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是一个不断被筛选淘汰的过程,那些经历了市场考验幸存下来的创业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虽然创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或多或少能给自己创业带来些许帮助和感悟。
■ 务实与坦诚
梁公军眼中好的互联网创业者应该:
拥有开阔视野、见多识广,知道市场什么状况、行业缺什么;懂得边界,聚焦一点,定位精准;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务实,眼前事立断立行,长远计日拱一卒;跌倒了,爬起来,自我修复、自我升级,重装上阵。自己要有包容力、引导力;成员间坦诚、简单、少内耗、自管理,分担责任、共享成果。
■ 热爱与相信
陈曦认可的优秀创业者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诚实的人。
创业者还应该更好地对待周围的人,诚实面对所有人,把“止于至善”当作创业的终极目标。时刻保持简单,实事求是。有足够的胸怀和气度,虚心,知道自己坚持些什么,可以放弃些什么,懂得放弃和分享。了解自己的擅长之处和弱点,努力提升自己,对未知的事物保持虚心和敬畏。建立一个组织,而不是一个团伙。知道自己的命运,努力去改变些什么,成为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对任何事都保持谨慎的乐观,但竭尽全力去实现目标。坚忍并且追求内心的强大。失败只会使自己离成功更近。乐于帮助别人,专注于自己的产品,知道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并身体力行。追求产品的极致,让自己的产品有灵魂,通过自己的产品去实践自己的世界观。热爱并相信互联网,因为你是干这个的。
■ 强烈的欲望
李开复认为其实创业和做人一样,首先要抓对大方向,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要做自己爱做并且擅长的事情;要脚踏实地,动手实践;不断学习、修正、进步。这些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创业者的欲望与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他们打破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所以,创业者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力和牺牲精神。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因为想得到,而凭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财富得不到,所以要去创业,要靠创业改变身份,提高地位,积累财富,这构成了许多创业者的人生“三部曲”。因为有欲望,而不甘心,而创业,而行动,而成功,这是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走过的共同道路。或许我们可以套用一句伟人的话:“欲望是创业的最大推动力。”
■ 忍耐力
在创业的路上,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和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憋闷、痛苦甚至是屈辱,这种心情只有创业过的人最清楚!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与他们一样的代价?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创业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
老话说:“吃得菜根,百事可做。”对创业者来说,肉体上的折磨算不得什么,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自己创业,一定要先在心里问一问自己,面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没有那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精神力”。如果没有,那么一定要小心。对有些人来说,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做一个打工仔,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 顺势而为
势,就是趋向。做过期货的人都知道,要想赚钱,关键是要做对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势。比方说,大势向空,你偏做多;或者大势利多,你偏做空,你不赔钱谁赔钱!反过来,你就是不想赚钱都难。
势分大势、中势、小势。创业的人,一定要跟对形势,要研究政策。这是大势。很多创业者认为政策研究“假、大、虚、空”,没有意义。实则不然。对一个创业者来说,大到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小到一个乡镇芝麻小官的去留,都会对自己有影响。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创业之成败更有莫大关系。做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方向努力,可能事半功倍;做反了方向,比如说,国家正准备从政策层面进行限制、淘汰某个行业、某类型企业,你偏赶在这时懵懵懂懂一头撞了进去,一定会鸡飞蛋打。
顺势而作,才能顺水行舟。观察政府,研究政策,是为了明大势。
中势指的就是市场机会。市场上现在时兴什么,流行什么,人们现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可能就表明了你创业的方向。俞敏洪如果不是赶上全国性的英语热和出国潮,他就是费再大的劲,洒再多的泪,流再多的汗,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小势就是个人的能力、性格、特长。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一定要找那些适合自己能力,契合自己兴趣,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项目,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做持久性的、全身心的投入。创业是一项折磨人的活动,创业者要有受罪的心理准备。
一个创业者要懂得人情事理。老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创业的首要目的是合理合法地赚钱,不是改造社会。改造社会是你发达以后的事,还需要你有那样的兴趣。创业更不是为了要跟谁赌气,非要如何如何,非要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如何如何,你才觉得心里舒服,你那是自己为自己设绊。
