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月在和客户聊天的时候,他们向我说起过这本书,他们的确很推崇。后来我也拜读了一下,没什么新鲜东西,奴性色彩的确非常严重,带有严重的误导性:在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流程、岗位描述、考核与激励方式不科学的前提下,却要求员工没有任何思想地去无条件服从与执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理性的管理方式吗?在法制社会中,员工是自由的人,不是奴隶,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与选择,也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诉求。试图使员工唯命是从,从而造就一批批机器人或者奴隶,也从而打造一个高度纪律性的组织,这只是很幼稚的妄念;只是从下属、员工那里找企业不能更好发展的原因,而逃避自身的责任,是很无耻的。后一种评判更好地说明了这本书为什么受到许多企业决策者的青睐,因为有助于掩盖他们自身的无能、低能。 员工的确应该尽职敬业,这毋庸置疑,但这只是企业成功运作的诸多要素中的一个子要素,而且是后果意义上的子要素,不是第一性的子要素,它需要动力,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内涵来保证员工尽职敬业?完善科学的管理、健康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才是确保员工尽职敬业的根源。把真理的一种非第一性的子要素无限的放大,就变成了一种荒谬。 看到今天的帖子,也打消了以前的疑惑:为什么这样水平的书,也会受到纽约时报书评、哈佛商业评论的较高评价?原来是出版商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该出版社作为一个创造知识产权的商业机构,实际上在侵犯着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的产权与名誉,不是作为盗版者,而是作为造假者。那么也可以进入深刻的思考,今天的图书市场或者其他市场领域,这种伪造的国际质量认证,其真实性和可信性,能有多大呢?中国的消费者,真是可怜又可悲,经常被欺骗,被愚弄!用用假的电器、服饰,倒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如果应用了伪造的知识,后果令人不寒而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