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中华古建筑

[复制链接] 15
回复
123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12-5 12:5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概述

古建技艺

原始建筑

先秦建筑

秦汉建筑

魏晋南北朝建筑

隋唐五代建筑

宋辽金建筑

元代建筑

明清建筑

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国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式建筑为主,传播至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泛东亚建筑风格”,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本网站站长虽才疏学浅,但鄙人希望把这个小小的网站办成一个宣传中国古建筑知识的阵地,力求以辨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将中国历代古建筑的风采呈现在您的眼前。 朋友,如果你对我国的古建筑还了解不多,那么相信你在看过这个网站以后,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同时希望您能留下宝贵的意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2:59:26 | 只看该作者

先秦建筑

 

公元前21世纪开始,禹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的禅让惯例,自袭王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设军队,制刑法,修监狱,筑城墙,建立了国家机器。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奴隶们不断反抗他的统治。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率领下乘机起兵攻夏,灭亡了夏朝。 朝最早的国都在亳(亳音伯,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中共迁都五次。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二十位国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安阳小屯),直至商朝灭亡。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此地也称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商朝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暴君,他穷奢极欲,创制“炮烙”之刑,严酷镇压人民,商朝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起来。 时渭水流域的周族迅速发展。 周族的首领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有才能的姜尚等人,势力逐步强大。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文王死后,儿子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灭亡了商朝。周武王都城镐京,史称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起众多的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天子。通过分封诸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西周还建立了宗法制度,规定天子、诸侯等的职位,只有嫡长子有资格继承,其他各子都要被封为诸侯或卿大夫、士。这样宗法制和分封等级制紧密结合,统治得以巩固。 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到东边的洛邑,称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周天子名义上是各国共同的君主,实际上地位只相当一个中等国的诸侯。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家用武力兼并小国,大国之间也互相争夺土地,经常打仗。战胜的大国诸侯,可以号令其他诸侯。这种人称做霸主。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中国进入战国时代。 据载,夏人以木器翻土,以石刀、蚌镰收割,因当时铜很珍贵,还未用于农业生产。那时人们已不再消极适应自然,积极的开河道,防洪水,有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且有规则的使用土地,人们的天文历法知识也逐渐积累起来,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就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更加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月,称为“殷历”。商人开始使用甲骨文,手工业已很发达,青铜冶铸、制陶和玉石雕刻业都有很大发展,已有各种行业的作坊。西周时期,农业进一步发展。粮食和其他作物的品种增多了,主要粮食有黍、麦、稻等。桑麻的种植很普遍,麻布和丝绸是当时的衣料来源。那时已有人工灌溉,开始使用绿肥,还知道灭杀害虫,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周代手工业种类多,分工细,包括青铜制造、制陶、纺织业等,号称“百工”。商周的青铜器造型美观,生动逼真,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春秋以后,铁制工具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土地渐转到私人手中、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得到发展。 代是我国文化勃兴的时代。周公旦为西周置礼备乐,辅佐周成王和周康王,使周朝出现了最太平、最富裕的时期,史称“成康之治”;西周末年,奴隶制开始瓦解,这种社会的变革使文化的空前繁荣,出现了老子,孔子的等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周公 老子 孔子 孟子

 

商建筑

传说中的夏代的建筑遗址尚在探索中。已发现的此期最早建筑是位于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对它的文化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文化,另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早期属夏文化,晚期属早商文化。(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为夏代末年。据载,夏末桀居斟寻,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夏桀的都邑斟寻)已发掘出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一般居住址、陶窑和墓葬等,并出土了大批遗物。

二里头宫殿建筑遗址已发掘两座。一号宫殿庭院呈缺角横长方形,东西108米、南北100米,东北部折进一角。在整个庭院范围用夯土筑成高出于原地表0.4~0.8米的平整台面,可见为在湿陷性黄土地上建大屋而不致沉陷,此时建筑上已大量应用夯土技术。庭院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殿堂建筑。殿顶应是最为尊贵的重檐庑殿顶。《考工记》和《韩非子》都记载先商宫殿是"茅茨土阶",遗址也未发现瓦件,故殿顶应覆以茅草。 前是平坦的庭院,院南沿正中有面阔七间的大门一座,在东北部折进的东廊中间又有门址一处,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

一号遗址复原图

在一号遗址东北为2号宫殿基址,殿堂同样建在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只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种由殿堂、庭院、廊庑和大门组成的宫殿建筑格局,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后世很有影响。又根据殿内发现若干埋有人骨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

位于湖北黄陂盘龙湖畔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前期城市遗址。它面积约1.1平方公里,建于公元前15世纪前后。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约290米,东西约260米。城垣四面中部各有一缺口,可能是城门。城墙基宽21米,现今南、西垣及北垣西端尚存有高出地面约1~3米的夯土残垣。城垣的夯筑是以每层厚8~10厘米左右的夯土筑出主体,内侧又有斜行夯土用来支撑夯筑城垣主体时使用的模型板。推测城垣原为中间高耸而内侧有斜坡以便登临,外侧较陡以御敌。城垣外有宽约14米、深约4米的城壕,壕内侧往往高出外侧1米以上。在城南壕沟底部曾发现桥桩的柱穴,可知当时是架桥通过的。

盘龙城宫殿复原图

下层宫殿建在生土上,上层宫殿群的营建是先筑成高大的夯土台基,再在上面修筑宫殿。已发现3座坐北朝南、前后平行排列的大型宫殿基址,其中的1号、2号基址已经发掘。1号基址长39.8米,宽12.3米,有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的夯土台基,台基上部已遭破坏,但建筑物的柱穴与墙基仍基本保存。台基四周的外沿各有一排大檐柱穴,东、西两侧各5个,南边20个,北边17个,前后并不对称,推测当时可能在柱头架檐檩,再在其上架设大叉手以承托脊檩和房顶。房顶苫茅草。檐柱径达半米左右,埋在深约70厘米的地下,底有大石块柱础。檐柱前部两侧有直径较小、埋得较浅的挑檐柱穴,可知房顶是出檐的。整个建筑面宽38.2米,进深11米。中心为四间横列的居室,四壁都是木骨泥墙。中间二室面宽略大,各室南面各有一正门,中间二室北壁又有后门。在四室与檐柱之间,形成一周宽敞的外廊,可复原为重檐庑殿顶建筑,屋顶覆以茅草。2号基址南距1号基址13米,建筑技法相同,但檐柱前后左右对称,估计顶上的梁架结构当比1号基址整齐。从周代以后的“前朝后寝”的宫廷建筑制度考虑,2号基址可能是只有一个大厅的“前朝”部分,其北面的1号基址则是“后寝”部分,在基址还发现有陶管相接的排水设施。

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它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东西六公里,南北四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之宏伟,出土文物质量之精,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处繁华的大都市。“宫殿区”发现有54座王宫建筑基址,是殷都城内经过多次修建的一项宏伟工程。宫殿的建筑物都建在厚厚的夯土台阶上的,由夯土墙、木质梁柱、门户廊檐,草秸屋顶等部分构成。解放后建立的就建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苑内建有仿殷大殿,大殿夯土台阶,重檐草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古朴凝重。

殷墟博物苑

殷墟博物苑内复原的妇好墓享堂

墓葬

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墓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盘龙城遗址发掘的大贵族墓有精致的雕花木椁,椁内有棺。有殉人或殉狗,随葬品有鼎、鬲、爵等青铜礼器,钺、戈、矛、刀等青铜武器和戈、笄等玉器和大量陶器。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3:01:12 | 只看该作者

西周建筑

城市建设

西周洛邑王城位于今河南洛阳,遗址已荡然无存,只能依《考工记》及其他文献大致推测。《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宫殿位于王城中央最重要的位置,将太庙和社稷挟于左右,说明西周时君权已凌驾于族权、神权之上,中国宫殿的总体格局已大体初定。

《三礼图》中描绘的王城规划

宫殿

已发掘周代建筑基址有山西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二处。 在山西岐山与扶风两县之间的周原是周朝的发祥地和早期都城遗址。周人自古迁至周原,此处一直是早周都邑。武王灭商后,将周原分封给周、召二公作采邑。在贺家村北,包括董家、凤雏村、朱家在内有一座周城遗址,云塘村亦有四方周城一座。 凤雏建筑基址有2组:甲组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469平方米,是一座高台建筑。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布置了广场、照壁、门道及其左右的塾、前院、向南敞开的堂、南北向的中廊和分为数间的室(又称寝)。中廊左右各有一个小院,室的左右各设后门。三列房屋的东、西各有南北的分间厢房,其南端突出塾外,在堂的前后,东西厢和室的向内一面有只廊可以走通,整体平面呈日字形。此处建筑的墙用黄土夯筑而成,一般厚0.58~0.75米。墙表与屋内地面均抹有以细砂、白灰、黄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墙皮厚0.1厘米,表面坚硬,光滑平整。从基址上的堆积物推测,屋顶结构可能是采用立柱和横梁组成的框架,在横梁上承檩列椽,然后覆盖以芦苇把,再抹上几层草秸泥,厚7~8厘米,形成屋面,屋脊及天沟用瓦覆盖。此外这组建筑还附有设排水设施。乙组基址位于甲组西侧,坐北朝南,墙内发现有柱础石,建造结构与甲组宫殿相同。 岐山宫殿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已有相当成熟的布局水平。堂是构图主体,最大,进深达6米,堂前院落也最大,其他房屋进深一般只达到它的一半或稍多,院落也小,室内和院落一般都有合宜的平面关系和比例。室内外空间通过只廊作为过渡联系起来。各空间和体量有较成熟的大小、虚实、开敞与封闭及方位的对比关系。这种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式,规整对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具有统率全局的作用,使全体具有明显的有机整体性,体现一种庄重严谨的性格。院落又给人以安定平和的感受;这种把不大的木结构建筑单体组合成大小不同的群体的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群体构图方式,得到长久的继承。

