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节奏时间对精益生产的调节控制

[复制链接] 0
回复
5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4-13 16:3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节奏时间的定义

  服装精益生产改善项目中,节奏时间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从生产节奏的定义可以看出,生产节奏与生产周期不同,生产节奏实际是单件流水改造中的目标时间,是随需求数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人为制定的。

  节奏反映的是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如果需求比较稳定,则所要求的的节奏也是比较稳定的,当需求发生变化时节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需求减少时节奏就会变长,反之则变短。生产周期则是生产效率的指标,比较稳定,是受到一定时期的设备加工能力、劳动力配置情况、工艺方法等因素影响决定的,只能通过管理和技术改进才能缩短。

  服装精益生产节奏时间就是生产一件或一套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它是以客户为导向,形如一根指挥棒,让所有制程时间都向它靠齐,让均衡生产成为可能,来达到平衡生产,实现同步化生产。

  二、节奏时间的作用

  1、服装精益生产改善项目中,节奏时间对生产的调节控制,平衡生产

  生产节奏对生产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生产的调节控制,通过节奏和生产周期的比较分析,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明确需要改进的环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

  如当生产节奏大于生产周期时,生产能力相应过剩;如果按照实际生产能力安排生产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导致大量中间产品积压,引起库存成本上升、场地使用紧张等问题。如果按照生产节奏安排生产,就会导致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等现象,造成生产能力浪费。

  当生产节奏小于生产周期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时就会出现加班、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

  因此,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奏都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精益生产改善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缩小生产周期和生产节奏的差距,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建立标准生产周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改善使生产周期与市场需要的生产节奏相适应,从而保证生产平衡。

  2、服装精益生产节奏时间可防止浪费和供应不连续

  生产节奏应用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防止生产过剩造成的浪费和生产过迟造成的分段供应不连续问题,并确定工序间的标准手持品数量。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成本和产量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当产量过剩时,成本就会增加,当产量不足时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样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从服装精益生产改善的角度出发,生产过剩和不足都是一种浪费,应用生产节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相对于及时生产的零库存理念,应用生产节奏就要改变生产越多越好的观念,建立起适量生产的观念。为保证生产中分段连续供应,必要的、合理的分段贮备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必须的,因此在平衡生产节奏的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分析就可以建立起各工序间必要的手持分段数量,避免分段库存过多造成的严重浪费。

  3、服装精益生产节奏时间可使现场作业规律化

  生产节奏的使用将会使生产现场的作业规律化,达到生产改善的稳定,实现定置管理,并作为现场生产效率改善的依据。

  计算方法:

  节奏时间=一天实际工作时间÷一天计划产出数量   精益生产咨询http://www.chinatpm.com/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