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飞鸿谈管理:询价阶段不能透露公司的名字

[复制链接] 0
回复
95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9-18 11:5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上上班的路上,飞鸿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做影视编辑业务的朋友打来的。说公司有人与他们联系,想做宣传片。为此,想要见面谈谈。
        这件事才开始启动,脚本还在评审阶段。此前飞鸿安排新员工小郑找几家公司询价。他的消息这么灵通,怎么就知道了呢?
        飞鸿到公司后便向小郑了解情况。原来她在询价时给每家公司都自报家门,不仅说了公司的名字,还介绍了公司的业务及宣传片的需求。飞鸿有些哭笑不得,就此与她进行了沟通。
        一是到什么阶段才能说什么话。营销上有一个模型,就是推销产品时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销售策略。当客户处于海选阶段时,就要不断地宣传产品的优势和价值,以良好贴心的服务态度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促使其下决心购买并能够使自己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备选名单中;当客户处于比较询价阶段时,就要不断地宣传产品的独特性,甚至可以邀请其来体验,同时报价要合理,要让对方知道如果一旦选择的话,还可以有降价的空间,以此来拉住客户;当客户处于讨价还价阶段时,就说明他已经有意向购买自己的产品了,此时能优惠的可以优惠,甚至为了促使其购买,还可以给予一定的预期,比如在指定日期之前购买的,可以让利多少等等。反过来也是一样,即作为一个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询价阶段时,要多听对方怎么说,多了解对方,看其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能在此阶段就急着表明自己的需求,透露自己的底。因为到底选择谁,此时还没有最终确定。
        二是过早暴露自己身份会带来不良后果。中国虽然已经进入了市场化阶段,但在许多方面还不能一下就摆脱此前长期存在的人情化环境。许多公司在做业务时,还是遵循“人情至上、关系为主”的原则。不少公司的成立,就是因为有熟人或朋友掌握着某方面的资源,可以利用。而做了业务后,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就会不断地寻找生意。只要知道自己的业务朋友有需求,就会想办法找上门来。而中国人又往往会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只得照顾他的生意。如果业务对方做得好则罢,做不好的话会让人为难,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甚至弄到最后连朋友也做不成。这方面的教训和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三是西化的公司遵循市场规律。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提出要遵循西化的经营方式并一直坚持至今。不仅是在公司管理,在合作对象的选择方面也会是市场化选择,反对路径依赖。如同现在政府在大宗采购方面要走招标与公示一样。市场化选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避免人情合作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可以通过市场化选择更好的合作伙伴,得到更好的结果,价格方面也会比较公平。而提早暴露公司的名字,有时会破坏公司的做事原则。现在客户直接找到飞鸿,还可以抵挡一下。如果象以前出现过的那样通过关系找到总经理,总经理又无法拒绝时,后果会更严重。
        通过与小郑的沟通,她明白了类似的事情该如何做。清楚了问题所在,知道了后果的严重性。也通过此,了解了公司的做事方式和原则。相信她能引以为戒,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