岐山宫殿甲组遗址复原图

轴侧剖图

召陈建筑基址已发掘出15座,布局不按中轴对称,总体规划不甚严谨。其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是3号、5号和8号。3号基址也是一座夯土高台建筑,台基高出当时地面0.7米左右,东西长22米,南北宽14米。东西有7排柱础,南北纵列5~6个柱础。2号房基的东边和南边保存有用小河卵石铺成的散水,宽0.6米。遗址出土大量的瓦,种类分为板瓦、筒瓦和瓦当3种。板瓦和筒瓦又分为大、中、小三型。板瓦的正面饰细绳纹,筒瓦的正面饰三角纹和回纹。有些板瓦和筒瓦正面和背面带有固定位置的瓦钉或瓦环1~2个。瓦当均呈半圆形,分素面和花纹两种,花纹一般为菊花纹和回纹。

召陈遗址平面图

召陈遗址F5复原图

召陈遗址F5复原平面图

对这两处建筑基址的年代和性质在认识上还不完全一致。一种意见认为它应始建于周初,毁于犬戎战火,是周人的宗庙或宫殿建筑。另一种意见认为都属于西周中晚期,很可能是当时贵族的住宅。

 

、战国建筑

春秋时,各国兴建了大量城市和宫室。宫室都属台榭式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藉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形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以满足统治者的侈欲和防卫要求。此后的战国时出现了更多的城邑、宫室。战国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二城,大城又称郭,是居民区,其内为封闭的闾里和集中的市;小城是宫城,建有大量的台榭。此时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盖,晚期开始出现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

河北燕下都出土的陶排水管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

战国建筑可以河北平山中山王陵为代表。它虽是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但从墓中出土的一方金银错《兆域图》铜版,即此陵的陵园规划图,仍可知它原来的规划意图。中山王陵有封土,同时在封土上又有享堂。据《兆域图》和遗址,复原其当初形制是外绕两圈横长方形墙垣,内为横长方形封土台,台的南部中央稍有凸出,台东西长达310余米,高约5米;台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分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中间三座即王和二位王后的享堂平面各为52×52(米);左右二座夫人享堂稍小,为41×41(米),位置也稍后退。五座享堂都是三层夯土台心的高台建筑,最中一座下面又多一层高1米多的台基,体制最崇,从地面算起,总高可有20米以上。封土后侧有四座小院。整组建筑规模宏伟,均齐对称,以中轴线上最高的王堂为构图中心,后堂及夫人堂依次降低,使得中心突出,主次更加分明。中国建筑的群体组合多采院落式的内向布局,但也有外向性格较强者,中山王陵虽有围墙,但墙内的高台建筑耸出于上,四向凌空,外向性格就很显著。封土台提高了整群建筑的高度,使得从很远就能看到,很适合旷野的环境,有很强的纪念性格,是一件优秀的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中山王陵复原鸟瞰图

中山王陵享堂复原图

值得一提的是,墓中出土的《兆域图》是已知我国最早的一幅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工程图(距今2300年,世界上最早的正投影图是埃及金字塔的平面图,距今5000年)。图上所标方位与现代地图相反,为上南下北,图上文字均用战国时期的文字“金文”书写,图上所有线条符号及文字注记均按对称关系配置,布局严谨;图中的尺寸采用“尺”和“步”两种单位表示,比例尺约为1比500。此图不仅表明当时的制图水平,还告诉人们当时的建筑是先绘制出平面才施工的。

出土的《兆域图》(金银错铜板)

经整理的《兆域图》

 

先秦筑技艺

商周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徵,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屋顶在立面占的比重很大。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割据,各国文化不同,建筑风格也不统一。大体可归为以齐、晋为主的中原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秦统一全国后建筑风格才趋于统一。 商代较大的建筑主体用木骨泥墙为承重墙,四周或前后檐另在夯土基中栽植檐柱,建一圈只廊或前后檐廊。并且商代已出现了夯土城墙,城市布局已初具雏型。在商代后期遗址的较小的建筑中,还出现了坯砌的承重山墙。西周都城中的宫殿情况不明,但周原遗址说明当时是以檩架为主梁架。建筑台基以草泥制土坯砌筑,西周中期已出现了面积达280平方米,最大面阔5.6米,全部瓦屋顶的大型木框架房屋,夯土墙只起保持稳定和围护作用;湖北春发掘出的周代遗址则明确地说明干阑结构已普遍应用。至此,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木构架,采取封闭式有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这两个主要特点已初步形成(但直到隋以前仍有大量建筑是夯土承重墙的土木混合结构)。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木结构成为主要结构形式,高台建筑发展,战国时期留下许多城市遗址,反映了当时城市建设的发达。许多城内留下了巨大的夯土台,证实了文献中“高台榭,美宫室”的记载。足见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时代 建筑也未曾落后。现存一些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保存着线刻的建筑形象,是现知最古老的建筑立面图(也许是断面图),有踏步或坡道、屋顶、柱、梁,根据细部仍可断定是纵架。

战国漆器上的建筑形象

西周青铜兽足方鬲上的门

中山王墓铜案的斗拱

西周青铜兽足方鬲上表现出了当时建筑的局部形象如栌头、门、勾阑;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一件铜案、 四角铸出精确优美的斗拱形象。由此可知当时建筑己使用斗和拱。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开始是屋顶局部用瓦,后来便全覆以瓦。砖和彩画出现,关于彩画最早的记载是《论语·公冶长》中“山节藻棁”一语,意为如山形之斗(画有山形图案?),饰以海藻形花纹的短柱,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柱子表面已绘有花纹。

东周半圆瓦当 战国半圆瓦当

春秋鹿纹瓦当 东周瓦钉 瓦钉用法

在挖掘这一时期的建筑遗址时,常常出土一些铜建筑构件。这就是所谓的“釭”,或称“金釭”(釭音杠)。在周代,榫桙技术还不成熟,在木结构的结点上须加釭进行加固,或用其连接木构件。这些釭上通常有精美的纹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后来木结构技术有了进步,釭不再是必须物,但作为一种装饰物它却保留了下来,并发展为一种装饰性的釭。因为在当时还在使用夯土承重墙,可以推测,在用于拉固夯土墙的木制“壁带”曾上大量使用过这种装饰性的釭。

转角釭 釭的原始意义——连接,加固木构件

装饰性釭的用法 可能装釭的位置(室内)

此时期建筑出现等级别制,设立了掌管土地,负责土地测量、道路工程,掌管土木建筑的官员“司空”,伟大孔子的在鲁国为官时就当过“司空”。

孔子着官服像

战国大木床

我国古人席地而坐,有类于现代现代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 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到战国时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匠。由于冶金、炼铁技术的改进,木材加工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等。其中木制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比较低。在河南信阳出土的彩绘大床,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床形实物。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3:03:16 | 只看该作者

秦汉建筑

“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过孤家?高高在上,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如画。登高踏步,指天笑骂,秦是始,人在此,夺了万世潇洒!”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在历史上虽然为时很短,但对后世却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今日西方人还称中国为China,即Sina(秦)。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除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其版图基本沿用至今;它建立的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也基本上为后世历代王朝所继承;奠定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在社会方面秦朝设郡县,车同轨,书同文,废井田,辟驰道,统一度量衡;在经济方面秦朝重农抑商,土地买卖合法化,盐铁由政府控制。但秦始皇的统治却是历史上少见的残暴, 因秦朝此很快在人民的怨恨声中被推翻,成为短命王朝。

秦代宫殿建筑

秦始皇的好大喜功在建筑上表现得十分显著。秦都咸阳,是现知始建于战国的最大城市。它北依毕塬,南临渭水,咸阳宫东西横贯全城,连成一片,居高临下,气势雄伟。解放后在接近宫殿区中心部位发掘出了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一号宫殿"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高出地面约6米,它利用土塬为基加高夯筑成台,形成二元式的阙形宫殿建筑。它台顶建楼两层,其下各层建围廊和敞厅,使全台外观如同三层,非常壮观。上层正中为主体建筑,周围及下层分别为卧室、过厅、浴室等。下层有回廊,廊下以砖漫地,檐下有卵石散水。室内墙壁皆绘壁画,壁画内容有人物、动物、车马、植物、建筑、神怪和各种边饰。色彩有黑、赫、大红、朱红、石青、石绿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咸阳宫翼阙为核心而扩大,还仿建六国宫殿,“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咸阳宫"一号宫殿"复原图