创业是一个在夹缝里求生存的活动,尤其在社会转轨时期,各项制度、法律环境都不十分健全,创业者只有先顺应社会,才能避免在人事环节上出问题。作为对照,很多原先很牛气的外资企业,认为本地人才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只有外来和尚才能念好经,现在也都认识到了人才本地化的重要。人才为什么要本地化?因为本地的人才更熟悉本地的情况,能够按照“本地的规矩”做事,也就是说更能入乡随俗。创业者一定要明势,不但要明政事、商事,还要明世事、人事,这应该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素质。
■ 人情练达
创业不是引“无源之水”,栽“无本之木”。每一个人创业,都必然有其凭依的条件,也就是其拥有的资源。一个创业者的素质如何,看一看其建立和拓展资源的能力就可以知道。
创业者资源,可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两种。内部资源主要是创业者个人的能力、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及知识技能、家族资源等。拥有一份良好的内部资源,对创业者个人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但外部资源的创立同样不可或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脉资源的创立,即创业者构建其人际网络或社会网络的能力。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之内建立自己最广泛的人际网络,那他的创业一定会非常艰难,即使其初期能够依靠领先技术或者自身素质,比如吃苦耐劳或精打细算,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功,我们也可以断言他的事业一定做不大。
创业者人际资源,按其重要性来看,第一是同学资源。
在许多成功者的身后都可以看到同学的身影,有少年时代的同学,有大学时代的同学,更有各种成人班级如进修班、研修班上的同学。赫赫有名的《福布斯》中国富豪南存辉和胡成中就是小学和中学时的同学,他们一个是班长,一个是体育委员,后来两人合伙创业,在企业做大以后才分了家。腾讯的马化腾A也是与大学同学一起创业。
实际上,同学之间本来就有守望相助的义务,在现今这个时代,带着商业或功利的目的走进学堂,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
同学之间因为接触比较密切,彼此比较了解,同时因为少年人不存在利害冲突,成年人则大多数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彼此也甚少存在利害冲突,所以友谊一般都较可靠,纯洁度更高。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资源之一。
与同学相似的,是战友;可以与同学和战友相提并论的,是同乡。共同的人文地理背景,使老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曾国藩用兵只喜欢用湖南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老乡拉帮结派、成群结伙的。正是同乡之间互为犄角,互为支援,才成就了晋商和徽商历史上的辉煌。同学资源和同乡资源可并称为创业者最重要的两大外部资源。
第二是职业资源。对创业者来说,效用最明显首推职业资源。所谓职业资源,即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为他人工作时所建立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项目资源和人际资源。充分利用职业资源,从职业资源入手创业,符合创业活动“不熟不做”的教条。尤其是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像美国或欧洲国家一样,普遍认同和执行“竞业避止”法则的情况下,选择从职业资源入手进行创业,已经成为许多人创业成功的捷径和法宝。前中学数学教师、“好孩子”创始人宋郑还,是通过一位学生的家长得到了第一批童车订货,这才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童车这样一个赚钱玩意儿的。同时,宋郑还做童车的第一笔资金,也是通过一位在银行做主任的学生家长获得的。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帮助,宋郑还很可能会一事无成。
第三是朋友资源。朋友应该是一个总称。同学是朋友,战友也是朋友。老乡是朋友,同事一样是朋友。一个创业者,三教九流的朋友都要交,谈得来,交得上,就好像十八般武器,到时候说不定就用上了哪般。朋友犹如资本金,对创业者来说是多多益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是至理名言。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交朋友,没有几个朋友,肯定只有死路一条。人际交往能力应列在创业者素质的第一位。
■ 商业嗅觉
创业者的敏感,是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尤其是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
潘石屹现在是商界的红人,潘石屹成为红人有他成为红人的理由。有谁能够从别人的一句话里听出8亿元的商机,而且是隔着桌子的一句话,是几个不相干之人的一句话?
1992年,潘石屹还在海南万通集团任财务部经理。万通集团由冯仑、王功权等人于1991年在海南创立。冯仑、王功权都曾在南德集团做过事,当年都是“中国首富”牟其中的手下谋士。万通成立的头两年,通过在海南“炒楼”赚了不少钱。1992年,随着海南楼市泡沫的破灭,冯仑等人决定将万通移师北京,派潘石屹打前锋。
潘石屹奉冯仑的将令,带着5万元差旅费来到了北京。这天,他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听旁边吃饭的人说,北京市给了怀柔四个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没人愿意做。在深圳待过的潘石屹知道指标就是钱,他不动声色地跟怀柔县体改办主任边吃边聊:“我们来做一个行不行?”体改办主任说:“好哇,可是现在来不及了,要准备6份材料,下星期就报上去。”
潘石屹立即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冯仑,冯仑马上让他找北京市体改委的一位负责人。这位领导说:“这是件好事,你们愿意做就是积极支持改革,可以给你们宽限几天。”做定向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按要求需要找两个“中”字头的发起单位。通过各种关系,潘石屹最后找到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和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作为发起单位。万事俱备,潘石屹用刚刚买的4万元一部的手机打电话问冯仑:“准备做多大?”冯仑说:“要和王功权商量一下。”王功权说:“咱们现在做事情,肯定要上亿。”
潘石屹在电话那边催促冯仑快做决定,“这边还等着上报材料呢”。冯仑就在电话那头告诉潘石屹:“8最吉利,就注册8个亿吧。”北京万通就这样,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拿到了8个亿的现金融资。
