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4万亿——中国经济的魔咒?

[复制链接] 2
回复
4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2-17 13:3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正在迎来关键期。中国已经遭遇过剩投资的惩罚,深陷泥潭难以自拔,4万亿正成为中国的魔咒。

  严峻的设备过剩

       8月14~15日到浙江视察工作的中国总理温家宝,面对企业经营者们表示:越是在困难情况下,越要增强信心。在河北省避暑胜地北戴河进行完下一届领导层人事安排的讨论后,温家宝的第一站就去了深受出口疲软影响的沿海地区。

       中国4~6月GDP增长率时隔约3年降至8%以下,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时隔9个月跌破了50%的荣枯线。温总理表示困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透漏出危机感。

       在同样因出口下滑导致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的2008年的雷曼危机后,中国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使经济实现了V型复苏。但如今中国并没有推出第2个“4万亿元”的迹象。究其原因,是因为“4万亿元”的副作用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魔咒。

       在四川成都郊外的钢材市场,望着堆积如山的工字钢,钢材批发商宏图优钢的经营者抱怨道:库存已经达到2009年的5倍以上,今年一直在亏损。

       建筑钢材价格相比顶峰时已经下跌约3成,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总体出现了13亿元亏损。2009年,钢铁行业的年产能为7亿吨,而产量为5亿7千万吨。在其后的2年中,产量增加了1亿1千万吨,而产能则增加了1亿5千万吨。由此可见设备过剩问题非常严峻。

       “4万亿元”资金的大部分来自银行融资。大企业掀起了设备投资热潮,一家大企业商高管称,整合契机则渐行渐远。原本以为出口可以消化大量产能,但由于受欧洲危机的影响,外需出现放缓,库存不断膨胀。

       此外,水泥产量也仅为产能的约7成。风力发电等行业也处于设备过剩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第2个“4万亿元”难以产生效果,这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刺激经济的手段目前依赖货币宽松政策。央行自去年12月起已经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自6月起连续2个月进行了降息。但政策效果却迟迟未能显现。

       在缺乏金融商品的中国,过剩资金往往会投向房地产。“4万亿元”刺激政策释放的资金将房地产泡沫从沿海地区扩大到了全国。目前引发泡沫的因素仍然存在,中国在推出货币宽松政策的同时,住房和城建部表示将研究进一步加强紧缩政策。政策陷入了两难境地。

       不过,中国经济急剧放缓的风险很小。其支撑因素就是各地方旺盛的基础设施投资。湖南大学的晏艶阳教授称地方缺乏产业集群,只能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发展。

  内陆地区仍然保持2位数增长

       以内陆地区的湖南长沙市为例,在繁华街道上正在进行地铁工程,进出百货商场都有些困难。扩建机场和建设高速铁路等,相比沿海地区显得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全面启动。

      和中央政府的谨慎不同,长沙计划自行推出逾8千亿元的投资计划。湖南省等内陆地区至今仍然保持着2位数增长。

       有分析认为已基本确定出任下一届总理的李克强强烈反对再次推出副作用巨大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中国政府正在摸索改变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模式。但整合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等核心改革却进展缓慢。

       如果剔除“4万亿元”的拉动效应,中国经济自2007年下半年起,已经连续5年呈现放缓走势。摆脱过剩投资引发泡沫的怪圈,意味着2位数增长时代的落幕。低于8%的中速增长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现实。
沙发
发表于 2013-12-17 15:12:1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支持一下~
板凳
发表于 2013-12-18 16:45:16 | 只看该作者
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大力改善民生,才是硬道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