中三类具体指标的定义和选取原则,首先要遵从企业家对于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底层逻辑,代表每个企业在财力、人力、物力配置和发展方面的独特偏好和追求,具有长期的继承性;其次要立足企业家位置和所辖企业全局视角,不选用具体的经营指标,不选用下级单元的能效指标,但须明确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其三要做到少而精和重要优先;其四要长期借助具备企业家视角的、各领域一流管理专家的建议。
企业能效模型各项指标参数的设定中,阈值必须遵从企业家对于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底层逻辑,具有不可逾矩的继承性;目标则在阈值范围内,充分考虑企业运行的长期连续性。
一张经过反复斟酌、调整和长期沉淀的企业能效模型表格,最大程度承载了企业生命体的基因,是企业不断成长,同时避免受迫性变异的基础。外在而言,它是卓越企业打造一流管理中控室的结构底图,是企业长期利用管理咨询业和管理软件业外部资源的“逻辑树根”。
5.3.2双线共建——双线吸纳管理咨询业的智慧和管理软件业的技术
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管理建设和提升,内部驱动力凝结于准确设定的企业能效模型当中,外部驱动力来自于管理咨询业的智慧和管理软件业的技术。
只有以企业能效模型的全面数据准确获取为基础,以企业能效模型的差距分析结果为导向,而不是以经营或管理问题为动因,去双线发起管理咨询项目和管理软件项目,才能够真正将之有效关联到一起;既做到每条线前后逻辑呼应,又能双线联行,令成体系的管理优化与成系统的信息技术承载,产生双螺旋式推进效应,划时代性地提升企业管理建设的投入产出水平。
5.3.3主副联轴——企业家和管理架构师的双轴领导机制
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管理建设和提升,其长期成功和高效在领导机制上的首要保障,是设有明确的轴心单元,来持续保持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的合体。这个轴心单元的第一责任人,通常也是绝大部分责任的承担者,是企业家自己,无法授权他人担当。但是,只有极其少数的企业家,能够既围绕企业能效模型的设定,将管理提升的内部认知和动力推动到位,又可以准确且章法得当地,认知和组织吸纳外部管理咨询业和管理软件业的能量。因此,就像机械动力装置中的联轴器一样,以企业家为主轴,以企业管理架构师为副轴,通过双轴联动,来实现这样的内外驱动力同步,是企业系统管理工程的常用领导机制。
5.3.4 迭代传承——企业代际传承和优化的核心
企业生命体的三个部分中,战略和领导力的部分,为时代变迁和企业家个人特质深深左右,最难传承,或者说选择胜于传承;企业文化部分,尤其是核心价值观,通常在整体继承中缓慢进化,相对容易把握;而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延续,则注定是一代又一代企业家的、挑战智慧和耐力极限的、漫长的接力赛,需要在不断迭代优化中实现长久的传承,它最关乎企业能否实现基业长青,是企业代际传承和优化的核心。因此,接班计划远远不是接班人计划,企业价值转换系统的一脉传承,居于核心位置。
5.4适用对象说明
5.4.1 顶级企业家奠定大型企业基业长青的法宝
系统管理工程学,仅适用于公司制企业,尤其是不再将生存和盈利作为全部目标,而是将自己视为人类社会重要一员,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大型企业。其系统管理工程建设的开始时点,是企业家完成了从具体经营中充分抽身,并已基本建立了系统管理工程的思维之后。系统管理工程学的深入运用,将帮助顶级企业家建造企业通向长远成功的阶梯,为继任者奠基稳固的起步平台。
5.4.2 普通大型企业整体优化管理的有效参照
对于多数普普通通的大型企业而言,虽然无法严格地按照系统管理工程学所提出的理论和应用方法,来系统性、长期性地建设和提升管理,仍然不妨将之作为很好的参照,尤其是“道法自然”的哲学指引,以及三个原理的运用。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5: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4张图表显示不出来,可访问网址链接获取,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