这就是潘石屹那个“一言8亿”的传奇故事。万通在海南做赔了本,多亏了潘石屹这一耳朵“听”来的8个亿,才有了万通的今天。后来兄弟几个又闹分家,于是诞生了潘石屹现在的红石和北京大北窑旁边的现代城。
潘石屹能赚到这笔钱不是出自偶然,而是源于他的商业敏感。
有些人的商业感觉是天生的,如胡雪岩,更多人的商业感觉则依靠后天培养。如果你有心做一个商人,你就应该像训练猎犬一样训练自己的商业感觉。良好的商业感觉,是创业者成功的最好保证。
■ 想赢也敢输
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冒险活动。要有胆量,敢下注,想赢也敢输,创业是最需要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项活动。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都有过“惊险一跳”的经历。这一跳成功了,功成名就,白日飞升;要是跳不成,就只好自生自灭了。当年周枫带人做婷美,一个500万元的项目,做了两年多,花了440万元还是没有做成。眼看钱就快没了,合作伙伴都失去了信心,要周枫把这个项目卖了。周枫说,这么好的项目不能卖,要卖也要卖个好价钱。合作伙伴说,这样的项目怎么能卖到那么多钱,要不然你自己把这个项目买下来算了。周枫就花5万元钱把这个项目买了下来。原来大家一起 还有个合伙公司,作为代价,周枫把在这个合伙公司的利益也全部放弃了,据说损失有几千万元。单干的周枫带着23名员工,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跟几个朋友一共凑了300万元。他把其中5万元存在账上,另外的钱,他算过,一共可以在北京打两个月的广告。从当年的11月到12月底,他告诉员工,这回做成了咱们就成了,不成,你们把那5万元分了,算是你们的遣散费,我不欠你们的工资。咱们就这样了!这些话把他的员工感动得要哭,当时人人奋勇争先,个个无比卖力,结果婷美就成功了。周枫成了亿万富翁,他的许多员工成了千万富翁、百万富翁。现在很多大学教授、市场专家分析周枫和婷美的成功有诸多原因,其实事情没有这么复杂。说白了,不过是一个合适的产品,加上一个天性敢赌的领导,加上一些合适的营销手段,才有了这样一桩成功的案例。
创业需要胆量,需要冒险。冒险精神是创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创业毕竟不是赌博。创业家的冒险,迥异于冒进。什么叫冒险,什么叫冒进?冒险是为了这样一种东西,你经过努力,有可能得到,而且那东西值得你得到。否则,你只是冒进,死了都不值得。创业者一定要分清冒险与冒进的关系,要区分清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无知。无知的冒进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你的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
■ 善于分蛋糕
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懂得与他人分享。一个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创业者,不可能将事业做大。
只有当老板舍得付出,舍得与员工分享,员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才能从老板这里都得到满足。员工出于感激,同时也因为害怕失去眼前所获得的一切,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自我实现,为老板做更多的事,赚更多的钱,做更大的贡献,回报老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正向循环、良性循环。这应该是马斯洛理论在企业层面的恰当解释。
做生意的人都会算账,只不过有些人算的是大账,有些人算的是小账。商业法则:算大账的人做大生意,做大生意人;算小账的人永远只能做小生意,做小生意人。
分享不仅仅限于企业或团队内部,对创业者来说,对外部的分享有时候同样重要。在南存辉的发家史上,曾经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股权分流,从最初持股100%,到后来只持有正泰股权的28%,每一次当南存辉将自己的股权稀释,将自己的股权拿出来,分流到别人口袋里去的时候,都伴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但是南存辉觉得自己并没有吃亏,因为蛋糕做大了,自己的相对收益虽然少了,但是绝对收益却大大地提高了。
分享不是慷慨,对创业者来说,分享是明智。
■ 自我反省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创业既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创业者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反省,正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创业者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创业者能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是否能够不断地学到新东西。
成功创业者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都非常善于学习,非常勇于进行自我反省。
作为一个创业者,遭遇挫折、碰上低潮都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时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渡过难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创业者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
创业者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每一项素质都很重要,不可偏废。缺少哪一项素质,将来都必然影响事业的发展。有些素质是天生的,但大多数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如果你能够从现在做起,时时犀利,培养自己的素质,创业成功一定指日可待。
“好的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说到的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素质可以慢慢培养,能力也能一步步锻炼,唯有“追随自己的内心”这一件事不能迁就。向前走吧,把你所“具备”的,换做所有你将“需要”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foodpeer.分享个人在管理、生活中的所看、所做、所感、所悟; 交流管理心得,碰撞管理理念,传递正能量; 分享有趣、有料、有价值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