点击此处查看"一号宫殿"立面图

穷奢极欲的秦始皇,对如此规模的宫室还不满足。在他即位的第35年,某一日“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于是就要再造一个宫殿。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说:“阿房”。“阿房”并非实际地名,意思是“近旁”、“旁边”。听了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阿房宫。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规模如此巨大的阿房宫,直到秦始皇死时都未建好,由秦二世继续营建。然而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周秦数世纪来之物资工艺之精华,乃遇最大之灾害”,更严重的是,项羽的一把火,非但把一个精美绝伦的阿房宫烧了个精光,也给后世留下了每当易朝之际故意破坏前代宫室的恶习。

仿秦宫殿

仿秦城门

现存的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市三桥镇南一带,面积约8平方公里。遗址内已发现阿房宫前殿、“上天台”、北阙门等夯土台或基址19处。其中前殿遗址的夯土台东西长1320米,南北宽420米,高7-9米,台上发现石础,陶水管道,并散布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可谓中国古代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美伦美焕的阿房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后人只能在《史记》和《阿房宫赋》时去冥想了。好在近年来陕西省旅游部门复原了阿房宫的部分建筑,重建了阿房宫前殿、兰池宫、长廊、卧桥、磙石门、上天台等建筑。尽管这些建筑的形制也许复原得并不是很准确,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对秦代建筑有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

仿秦台

秦代陵墓

秦始皇为了安排身后的归宿,还大肆修筑陵墓。他为自己精心策划的坟墓──骊山陵,自他13岁即位起便开始修筑,被征召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70多万人,陵墓主要材料都运自四川、湖北等地,但直到公元前210年他病死时尚未修完,由秦二世又接着修了两年才勉强竣工,前后历时39年。始皇陵在临潼县东5公里,背靠骊山,脚蹬渭河,左有戏水,右有灞河,南产美玉,北出黄金,真乃风水宝地,寄予着秦始皇让子孙万代永享福寿的心愿。陵园呈东西走向,面积近8平方公里,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围墙大门朝东。墓冢位于内城南半部,呈覆斗形,现高76米,底基为方形。据推测,秦始皇的“陵寝”应在陵墓的后面,即西侧。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墓室一直挖到很深的泉水以后,然后用铜烧铸加固,放上棺椁。墓内修建有宫殿楼阁,里面放满了珍奇异宝。墓内还安装有带有弓矢的弩机,若有人开掘盗墓,触及机关,将会成为后来的殉葬者。墓顶有夜明珠镶成的天文星象,墓室有象征江河大海的水银湖,具有山水九州的地理形势。还有用人鱼膏做成的灯烛,欲求长久不息。安葬完毕后,秦二世下令将宫内无子女的宫女和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入墓中殉葬。后人对司马迁充满神奇色彩的记载一直半信半疑,但从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司马氏的记载基本是可信的。在它东面还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大型兵马陶俑坑,内有武士俑约七千个、驷马战车一百多辆、战马一百余匹,以及数千件各式兵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骊山陵远

秦代防御及交通工程

秦代彪炳武功之最好见证,莫过于万里长城之修筑了。长城原是战国时期燕、赵、秦诸国加强边防的产物。当时,居于中国北部大沙漠的匈奴时时南侵,为了对付这种侵扰,北方各国便各自筑城防御。秦时始皇帝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又将原来燕、赵、秦三国所建的城墙连接起来,加以补筑和修整。补筑的部分超过原来三国长城的总和,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古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秦代建设还包括修驰道、筑沟渠。秦时的驰道东起山东半岛,西至甘肃临洮,北抵辽东,南达湖北一带,主要线路宽达五十步,道旁植树,工程十分浩大,是古代筑路史上的杰出成就,加上其他水陆通道,形成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疏浚鸿沟(河南汴河)作为水路枢纽,通济、汝、淮、泗诸水。又于公元前214年,令史禄监修长达六十多里的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暴虐的秦王朝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朝。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华夏大地又重现了往日的安宁与欢笑——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相对长的繁荣时期。因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此时科技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的编著,造纸术、地动仪的发明,以及天文、历法、医学等一系列的成就奠定了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汉朝疆域也是扩张到空前的辽阔,势力甚至也伸展至中亚;汉朝与周围许多国家有着广泛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了乐器、舞蹈、杂技、雕刻、佛教、良马和农作物,而汉朝的丝绸、漆器、铸铁术、凿井术、农业灌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汉朝的空前的强盛,使中国人几乎和汉人划上了等号,从此"汉字,汉族"的称谓就沿用至今;汉朝的辉煌,足可以和伟大的唐朝相比,故现今人们常以“汉唐盛世”并称。 汉武帝时,宰相张仲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儒家经典成为读书人晋身官场的教科书。儒学虽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但其自身也由先秦时充满理性、意气风发的思想逐渐蜕变成为一种死气沉沉、埋没人性的哲学,使中国人的思维遭到严重的限制,然而它却巩固了政治,使中国的政体相对其他民族来说变得惊人的稳定。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没有发现一座汉代木构建筑。但这时期建筑形象的资料却非常丰富,汉代屋墓的外廊或是庙堂、外门、墓内庞大的石往、斗拱、都是对木构建筑局部的真实模拟,寺庙和陵墓前的石阙都是忠实于木构建筑外形雕刻的,它们表示出木结构的一些构造细节。但这些“准实例”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无法显示室内或内部构造。但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和明器,对真实建筑的形象、室内布置、以及建筑组群布局等方面都作出形象具体的补充。根据这些,人们对汉代建筑的认识才充实丰富起来。(明器,即冥器。活着的人相信死去的人灵魂不灭,将在另一个世界重生,因而把他生前用过或喜欢的东西仿制出来埋在墓里。)

汉代城市建设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龙首塬北坡的渭河南岸汉城乡一带,距今西安城西北约5公里。其作为都城的历史近350年,实际使用年代近800年,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营建长乐宫,揭开了长安城建设的序幕。公元前199年,丞相萧何提出“非壮丽无以重威”,营建未央宫,立东闹、北闹、前殿、武库、太仓。惠帝三年、五年筑长安城墙,六年建西市。武帝元朔五年,在城南安门外建太学。元鼎二年修柏梁台。太初元年,在城西上林苑修建章宫,其东修凤阙,高20余丈;其北开凿太液地,中有蓬莱、方丈、流洲、壶梁,并建神明台、井于楼,高50余丈。太初四年又在长乐宫北建明光宫。至此,西汉长安城规模初定。平帝元始四年,在长安城南修建明堂、辟雍,从而结束了西汉王朝对其都城的营建。王莽篡位后下令拆除汉上林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官等10余处建筑,将所得材料在城南营建新朝九庙,耗资数百万,卒徒死亡近万人。光武帝灭莽后东汉建立,刘秀祭把高庙和西汉11陵,并修长安宫室。 汉长安城三大宫之一的长乐宫位于城东南,周长90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面积的1/6,宫内共有前殿、宣德殿等14座宫殿台阁。未央宫位于城西南,始终是汉代的政治中心,史称西宫,其周长9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城面积1/7,宫内共有40多个宫殿台阁,十分壮丽雄伟。建章宫是一组宫殿群,周围10余公里,号称“千门万户”。汉长安城以其宏大的规模、整齐的布局而载入都城发展的史册,汉代以后,虽还有几个小王朝建都于此,但长安城永远失去了盛汉时的光彩。 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以后,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础上修筑扩建起一座更大规模的都城,自此这座城市作为东汉、曹魏、 西晋、北魏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330多年之久, 学术界将它概称为“汉魏洛阳故城”。

汉代木构建

宫室

西汉末叶,台榭建筑渐次减少,楼阁建筑开始兴起。战国以来,大规模营建台榭宫殿促进了结构技术的发展,有迹象表明己逐渐应用横架。长时期建造阁道、飞阁,促进了井干和斗拱构造的发展,在许多石阙雕刻上己看到一种层层叠垒的井干或斗拱结构形式。从许多壁画、画像石上描绘的礼仪或宴饮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殿堂室内高度较小,不用门窗,只在柱间悬挂帷幔。文献所记西汉宫殿多以辇道中相属,而未央宫西跨城作飞阁通建章宫,可见当时宫殿多为台榭形制,故须以阁道相连属,甚至城内外也以飞阁相往来。

国内某“影视城”中的仿汉建筑

楼阁

木构楼阁的出现可谓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成熟的标志之一。东汉中后期的墓中,炫耀地主庄园经济以及依附农民、奴婢的成套模型和画像砖、陶制楼阁和城堡、车、船模型大量出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明器中常有高达三四层的方形阁楼,每层用斗拱承托腰檐,其上置平坐,将楼划分为数层,此种在屋檐上加栏杆的方法,战国铜器中已见,汉代运用在木结构上,满足遮阳、避雨和凭栏眺望的要求。各层栏檐和平坐有节奏地挑出和收进,使外观稳定又有变化,并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创造中国阁楼的特殊风格,南北朝盛极一时的木塔就是以此为基础。

