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et-chen 于 2013-11-25 16:56 编辑
作者:道格•桑德赫姆
现在商务人士口中说出的话都经过打磨和修饰,说得漂亮。信息经过加工,就是为了说得恰如其分、有礼有节。但事实上,真实的情绪—一个人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只有在未经修饰的上下文中才能体现出来。听到这样的话,才能让人刻骨铭心—因为这样的话太“糙”,也因为这样的话够真实。这些话有时候听起来让人不舒服,甚至有点污秽,也正因为这样,这样的话才显得更有力,单刀直入,谁也不藏着掖着。
为了保持一定距离、体现控制力,或者让自己看起来足够强大,我们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但实际上,这么做反而会弱化你的控制力,削弱你的领导力。 说话绕圈子,在还没有言尽其意的时候就草草收场结束对话,这么做永远也达不到有效沟通和指令的目的。
的确,在商务领域太情绪化会引发不少问题,它会蒙蔽客观理性的分析、毁掉谈判,还会导致鲁莽冲动的决策。但是在最近20年我与那些商业领袖们共同工作的日子里,我发现展现更多的个人情绪并不见得会比藏匿情绪带来更多的问题。
对于领导者必须完成的很多工作来说,情绪都是关键因素,比如建立信任、强化关系、设立愿景,推动他人行动,做出折衷选择和艰难的决策,以及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如果缺乏个人的情绪,这些事情往往会流于程序,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一方面,情绪可以帮助你给不同的工作内容排定优先次序,另一方面,情绪可以帮助你激励并推动工作的开展。
过去17年来与高管团队的合作,我见过很多领导者“耍脾气”的例子,而这些例子最终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个你本该搞定的问题,还要我花费3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这让我很不爽,以后别再给我找这样的事。”Joan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合作人,她本人讨厌冲突,也很少会说出上面这样的话,一般情况下,她都是卷起袖子,然后自己来收拾烂摊子,即使问题根本不是她造成的。
后来她获得了提升,成为地区的头儿,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要她收拾的烂摊子实在是太多了。她情绪上的大爆发完全是出于求生的本能,不过这却给具体负责工作的同事们传达了一个清楚的信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犯了,你必须自己收拾。对于Joan来说,她表现出一反常态的攻击性,但这恰恰是当下的情况所需要的。从此之后,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我觉得这份方案里的大部分想法简直烂透了,不过,这个还不错,就照这个做吧。”
Jamie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CEO,对于团队的管理,他深谙“打一下给个甜枣”之道。他敢做敢言,在不得不出面收拾烂摊子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没有什么是过分的,而他这样的做法给组织带来了更深远的积极影响。每个人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支持他的主张,他们也知道Jamie说到做到。当他对什么事情感到兴奋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事,他都要让它实现。他的能量和情绪加速了整个公司内部的创新与执行。
“我很失望。我有责任,我对不起大家。”
这是Jeremy擅长的,“出其不意,责任揽上身”的办法。Jeremy是一家软件公司的COO,之前他与公司关键产品的开发副总裁Ron交恶多年,最终,在身心俱疲之后,Ron选择离开了公司。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Jeremy很快就意识到,原来他低估了Ron对于自己团队的影响力,团队开始分崩离析。Ron的离开让Jeremy有机会后退一步,审视过去——原本一件小事却引发了难以收拾的大问题,究其根源,是Jeremy自己的顽固在作祟。
Jeremy眼含热泪向高管团队做出了深刻的检讨,当时我也在场,感到很震惊,在我印象中,Jeremy不是一个这样的的人。那一刻,我意识到,Jeremy是多么在乎这家公司,并对他所做的一切感到多么的惭愧,这一切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让人惊喜的是,Jeremy最终向Ron致歉,并把他重新招回了公司。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表露自己感情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甚至还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感情。我们生气、受挫、心烦意乱的时候,我们压抑它;我们兴奋、积极、受鼓舞的时候,我们弱化它。甚至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情绪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这样做了。在逻辑数据主宰一切的商业世界里,情绪因子看不出什么必然的相关性。但事实上,它并非仅仅是相关,它是改变和发展的关键。
对于所有领导者,我的建议是,关注你的情绪。至少每周有那么几次,抽出十分钟的时间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可以的话,把你的答案写下来。经常性的记录可以帮助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感受。释放你的情绪,让其他人参与进来,对于高效的领导来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中国经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