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精益生产之保持生产过程中的流动性法则-华致赢企管

[复制链接] 0
回复
37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9-24 14: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不断下降,需求日趋多样化,生产品种日益多样少量,客户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达致卓越,高效的生产管理与运作方式?精益生产正是能达致这种管理与运作方式的唯一有效武器。精益生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实现七个零与柔性生产为终极目标而不断努力一种生产理念与管理方式。本文讲解的是如何保持生产过程中的流动性?实现单件生产和保持生产过程的流动性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生产同步化    (1)生产同步化的意义。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零库存’,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尽量使工序间的在制品数量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前工序的加工一结束,应该立即转到下一工序上。此种生产同步化是实现精益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传统生产企业里,各个作业工序之间相互独立及批量化生产,各工序的作业人员在加工出来的产品累积到一定数量后才运送到下一工序,此种做法必然导致工序间大量的在制品出现。而单件生产是使组装线和机加工或子组装线的生产几乎同步进行,使产品实行单件生产、单件流动。为了实现这一点,同步化生产在作业区或设备布置以及作业人员的配置上采取了一些全新的方法。    (2)生产同步化的方式。“一个流”生产是实现同步化生产的主要方式,即将作业场地、人员、设备(作业台)合理配置,使产品在生产时,每个工序只有一个在制品或成品,从生产开始到完成之前,没有在制品放置场地及入箱包装作业。    “一个流”生产有两个特点:一是零件一个一个地经过各种机床设备进行加工、移动,不是一批一批地加工、移动;二是作业人员随着在制品走,从作业区的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都是该作业人员操作。    此种方式,因为各工序衔接在一起,前工序做完一个在制品,就立即“流”到卜一工序继续加工,所以工序间几乎没有搬运距离,也没有在制品,因此在制品数量可以大幅度降低。    2.生产均衡化    (1)生产均衡化的意义。为了遵循“后工序取走多少,前工序生产多少”的原则,所有工序都必须拥有确保按时按量进行生产的设备和人力。然而,如架后工序取走物品的时间和数量总是浮动比较大的话,前工序自然会出现因生产能力不平衡造成的浪费现象,而且也有可能出现为满足后工序要求而出现过剩生产的现象,这自然违背了“按后工序取走量进行补充生产”的原则。而且,依此类推继续向前工序连带反应,将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从最终生产线开始,实现生产的均衡化,确保所有相关作业的负荷平衡,这也是实现精益生产最基木的前提。    (2)生产均衡化的定义。所谓生产均衡化,就是要求物流的运动完全与市场需求同步,即从采购、生产到发货各个阶段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一与市场合拍。    (3)生产均衡化的目的。均衡化生产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追求一件一批,最终实现完全按市场需求按时按量生产的运作模式。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库存管理的重点是消除在制品与成品库存不合理导致的浪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