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管理制度】如何实行弹性工作制?

[复制链接] 3
回复
50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9-3 15:0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行业类型】文化发展
【问题类型】员工作息时间管理
【案例背景及现状问题】 
打卡机失宠
日前,记者在汉口某文化发展公司看到,早上830左右,员工们相继来上班,未刷卡便径直进了各自的办公室。记者四处找考勤机,都没找到。原来,该公司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已无需打卡上班。
接下来,各部门经理开始主持早会。在平面设计部,王经理先讲了近期的工作任务,然后为每个员工分配工作,并限定完成工作的最后期限。
完成任务期间,员工的具体作息时间,可由本人自由安排。
说到弹性工作制,该公司的职员们眉开眼笑。设计师高勇说,再不用为抢上班时间而挤电梯了,更不用担心因迟到早退而被罚款了。自己成了时间的主人,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都比以前提高了。前一段时间,他装修新房,白天要去购买装饰材料,还要经常看一下装修情况。于是,他就熬夜工作。他说,弹性工作制使他可以灵活地协调时间,使工作、生活两不误。
还有职员说,若提前完成任务,剩余的时间就可娱乐放松,处理个人事情。开心工作、开心生活,生活品质也提高了。
经理有苦衷
提起实行了半年多的弹性工作制,人事经理李女士却满面愁容。她说,当初采用弹性工作制时,特意征求了员工意见,他们都普遍叫好;而老总觉得这是个新事物,同意试行一段时间。谁知,自由了几个月后,个别人滋生了散漫的工作作风。
李经理说,她曾想用集体旅游或户外拓展的方式,弥补弹性工作制的负面影响。但8月初,她拿着9月份的培训预算请老总签字时,老总看到仅户外拓展一项就要花去数千元,就没有签字。
老总也向她表达了对弹性工作制的种种担忧:团队精神渐失,员工也许会在外做兼职……他不想为他人免费培训员工,更不愿为弥补弹性工作制的不足而投入培训经费。对此,李女士深感为难,只好着手寻找新途径,使弹性工作制扬长避短。
弹性有限度
有人说,信息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冲击,已促使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使朝九晚五的坐班制不再是唯一的工作形式。
如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而灵活的工作方式更能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弹性工作制便应运而生。同时,它还减少了交通拥挤,降低了员工在公司附近租房的经济成本。目前,在欧美国家,包括施乐、惠普等在内的跨国公司,均采用了弹性工作制
从矛盾的观点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弹性工作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张扬个性、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表现。灵活的工作方式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弹性工作制也体现了企业相对宽松自由的管理方式,彰显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一个方面。这种企业文化也是吸引新时代知识型人才的一个要素。
弹性工作制也有其局限性。相比于弹性工作制体现的优势,实行这种工作制暴露的具体问题实际上掩盖了其优势。灵活的工作时间容易滋生员工散漫的工作作风,使团队精神丧失。员工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在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部分人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就会敷衍了事,极大影响工作质量。这种只求完成任务的心态不利于员工积极进取。另外,部分人的散漫会间接影响其他人的积极性,使自由散漫的风气在整个团队蔓延,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认为,实行弹性工作制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企业的实际状况和企业的性质是否适合实行弹性工作制。据调查,目前,弹性工作制主要适用于企业策划和设计、软件开发、产品研发等行业的部分职位。对那些随机性、不可预知性较强的工作,就不太适合。同时,对那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职员来说,自由作息很可能降低其工作效率。我们认为,弹性工作制比较适于在那些管理模式成熟,企业文化深厚的大型企业实行。对于成长中的小企业来说,不具备实行弹性工作制的条件,因为管理上的不成熟不能解决因此产生的问题。
第二,弹性工作制以什么样的方式实行。弹性工作制不代表完全无监管,不代表它就是一种任务导向型的工作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在上班时间所做的事情都应该在企业应该掌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员工在上班期间完成了哪些任务,每个任务花费了多少时间,花费这个时间是否合理,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这些信息,以便为员工安排的工作能够充分占用其上班时间,充分利用员工的时间。所以,弹性工作制的实行必须辅以必要的绩效考核和相应的激励方式,而不单单是自由的作息时间。

沙发
发表于 2013-9-9 14:35:49 | 只看该作者
市场经济就是每家公司都在使用并培训员工,而另外的企业又在免费是使用别家公司培训的员工。本身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板凳
发表于 2013-9-9 15: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alfclerk 的帖子

顶!同意!!!!!
4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15:5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alfclerk 的帖子

的确如此,人才的适当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流出企业、流入企业双方均有益处。GE被称为高级领导干部成长的摇篮。GE培养的人才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还为其他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73CEO都是从GE走出来的。这对于GE企业形象的构建、人才吸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