绿釉陶望楼

红陶绿釉。下为方形池塘,塘内有龟、鱼、鸭浮游。池垣上有吹奏、迎宾、执弩等九俑,池中央矗立三层方形望楼,第一层门内正坐一俑,第二、三层平台上各有吹奏俑2个、执弩俑2个、立俑1个,四阿式楼顶正中立一朱雀。

绿釉陶戏楼

这件陶戏楼分四层,上层是鼓楼,第二层是舞台。舞台又分前台和后台,有上、下场门。前台有五个伎乐俑正作表演或伴奏。

绿釉陶水榭

红陶绿釉。下为圆形水池,埂上有羊、鹿、鹅、鸡和武士俑二人、吹奏俑三人,池内有鹅、鸭、龟、鱼和梭形小舟,舟内置篙和桨。池中矗立由四根扁柱支撑的四阿重层亭榭,其正门外架一小桥通向池岸,桥边有二人恭立,亭内有一人袖手端坐。

不详

门楼图

该门楼门户高大,门柱上施一斗三升拱,简洁有力,有一来宾正恭恭敬敬地向守门者行礼。二层有望楼两个,一仆人似持剑作四方瞭望状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秦汉建筑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思秋》 李白

这首词想必您一定看过。但其中的“阙”到底是什么东西?您未必清楚。这里就要讲讲“阙”。阙音确,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

汉画像砖上的阙门形象

现存的汉阙都为墓阙。高颐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城东汉碑村,是我国现存30座汉代石阙中较为完整的一座。它建于东汉,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双墓阙的一部分。东西两阙相距13.6米,东阙现仅存阙身,西阙即高颐阙保存完好。高颐阙由红色硬质长石英砂岩石堆砌而成,为有子阙的重檐四阿式仿木结构建筑,其中上下檐之间相距十分紧密。阙顶部为瓦当状,脊正中雕刻一只展翅欲飞、口含组绶(古代玉佩上系玉用的丝带)的雄鹰;阙身置于石基之上,表面刻有柱子和额枋,柱上置有两层斗拱,支撑着檐壁。檐壁上刻着人物车马、飞禽走兽。高颐阙造型雄伟,轮廓曲折变化,古朴浑厚,雕刻精湛,充分表现了汉代建筑的端庄秀美。它经历1700多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仍巍然屹立,亦反映出汉时精湛的工艺水平。高颐阙全景

冯焕阙位于四川渠县赵家坪,建于东汉,是四川现存诸阙中时代最早者。现仅存左阙主阙。通高4.6米,由台基、阙身、楼部及顶盖四部分构成,用灰黄砂石五层垒砌,形似楼阁式木建筑。阙身正面柱间有隶书铭文两行:“故尚书侍郎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此阙造型典雅,雕刻精炼。冯焕于公元121年遭陷害入狱,卒后始平反。此阙当建于平反之后。

组合式建筑

下面是一个汉代组合形体建筑的例子。图中有二层楼阁一座,楼两边子母阙各一。中部的建筑为庑殿顶,正脊平直,立柱粗硕,上施一斗三升拱,檐下似乎还有一条斗拱带。楼的两层都设有卧棂栏杆,栏杆后有坐有人物,好象正进行着一场宴会。在主建筑两旁的阙上也有层层的斗拱,阙身上还雕刻着动物的图案。整个建筑立面丰富,富于变化,气氛庄重而热烈,也许正反映了汉代地主阶层奢华的生活场面。

重楼并双阕(画像砖)

说道这里,我门不得不提一提汉代的明堂辟雍。“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两种含义的名称,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西汉长安南郊明堂复原图

西汉元始四年建造的明堂辟雍,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明堂方位正南北,有方形围墙,墙正中辟阙门各3间墙内四隅各有曲尺形配房1座。围墙外绕圆形水沟,就是所谓的辟雍。四阙门轴线正中为明堂,建在一个圆形夯土基上面。根据遗址结构和一些间接资料,可以推测出它原是一个十字轴线对称的3层台榭式建筑。上层有5室,呈井字形构图;中层每面3室,是为明堂(南)、玄堂(北)、青阳(东)、总章(西)四“堂”。八“个”即“四向十二室”;底层是附属用房。至于明堂“上圆下方”之说,据现有结构,有可能上层中央太室顶上为圆形屋顶,也可能另有所指。中心建筑(即明堂)的尺度,如不计算四面敞廊,每面约合28步(每步6尺,每汉尺0.23米),恰与《考工记》所记“夏后氏世室”即春秋战国时的理想方案相同

6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3:08:48 | 只看该作者

院落·组群

汉代建筑组群多为廊院试布局,常以门、回廊衬托最后主体建筑的庄严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纵横参差的屋顶,以及门窗上的雨塔,衬托中央主要部份,使整个组群呈现有主有从,富于变化的轮廓。

地主宅院画像石(1) 这是一座小庭深院,进深二重,另有回廊和别的院子分开。前院堂屋外有伎人表演,后院廊下有人抚琴,表现了一般地主的家庭娱乐活动。这幅图中很有特点的就是房屋屋檐下巨大的颅斗和颅斗下粗硕的立柱。

 

地主宅院画像石(2)→

这也是一座小型庭院。主人好象正和客人在正堂内谈天,堂前有两只翩翩起舞的仙鹤。在右边的院子里高耸着望楼,其实这就是一种“单阙”,既“观”(瞭望之所)。院中还有一名仆人在打扫卫生,他身旁栓着一只护院的狗。其实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十分严重,封建主和农民的武装冲突不断,因此他们才建起有高墙深院的庄园,有的还配有类似的望楼。

← 汉墓壁画

这是一个大庄园,层层的庑廊围成庞大的院落,在院墙边耸立着高高的望楼。

汉明器院落

院的下方是大门,门内盘卧看门狗一只。上方是居室,居室右边是猪圈,圈中有猪一头。左下是望楼,右边是谷仓。

园林

汉武帝扩建了秦始皇的上林苑,“园三百里,离宫七十余所,尽收石花异卉,珍禽奇兽。汉袁广汉於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建筑壮丽,开私人园林未有之先例”。汉甘泉园“周可五百四十里,宫殿台阁百余所,凿昆明坤灵”。

陵墓

汉武帝的茂陵

汉陵基本上和秦陵差不多,也是人工筑起的巨大四棱锥形坟丘(上方)。坟丘上建寝殿供祭祀,周以城垣,驻兵,设苑囿,迁富豪成陵邑,多半死前筑陵,厚葬,并以陶俑殉。东汉时废陵邑,但坟前立碑、神道、墓阙、墓表、使纪念性增强。墓结构技术亦大有进步,防水防雾,且出现空心砖墓,砖穹窿,取代了木椁墓。墓的平面布局受住宅建筑影响而渐趋复杂。

秦汉建筑技艺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此时的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4种屋顶形式。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凰。由以上这些,便形成了汉代建筑古朴简洁,但又不乏朝气的形象。汉代歇山顶不多见,从广东出土的一件明器(左图)中可见当时的歇山形状是由中央悬山顶和四周单庇顶组合而成的,并且檐口微微起翘,可能是当时南方的建筑风格。

通过大量东汉壁画、画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当时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筑多用台梁式构架,间或用承重的土墙;南方则用穿斗架,斗拱已成为大型建筑挑檐常用的构件。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斗拱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的种类十分之多,可谓达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在各种阙,墓葬及画像砖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它的形象。此时的斗拱虽已能做的比较复杂,但没有往前出跳的,且各地做法很不统一,有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工匠们个人的摸索。后世中成熟的斗拱,便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从这些斗拱中脱颖而出的。

实拍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三升斗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三升斗拱

多层斗拱

曲臂斗拱

八角柱和 柱础如倒置的栌斗

汉墓石祠上的栌斗和八角柱

汉代的栏杆有卧棂栏杆,斗子蜀柱栏杆,柱础的础质难辨,式样简单;台基用砖或砖石混和的方法砌成;门为版门、还有石木门;窗的纹样有直棂窗、斜格窗和锁纹窗,还有天窗;天花有覆斗形天花和斗四天花;柱有圆柱、八角柱、方柱和等,有的柱身表面刻竹纹或凹凸槽。方柱柱身肥而短,有收分,上置栌斗;方形双柱指房屋转角常每面用方柱一个,各承受一方面的梁架,这种做法后代逐渐减少。

画像砖上的门

砖的发明是建筑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至迟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砖,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有砖墙,砖质坚硬。汉代建筑已广泛使用砖,西汉中后期至东汉砖石拱券结构日益发达,用于墓室、下水道,除并列纵联的砖砌筒壳外,还有穹窿顶和双曲扁壳。秦咸阳秦宫殿遗址发现有大量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但在秦的建筑遗址内使用石构件均不多,加工精度也不高,说明青铜工具加工石材不易。晚到西汉前中期,砖石拱壳才出现,初步具备造砖石房屋的技术条件,但这时木构建筑技术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秦云纹瓦当

