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3-9-17 14:30 编辑
飞鸿公司和一家国际性咨询公司合作组织的产业发展论坛结束了。论坛很成功,皆大欢喜,公司参与会议组织的人员纷纷返回。飞鸿在与他们沟通时,他们提到这家公司到底是不一样,拿出来的文字材料,语言组织精炼、言简意赅、逻辑清晰。而同样的文字内容,公司一些人员就差得很远,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
飞鸿想起会议期间,他们发过来让他审改的该公司写的一篇新闻通稿。当时飞鸿打开文档时,也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个公司文字材料的与众不同之处。虽然就是一个Word文件,但其排版格式和页眉页脚,令人一看就感觉很有档次,能够充分反映出这家公司的做事风格,特别有利于品牌和形象的树立。当时飞鸿还特意保存了下来,以备参考和借鉴。
现在听了他们的感受,飞鸿马上做了三件事。
一是索要更多可供学习借鉴的材料。飞鸿给这次负责与该公司进行会务对接的员工打电话,询问他对这家公司文字材料的看法和感受。在得到他的肯定和好评后,便提出除了目前已经知道的这两份材料外,让他把在这次会务对接中,所有对方的文字材料都打包发过来,不要整理,也不要增删,只要原始的文件。飞鸿以前做过VI设计,知道公司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就会注重品牌建设,对外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会是成系统的。在这方面,国际性大公司会做得更好。虽然国内不少公司也在学习,但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
二是研究分析可供借鉴之处为我所用。通过研究,该公司的材料特点表现在排版格式和文字水平两个方面。在排版上,他们没有采用完全西方化的表现手法,而是把现代表现形式与中国人的欣赏习惯相结合。西方的文档尤其是表格的做法,与中国完全不同:有的周围没有线框,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分割线,只是用空格来表明对应关系,类似这样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常常令中国的读者很不习惯。这也是随着微软操作系统一同进来的Word在中国推行后,中国本土化的WPS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明令机关办公一律采用WPS的主要原因。在文字水平方面,更显出他们的功底,这些水平的体现也应该是他们多年沉淀和积累下来的。不少公司往往不太重视这些,尤其是从以产品和销售为主转型到做投资或咨询业务的公司更是如此。
三是提出要把握好学习借鉴和抄袭侵权的界限。中国人一向不大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对别人成功的东西奉行“拿来主义”。导致许多国家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十分头疼,在这方面出现过许多纠纷。同时这种做法也严重地抑制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在开始慢慢有了一些改变,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习借鉴别人好的方面,取长补短,优化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正如牛顿所说,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人们不可能为了知识产权保护而把所有事情都重新探索一遍。当然这个度必须要把握好。所以飞鸿在与有关人员沟通时,特意提到,在学习借鉴这家咨询公司的文档材料时,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尺度,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一模一样。要善于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对照他们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同时也鼓励和积极做好“微创新”,也就是要以高水平为标准,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这样做了,就是一种正循环,是正能量的传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