 

秦鹿纹瓦当

 

玄武

白虎

漢並天下

青龙

朱雀

著名的汉代四象瓦当和“汉并天下”瓦当

秦代铜铺首

汉长安城下水道铁闸门

  汉代家具上的纹饰开始复杂化,纹样畅达而不失古劲雄健,植物藤蔓纹样亦已出现。席地而坐的汉代,床和榻都比较低矮。一切活动,如读书、待客、宴饮、议事等,都在床、榻上进行。汉代的案已渐宽渐长,且有方有圆,另外汉代出现有布满室内的大床,床上置几、柜和箱,屏风上也添有架子,可挂器物,门窗上设帘或帷幕。

塌与几

(墓室壁画·东汉)

7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3:09:47 | 只看该作者

魏晋南北朝建筑

 

此时期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也使我国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此时专制王权衰退,士族势力扩张,特权世袭,形成门阀政治,此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汉族和汉族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利益相互争斗,无休止的战争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痛苦,一些地方货币停止使用,华北甚至倒退到了自然经济阶段。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劳动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只有在佛教中寻找安慰;各族的统治者们今天可能是一个皇帝,明天也许就会沦为一名俘虏,一个异族的奴隶。他们在佛教中求得寄托,同时也看到了佛教的传播对于安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正如古诗中写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道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塔、石窟等,寺院经济强大,数量众多的佛教艺术作品,使文学艺术得到了解放。总之,这是一个建筑技艺大发展的时期,在建筑装饰方面,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在工艺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之种种圆和生动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丰富了我中华建筑的形象。

城市建设

洛阳是三国时魏国的都城,它的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111年周公所经营的东都洛邑,战国时更名为洛阳,一直是中古时期长安以东的另一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605年,隋经营洛阳新城,辟运河漕渠,市景繁荣,至北宋时仍不坠。曹魏邺城在今河南安阳东北,东汉末年曹操首营邺城,东魏再建南新城。东晋、南朝建建康城。即今南京,自三国时吴建督建业(222年)起,便一直是中国南方各偏安王朝的政治中心。由於纵向庭园过多造成纵向交通不便,故以道路或小广场将纵向庭院划成两组以上。

单体建筑

此时期建筑艺术及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为方形。斗拱方面,额上施一斗三升拱,拱端有卷杀,柱头补间铺作人字拱,其中人字拱的形象也由起初的生硬平直发展到后来优美的曲脚人字拱。屋顶方面,东晋壁画中出现了屋角起翘的新样式,且有了举折,使体量巨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请看下图中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建筑形象,高高的重楼,略显幼稚的屋顶曲线和鸱尾,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

佛教建筑

南北朝时,一些新建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仍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避,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更属通用式的,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南北朝时期的寺院现无存者。作为实物存留的则有石窟寺,以云冈石窟和敦煌早期石窟为代表。中国最早凿建的石窟寺在新疆地区,始于东汉,受南亚次大陆风格影响。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传到中原,并向南方发展。中原地区早期石窟的建筑,沿袭南亚次大陆于窟内立塔柱为中心的作法,并明显受到汉化建筑庭院布局影响。如,四世纪末建成的云冈第六窟,窟室方形,中心立塔柱,四壁环以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龛,即是一例。

“塔”是梵文Stūpa的音译的简称,意为“高显处”或“高坟”,原是印度的一种纪念性坟墓的通称。它的造型简单一致: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从此,塔与佛教开始密切联系起来。印度式的塔(Stūpa),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它随佛教入中原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意匠经验,为统治阶级建造过迎候仙人和备远望的重楼。早期的佛教又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所以,匠人在设计塔时就以本民族习见的重楼为蓝本,建成楼阁式木结构塔。此后陆续又有许多新的塔型传入,如“宝箧印经”、覆钵、“金刚宝座”等,它们同中国固有的建筑技术和形式相结合,衍化出多种类型,如中期的花塔等。塔的各个部分也逐渐规格化,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特别在塔刹部分,变化地吸收了原南亚次大陆堵波的形制,后来更有多样化的发展。中国早期的高塔多为空心,可以登临。这一点与南亚次大陆原型大不相同,是中国人的创造。 历史记载中的最大木塔是元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高一千尺,百里以外便能望见。可惜这座塔建成不久便被焚毁了。由于木塔易遭火焚,不易保存,又发展出仿木结构砖塔,并在楼阁式基础上发展出密檐式,还有小型单层的亭阁式。自此以后,砖塔逐渐增加,木塔逐渐减少。到十世纪以后,新建的木塔已极为稀有了。我国此时期的木塔已一无所存,唯在日本法隆寺有五重木塔一座(乃隋时高丽僧依魏齐之法所建)和我国云冈石窟内的方形塔柱可为旁证。

云冈石窟内方形塔柱

日本法隆寺五重塔(南北朝风格) 结构图

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市,寺内五重木塔平面呈方形,高31.9米,塔刹部分约占总高1/3弱。塔内部无楼层,不能登临。塔第1层檐下也有后加的裳阶,2层以上檐下都有装饰性栏杆。塔中心有一根贯通全塔的中心柱,承托刹上的相轮、宝珠等部件,塔身重量则由外檐柱和4个天柱承担。中心柱下有埋置舍利的孔穴。中门进深3间,面阔4间,入口处有中柱和左右2门。这种做法为中国汉以前的宫室、祠庙和墓室所普遍应用。

我国现存最古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此塔造型特殊,砖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佛塔中仅见此一座,塔身有用莲瓣作柱头(希腊风格)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狮子作主题的佛龛(波斯风格),有火焰形的券间(印度风格),形式十分优美。它的艺术处理虽十分成功,但却不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塔型。(下图)

石窟建筑来自印度,那里有“支提”窟和“毗诃罗”窟之分,传入中国后按照中国的国情习俗加以改变。云冈石窟中有平面马蹄形草庐顶形制的早期大像窟,“支提”窟变为窟内中央凿成多檐式塔窟。毗诃罗式窟在这里已不见了。早期的昙曜五窟较明显地反映了外来造像的风格,面形圆润、高肉髻、深目高鼻、两肩平阔的造型以及身着偏袒右肩、通肩大衣服饰的佛像均受犍陀罗和笈多式的影响。窟内高达10米以上的本尊造像及排列匀称的三世佛,还有满壁千体佛的龛像又显示了以禅观为主的特点。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5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成,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结跏趺坐,面部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肓齐挺,造型雄伟,气势浑厚。

园林 陵墓 家具

魏晋以来,士大夫标榜旷达风流,园林多崇尚自然野致,此时贵族舍宅为寺之风盛,佛寺中亦多名园。北魏末期贵族们的住宅后部往往建有园林,园林中有土山、钓台、曲沼、飞梁、重阁等,叠石造山的技术亦己提高。吴魏明帝起景阳山於方林园中,重严复岭,深溪洞壑,高山巨树,悬蒿垂罗,崎岖石路,涧道盘纡,景色自然。于今,陵台城北隅,台城外,并种橘树,奇宫墙内则种石榴 ,其殿廷及三台,三省,悉劣植柳树,其宫南夹路,出朱雀门,悉种垂柳与槐也。 因政治动荡,佛道盛行,厚葬之风渐衰,皇陵规模均小,南朝诸陵不起坟,不封土,不植树,亦无台阙,墓饰则精美富变化,砖石结构更行普遍。 胡汉的交流使得国人的起居习惯发生变化,胡床渐渐普及, 椅子和凳子传入民间,传统的卧床增高,且附床顶 矮屏及几 屏风也发展出多摺多牒式。南北朝时印度、西亚纹样随同佛教艺术传入,线条流畅,活跃飞动,莲花、卷草纹和火焰纹的用运用最为广泛 。        

床榻·东晋 (出自《女史箴图》)

萧景墓石表(梁)

魏晋南北朝建筑技艺

单栋建筑在原有建筑艺术及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为方形。斗拱有卷杀、重叠、跳出,人字拱大量使用,有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结构,后期出现曲脚人字拱;令拱替木承转,栌斗承栏额,额上施一斗三升柱头人字补间铺作,还有两卷瓣拱头;栏杆是直棂和勾片栏杆兼用;柱础覆盆高,莲瓣狭长;台基有砖铺散水和须弥座;门窗多用版门和直棂窗,天花常用人字坡,也有覆斗形天花;屋顶愈发多样,尾脊已有生起曲线,屋角也已有起翘;梁坊方面有使用人字叉手的和蜀柱现象,栌斗上承梁尖,或栌斗上承栏额,额上承梁; 柱有直柱和八角柱等,八角柱和方柱多具收分。

云岗石窟中的波斯柱式(左)和希腊柱式(右)

云岗石窟中的南北朝建筑形象

8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3:11:06 | 只看该作者

隋唐五代建筑

历史背景: 隋代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使我国迎来了又一次复兴;隋文帝后期与隋炀帝前期,国家富足强盛,社会空前繁荣。唐代的各种法制法令、行政机构设置、军队编制等无一不承隋制,就连辉煌的唐长安城,也是承继了隋代的大兴城。隋代开挖的北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迄北京,跨长江黄河,长约2500公里,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地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交流,唐代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条大运河

隋代建筑可以说是南北朝建筑向唐代建筑的转变的一个过渡,它的斗拱还比较简单,鸱尾形象较唐代建筑清瘦,但建筑的整体形象已变得饱满起来。

隋大业四年 李敬训墓石棺 并厦两头不收山

隋墓中出土的陶屋

敦煌莫高窟隋代第423窟 窟顶弥勒经变的佛寺

赵州安济桥(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由隋朝李春设计建造,比欧洲兴建同类的桥早了700多年。千百年来,安济桥虽饱经风霜,但至今仍十分坚固,在桥梁建筑史上有重要意义。赵州桥长50.8米,宽9.6米,在大拱的拱肩上各建造了两个小拱,显得空灵秀丽,远远望去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今天看惯了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桥梁的我们也许觉得此桥并不如形容的那样壮美,但1400年前的古人看到这样一座大桥,会是何感受呢?

安济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着各种蛟龙、兽面、竹节和花饰等,刀法苍劲有力,风格豪放新颖,其中栏板浮雕的龙最为精彩,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蓬勃的生命力

桥上石雕栏板

石桥近景

 

终于来到了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让后人可以自敖的朝代。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我唐都长安,那时是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其总体格局,也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唐文化对东亚各国,尤其是对日本的影响更为突出,例如今天在日本被尊为“正统”的“和样”建筑,即是唐代风格。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唐长安城明德门复原图

唐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成,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长安城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宫苑相连,街坊纵横,规整方正,布局合理,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等组成。宫城和皇城在外郭城北部的中间,宫城在北,皇城在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南方。城墙厚度一般为12米左右,现仅有很少残存。在城门处的墙面原砌有砖壁.城墙有壕沟环绕一周。宫城周长8.6公里多,其中部为太极宫、太极殿,是皇帝为理国务的正衙所在。皇城东西宽与宫城相等,周长为9.2公里。其南沿正中为朱雀门,向南为朱雀大街,是整个长安城的中轴线。皇城是中央各个衙署的所在地。长安内城有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街面宽阔,其中最大的朱雀大街宽达150至155米,颇为壮观。城内共划成110个坊,布局十分规整。街道两边树木成行,城内还有四条渠道流经,供应用水。长安城除了宫内的皇家圃苑,还有著名的风景区曲江池,为这个繁华、喧闹的大唐帝国的首都,平添了几分秀色。考古研究者在对城址进行了探测之后,发掘了大明宫、兴庆宫和青龙寺、西明寺等几处重要遗址。

 

上: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下:某影视城中的仿唐城门

 

唐长安城复原平面图

大明宫复原平面图

玄武门和重玄门复原图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2

唐长安城里坊碑刻

    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大明宫在长安城禁苑中,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此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命令扩建,第二年即迁入大明宫听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此宫毁于兵火。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经考古发掘在大明宫内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等大型遗址。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殿基高于坡下15米,面阔11间,进深4间,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阶”三级,殿前有长达70余米的龙尾道至殿阶。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鸾、栖凤二阁,殿阁之间有回廊相连,成“凹”形,是周汉以来“阙”制的发展,且影响了历代宫阙直至明紫禁城的午门。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组合大殿高阁,相互呼应,轮廓起伏,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开朗而辉煌,极富精神震慑力。古时有人形容它的气魄“如日之生”、“如在霄汉”,不愧为大唐建筑杰出的代表。含元殿662年开始营建,翌年建成,以后的200多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典之处,所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遗憾的是,如此壮丽的宫殿,于886年毁于战火。

     

    含元殿复原图

    麟德殿在大明宫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是皇帝宴饮群臣的地方,也是大明宫内另一组伟大的建筑。它的遗址已被发掘,底层面积合计约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两座是楼)前后紧密串连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殿堂。在主体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体量较小的建筑,各以弧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通。据推测,在全组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庑围成庭院。麟德殿以数座殿堂高低错落地结合到一起,以东西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体建筑,使整体形象更为壮丽、丰富。

    麟德殿复原图

     

    含元殿立面复原图

    含元殿侧剖图

    麟德殿立面复原图

    除了大明宫,唐长安的西内太极宫为朝会大宫,以凹字形平面的宫阙为正门(承天门),内有太极殿,两仪殿两重殿庭,即唐代的大朝、常朝和日朝,相当于周制的天子三朝。两仪殿以后还有甘露殿院庭。中轴线左右各有对称布置的一串院庭,安置宫内衙署,形成一片井然有序的大面积组群。此外,宫内还有其他殿亭馆阁共36所。太极宫东连东宫,西连掖庭宫,分居太子和后妃。

    太极宫复原鸟瞰图

    太极殿复原图

    影视城中的仿唐宫阙(采用天子三出阙之制)

    影视城中的仿唐大殿,气派!

    影视城中的仿唐宫室

    某仿唐宫殿一角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3:13:08 | 只看该作者

宋辽金建筑

 

大唐的余威终于散尽。经过了五代短暂的纷争,宋朝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宋对内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猜忌压抑贤臣,对外采和亲纳币的妥协政策。此外,宋朝理学盛行,封建文人大力鼓吹“扬理抑欲”,对后世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在宋朝,汉文明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北宋辽金对恃,南宋与金元对恃,最后终为元所灭。但中国的经济却继续发展着:城市经济发达,手工业分工细化,科技生产工具更进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整个社会前进。 受精神领域的影响,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建筑结构在宋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斗拱的承重作用大大减弱,且拱高与柱高之比越来越小。原来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昂,有些已被斜袱代替,补间铺作的朵数增多。此时期建筑构件、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营造法式》和《木经》。其中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国标”。公元916年,北方的“蛮族”契丹人建立了辽朝,侵占了山西、河北的北部,吸收汉文化,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北方从唐末就成为藩镇割据状态,建筑风格很少受后期中原和南方的影响,因此辽代建筑保持了很多五代及唐的风格,再加上游牧民族豪放的性格,建筑物显得庄严而稳重。辽代有些殿宇东向,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随后兴起的金朝在建筑领域由于工匠都是汉人,建筑兼具宋、辽风格,但更接近柔丽的宋朝建筑,且不少作品流于烦琐堆砌。

 

城市建设

宋东京汴梁,今之河南开封, 是一个因大运河而繁荣的古都。五代开始成为政经中心,后周正式定都于此,北宋更形富饶,人口近百万。城三重相套,第 二重内城即唐时州城,史载“周二十里五十步”,内城中心偏北为州衙改建成的宫城,最外的郭城为后周显德二年(955)扩建,周40余里。由宫城正门宣德门向南,通过汴河上的州桥及内城正门朱雀门到达郭城正门南薰门,是全城纵轴,州桥附近有东西向的干道与纵轴相交,为全城横轴。这些都和汉魏邺城以来都城的布局相似。在宫城外东北有皇家园林艮岳,城内有寺观70余处,城外有大型园林金明池和琼林苑,这些都丰富了城市景观。汴梁首次在宫城正门和内城正门间设置了丁字形纵向广场。这些,都对以后直至明清的都城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宋画《清明上河图》中东京汴梁的街市

点击放大

宋代的苏州: 《平江图》

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渐发达,晚唐五代时已开始临街设店,宋代的城市正式取消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和集中市场制,准许邻街设店这使此后的都市面貌多样化,丰富了市民生活,也改变了都市规划的结构。我们可以从宋画《清明上河图》清楚地看到这些。 平江,即今苏州, 是江南平原上手工业和商业汇集的水运城市。 南宋临安,即今之杭州,是早期海运贸易中心和江南的文化古城。北京当时为辽南京,后为金中都,以至后来的元大都,成为全国新的政治中心乃告确定,又经过明清两代的经营,终成为世界不朽名城之一 。

宫殿

此时期宫殿建筑体量较唐时较小,细部装饰增加,注重彩画,雕刻,总体呈绚烂,柔丽的形象。女真人攻破繁华的宋东京城后,按照宋金东京宫城的样式在中都建造了金朝的皇宫。皇宫的宫城在城中而稍偏西南,从丰宜门至通玄门的南北线上,南为宣阳门,北有拱辰门,东置宣华门、西设玉华门,前为官衙,后为宫殿。正殿为大安殿,北为仁政殿,东北为东宫,共有殿三十六座。此外还有众多的楼阁和园池名胜。当时人记载金中都“宫阙壮丽”、“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城的东北的琼华岛(即今北京北海公园)建有离宫,供皇帝游幸。现存的山西繁峙岩山寺的壁画所绘的仙界的宫殿反映了当时宫殿建筑的形象,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繁峙岩山寺的壁画中的宫殿形象(部分)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金中都宫殿平面图 《瑞鹤图》

岩山寺壁画二

宋徽宗赵佶所画的《瑞鹤图》和岩山寺的另一副壁画也忠实的描绘了此时期宫殿的形象。前者描绘的是赵佶当政的某天突有一片祥云飘来皇宫,绕柱附殿,众人皆仰而视之。惊奇之余,又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与祥云融为一体,经久不散。体现出在北宋内优外患的严峻时刻,皇帝祈求上苍降下祥云以挽救宋王朝的危亡;后者则是一组建在高台之上的一组体量巨大的高阁。

建筑物

初祖庵大殿,位于河南登封少林寺西北2公里处五乳峰下,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为纪念禅宗祖师达摩而建。这座在《营造法式》颁布仅20年后建造的大殿,为现存最接近《法式》规则之实物,亦即最典型之宋式建筑。大殿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曲线优美,琉璃瓦剪边,建于石砌高台之上,前后青石踏道,后壁辟门。大殿檐下置硕大斗拱,明间安板门两扇,两次间辟直棂方窗,前檐立4根十一角石柱,柱面浮雕海石榴、卷草、飞禽和伎乐等图案;殿内明间置佛龛一座,石柱4根,上浮雕神王、盘龙和嫔迦等;大殿东、西、北三壁下部内外砌石护脚,刻云气、流水、龙、象、鱼、蚌、佛像、人物和建筑物等。大殿尽管它的规模根本无法和明清二代的大型官式建筑相比,但其形象之柔美典雅,乃后者无法比及也。

 

晋祠重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现在的主要建筑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殿顶琉璃为明代更制。大殿副阶周匝,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为唐、宋建筑中所独有。殿前廊柱雕饰木质蟠龙八条,逶迤自如,盘曲有利,系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原物。蟠龙柱形制曾见于隋、唐之石雕塔门和神龛之上。在中国古代建筑已知木构实物中,此属先驱。殿的角柱生起颇为显著,上檐尤盛,使整个建筑具有柔和的外形,与唐代建筑之雄朴迥异。柱上斗拱出跳,下檐五铺作,上檐六铺作,昂跳调配使用,昂形规制不一、真昂、假昂、平出昂、昂形耍头等皆用之。斗拱形制如此繁复多变,使建筑物愈益俏丽。殿内无柱,六架椽的长袱承受上部梁架的荷载。殿内用材较大,采用彻上露明造,殿内四十尊宋代仕女塑像,神态各异,是宋塑中的精品。飞梁是殿前方形的鱼沼之上建一座平面十字形,犹如大鸟驾飞的桥,四向通到对岸,对于圣母殿,又起着殿前平台的作用,是善于利用地形的设计手法。桥下立于水中的石柱和柱上的斗拱、梁木都还是宋朝原造。飞梁前面有重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的献殿,面阔三面,单檐歇山顶,造型轻巧,在风格上与主要建筑圣母殿取得和谐一致的效果。

宋画《滕王阁图》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赣江岸边,初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以王勃《滕王阁序》闻名,后经历代重修重建达28次,唐宋旧迹早已崩坍入江。今存宋画《滕王阁图》是现知最早的滕王阁图本,反映了宋阁的形象,其体态之雍贵,结构之精丽,给人以深刻印象。从图所见,阁立在高大城台上,为纵横两座二层楼阁丁字相交。全阁共有28个内外转角,结构精巧,造型华美。阁内各层虽硕柱林立,但空间宏敞流通,上下楼层又都有外廊,便于眺望。这种重视人与自然的融洽相亲的文化精神,使得中国的楼阁和欧洲古代的楼房在精神风貌上有明显的不同:后者用砖石砌造,只开着不大的窗子,楼外没有走廊,内外相当隔绝,强调垂直向上的尖瘦体形,似乎对大地不屑一顾,透露着人与自然的隔阂。中国的楼阁则相当开敞,楼内楼外空间流通渗透,环绕各层有走廊,供人登临眺望;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和栏干,大大减弱了总体竖高体形一味向上升腾的动势,使之时时回顾大地;凹曲的屋面、翘弯的屋角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寓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

 

此时期建筑组群在形体组合则富变化,有由四周较低的建筑簇拥中央较高耸的殿阁,在整体总平面采沿轴线排列若干四合院。 河北正定隆兴寺是现存宋朝佛寺建筑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实例。全寺建筑依着中轴线作纵深的布置,自外而内,殿宇重叠,院落互变,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寺院山门前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门内为一长方形院子,钟楼鼓楼分列左右,中间大觉六师殿已毁,但尚存遗址。寺院北进为摩尼殿,有左右配殿,构成另一个纵长形的院落。再向北进入第二道门内,就是主要建筑佛香阁和其前两侧的转轮藏殿与慈氏阁以及其他次要的楼、阁、殿、亭等所构成的形式瑰伟的空间组合,也是整个佛寺建筑群的高潮。最后还有一座弥陀殿位于寺后。佛香阁和弥陀殿都是采用三殿并列的制度。这种以高阁为全寺中心的布局方法,无疑是由于唐中叶以后供奉高大的佛像,主要建筑不得不向多层发展,陪衬的次要建筑也随着增高,反映了唐末至北宋期间佛寺建筑的特点。

寺内摩尼殿(左图)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大型佛殿,亦为现存木建筑中四面施抱厦最古之例。正中殿身五间,进深五间,殿基近方形,平面呈十字形,中央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各出两间歇山顶抱厦,均以山面向前,殿身全是厚墙围绕,只抱厦正面开门窗,殿内梁架结构皆与《法式》相符。此殿在立体布局上富于变化,重叠雄伟,端庄严肃之中又显露出活泼生动的性格,是传世的宋代绘画中此种式样建筑的唯一实例。这类别致的建筑样式在宋代以前较为少见,宋代以后流传到日本等国。但遗憾的是,它却没有出现在后续各朝的建筑式样之中。

大悲阁是隆兴寺内的主体建筑,现存的阁是1940年前后重建的。阁高约33米,三层,歇山顶,且上两层都用重檐,并有平坐,给人的感觉比其实际要高大。阁内所供即千手观音高24米,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建阁时所铸,是留存至今的中国古代最大的铜像。1992年国家又恢复了御书楼、集庆阁。三阁并列,虹桥相连、气魄恢宏、巍峨壮观。转轮藏殿和慈氏阁都是二层,重檐歇山顶。大小相同,而结构各异。这两座建筑经后代重修多次,而以转轮藏殿(左图)保存宋朝的风格较多。转轮藏殿内部下层柱子,为了容纳六角形的轮藏,把两中柱外移,形成平面六角形的柱网,同时上下两层间没有平坐暗层,却与辽独乐寺观音阁不同。寺内其余配殿都是单层。

转轮藏殿剖视图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重建于辽统和二年(1052年),现存的山门和观音阁均是辽代的原物。山门是独乐寺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举折和缓,出檐深远,檐角如翼如飞。山门台基之上立木柱十二根,四根角柱柱头微向内收,柱脚略出向外,种“侧脚”技法即稳定了结构,防止建筑外倾,又丰富了建筑物的形象。在每根柱头之上,累叠着雄大的斗拱。山门内部不用天花,斗拱、梁、檩条等构件全部可见,极富装饰效果。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龙头有形,尾向内卷,犹如雉鸟飞翔,十分生动,这正是唐代鸱尾向明清龙吻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实例。

走过山门,便是高大宏伟的观音阁。它在造型上,兼有唐的雄健和宋的柔和,是辽代建筑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双层楼阁建筑最高的一座,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称。观音阁外观两层,内有一暗层,实为三层的。它观音阁高23米,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一、二层间有腰檐,檐上出平座,阁的第三层复以藻井,左右次间则用平綦。观音阁上下檐斗拱雄健,排列疏朗,显然有留唐代作风。观音阁内柱网布置采用内外两周的配置方法,构成一个大圈套小圈的双层圈柱平面。观音阁斗拱种类繁多,达24种。其梁、柱、斗枋虽数以千计,但布置有序,组成一个牢固优美的整体。同时,全阁的面宽与进深的比率以及高与进深的比率,均在四比三左右。这样完整统一,设计精巧而稳定的结构,使独乐寺自辽代重建以来,曾经受28次地震,几乎所有的房屋全倒塌了,唯独观音阁和山门和丝毫未损。阁内有16米高的11面观音像,身体微向前倾,面庞丰润,两肩下垂,姿态端庄,是中国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创始年代不详。辽末毁于兵火,据题记,金天眷三年(1140年)在原址重建,但远未达到辽的原有规模。明中叶以后寺分上下,各有山门,自成体系。此寺主要殿宇皆东向,这与契丹族崇日的习俗有关。现寺内保存价值最高的是上寺的大雄宝殿和下寺的薄伽教藏殿,其余建筑均为清以后重建或改建。大雄宝殿是上寺的主体建筑,殿建造在高台之上,月台宽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檐筒瓦庑殿顶,黄绿色琉璃剪边,举架平缓,出檐深远,檐下斗拱用材硕大,单材31×20厘米,是《法式》中规定的一等材;正脊两端的鸱吻高达4.5米,系金代遗物,至今光泽灿然。大殿平面采用减柱法,节省内柱12根,扩大了室内空间;殿内除梁外还用四道柱头枋绕周交结成框架,大大增强了建筑物的刚度。补间铺作的栌斗下设驼峰,置于普柏枋上。大殿除在前檐当心间及两梢间装方格横披窗和双扇板门外,其余均包砌厚实的砖墙。殿内中央供五方大佛和二十诸天等明代塑像,四壁满绘壁画,为清光绪年间重绘。此外,薄迦教藏殿内的壁藏为辽代小木作重要遗物。

上华严寺 上寺大雄宝殿细部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13:14:07 | 只看该作者

宋代的塔,形制由四边渐变为六边、八边或十边形,但以八形最为普遍。这种肇源于八卦方位图式的塔,不仅轮廓曲线优美圆浑,而且更有利于结构的稳定,在塔的高度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木塔细部 木塔剖视图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经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寺内大部分建筑已毁,唯此塔依然屹立在黄土高原之上,巍峨之势不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木塔。此塔在中国的无数宝塔中,无论建筑技术、内部装饰和造像技艺,都是出类拔萃的。院平面布局保持着南北朝时代佛寺的传统。塔平面八角形,高九层,其中有四个暗层,高67.3米,底层直径30.27米,体形庞大。但由于各层屋檐上配以外挑的平座与走廊,层层梁坊、斗拱、栏杆重叠而上,加上造型优美的塔顶、塔刹,真有顶天立地的气势!在结构上,木塔使用明袱、草袱两套构件;各层上下柱不直接贯通,而是上层柱插在下层柱头的斗拱中(称为"叉柱造"),这是唐宋时期建筑的重要的特征;木塔采用了分层叠合的明暗层结构,各暗层在内柱与内外角柱之间加设不同方向的斜撑,很类似现代结构中的空间行架式的一道圈梁的钢构层。塔的柱网和构件组合采用内外槽制度,内槽供佛,外槽为人活动,全塔装有木质楼梯,可逐级攀登至各层,每登上一层楼,都有不同的景观。全塔不用一钉一铆,靠50多种斗拱和柱梁镶嵌穿插吻合而成,用现代力学的观点看,每种规格的尺寸均符合受力特性,近乎是优化选择;有时风一吹塔便摇动,发出吱哑之声,使给人以塔欲倾倒之感——然而,全塔的每个木构件接点在受外力时都产生一定的位移与形变,抵消了外界能量,从而以柔克刚,不会倒塌。塔唯一的缺点是当时缺乏科学的计算方法,以至上部集中荷重将个别坐斗压扁或陷入梁枋内,后来不得不在下部加支柱,防止梁枋折断。木塔能千年不倒,除其本身结构精巧,还得益于古代工匠对建筑材料的精心选择和当地易于木材保存的独特气候。

此时期砖石塔留存很多,形式丰富,构造进步,是中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除墓塔以外,大型砖石塔可分为楼阁式和密檐式。密檐式塔一般不能登临,多为石心,构造与外形比较划一,而楼阁式塔则比较多样。以下举二例进行分析。

开元寺料敌塔

北宋年间河北定县的开元寺塔,八角十一层,高84.2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座古塔。《定州志》载:“盖筑以望契丹”,故又名料敌塔。塔为砖砌,加有少量木质材料,通体涂成白色。塔平面呈八角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用砖层层叠涩挑出短檐,呈明显的凹曲线。塔的下九层东、西、南、北四个正面设券门,其余四个隅面辟棂窗(假窗),窗为大方砖雕琢而成。最上两层,则八面均辟为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门簪。券顶上饰有桃尖形的香火烟气,逐层向上,线条渐增,象征着“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佛门盛景。塔的各层均叠涩出檐,托出一平台,唯底层有瓦脊。各层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有铁环,原置有风铎(铃)。顶层檐部为八脊八坡,角脊前部是黄琉璃的人物、脊兽。角脊的交汇处是砖砌的莲花瓣,其上是塔刹的铁座,顶端装砌由六节组成的铜铸葫芦形宝瓶。塔内各层均有阶梯,顺级而上可达塔顶。塔心与外皮之间形成八角回廊,犹如大塔之中包着一座小塔。

天宁寺塔

北京天宁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57.8米,不可登临。它建于方形砖砌大平台之上,平台以上为两层八角形基座:下层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6座壶门形龛,基座之上为平座部分,平座之上用3层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平面也为八角形,八面间隔着陷作拱门和直棂窗,门窗上部及两侧浮雕出金刚力士、菩萨、天部等神像,塔身隅角处的砖柱上浮雕出升降龙,第一层塔身之上,施密檐13层。塔檐紧密相叠,不设门窗,几乎看不出塔层的高度。这是典型的辽、金密檐式塔的形式。塔每层塔檐递次内收,递收率逐层向上加大,使塔的外轮廓呈现缓和的卷杀开头塔顶用两层八角莲座,上承宝珠作为塔刹。1976年唐山地震时,塔顶宝珠被震碎,局部瓦件下附,但整个塔身尚属完好。天宁寺塔极为优美,须弥座、第一层塔身、13层密檐、巨大的塔宝珠,相互组成了轻重、长短、疏密相间相联的艺术形象,在建筑艺术上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曾盛赞此塔富有音乐韵律,为古代建筑设计的杰作。

此外,还有开封佑国寺铁色琉璃砖塔、封相国寺繁塔、上海龙华塔等等,都是宋塔中的杰作,但限于篇幅,不能在此一一赘述。

园林

 

宋南迁后,传统园林建筑和江南自然环境结合影响了明清园林。南宋私家园林和江南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创照了一些因地制宜的手法,筑山叠石之风盛行,产生了以莳花、造山为专职的匠工。 宋太祖乾德中,置琼林苑于顺天门大街,太宗太平兴国中,复凿金明池于苑北,导金水河注入,以教神卫虎翼水军,习舟楫,因习水嬉。宋徽宗筑寿山艮狱于禁城之东,收浙中珍异花木竹石,凡六载而始落成,奇花异木,珍禽异兽,莫不毕集,飞楼杰观,集于斯矣,古代假山.结构之精,以此为最。

宋画《金明池争标图》

陵墓

宋代陵制式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转折点,宋代开始集中皇陵成陵区,布局受风水影响,后陵较小,居帝陵西北,并分设主陵为上宫,和供奉遗物或祭祀的下宫,神道较短,两侧密植柏林,雕刻较唐为拘谨,且陵墓规制化后,官方亦明定丧事礼仪,厚葬之风仍盛,南宋时上下宫串连至同 一轴线,石棺多存于上宫之后的龟头屋内,称攒宫,墓内装饰愈见华丽。

宋太祖永昌陵

《营造法式》介绍

宋辽金建筑技艺

宋代建筑可认为是柔和化的唐代建筑,体制较小,趋于秀丽俊挺,柔美典雅,影响了元、明、清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辽为契丹所建,保存了唐的雄健爽朗,刚古劲挺之风格。此时首先出现斜袱,木结构内部空间及朔造形式及精炼,为创造力的高度发挥。斗拱技术此时期已相当成熟,种类多样,但其承重作用大大减弱,且拱高与柱高之比越来越小。原来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昂,有些已被斜袱代替,补间铺作的朵数增多。此外宋代建筑屋顶坡度加大,大胆使用减柱法,房屋组合十分丰富。 瓦饰在此时期多种多样,制琉璃瓦的工艺有了进步,高档建筑多用琉璃瓦和青瓦组成剪边屋顶,给人以柔和灿烂的印象。 天花的式样丰富,有圆形井、八角井、菱形覆斗井等。宋代装饰纹样大致承唐,精美雅致,但气魄却远逊于唐。 彩画随建筑等级的差别而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类 ,详见《营造法式》。此时期出现了乌头门,房屋的门窗有板门, 落地长窗,格子门,格门栏槛钩窗等。柱础多为覆盆式,较矮平,花样较多。栏杆的较明清式样纤细,残留有木栏杆的形象。此时期台基的艺术处理也十分细致,如《营造法式》中规定的须弥座做法竟达12层之多。此时期砖的产量进一步增加,从的结构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砖结构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但城墙还多为夯土制,仅有少数城门处包砖处理,且砖券拱门还未出现,仍为梯形木桩支撑,这在《清明上河图》中足以映证。明代有许多人伪造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却总是脱离不了当时的时代风格的影响,把城门画成了券拱形的,露出了破绽,成为捕捉真伪的目标。

闻喜文庙

善化寺普贤阁

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

下华严寺薄迦教藏殿

两宋以后,家具由过去箱形壶门的结构,转变成梁柱式的框架结构,装饰性线条,枭混曲线级束腰造型被大量运用于家具的设计上,并出现成套的精美家具及统一和谐的小木做装饰,色彩精彻,更显秀雅。

宋画《村童闹学图》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