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高效流程与管理制度】“心里地图”让你误入歧途

[复制链接] 6
回复
7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8-28 15: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正在做的是你应该做的,而且做得相当不错。这就是摩托罗拉公司在90年代初的情形。公司的模拟手机备受青睐,在高峰时,摩托罗拉控制着这一行业超过30%的全球市场份额。

但是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剧烈的变化——移动电话的全新数字技术浮出水面。在欧洲,一个新竞争对手——诺基亚出现了。虽然这个新竞争者在全力推进新技术,不过,对很多人而言,他们的行为不过是孤注一掷的铤而走险,而不是深谋远虑。

摩托罗拉的首要反应就是置之不理,这个新竞争对手和新技术根本就不值得担心。但是,后来诺基亚的年收入增长了3倍,从这场竞赛中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公司,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企业。那么,摩托罗拉又是怎么做的呢?奇怪的是,它在模拟手机——自己擅长的工作上加大了投资,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结果却是摩托罗拉的全球份额迅速萎缩了50%左右。

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就此完结。1998年,就在诺基亚忙于“接管这个世界”时,一家公司悄悄潜入了这一领域。没人——包括诺基亚——看到三星的“入场”,可等它们意识到的时候,为时已晚。
所有人都在猜测,三巨头之争将会如何演绎下去。2006年,无论是诺基亚,还是获得新生的摩托罗拉,都在全力前进,而且拉大了自己与三星之间的距离。然而,看看它们从自己的教训中学到了多少,以及三巨头是否会被苹果公司(2007年1月9日,苹果发布了自己的新型iPhone手机)超越,会是颇为有趣的事情。我们不想预测结果,不过,最可能出现的情形是:过去的成功,会导致人们对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为了保持未来的成功而需要做出的变革——视而不见。
那么,我们为什么看不到迎面向我们驶来的卡车呢?我们为什么看不到脚下的金银财宝呢?为什么摩托罗拉没有看到诺基亚的威胁呢?为什么诺基亚没有意识到三星的崛起呢?这些是不可见的事物吗?是不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看到它们呢?
这些问题看似很愚蠢,可是,如果实施变革的某个特定需要是不可见的,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责备自己,也不应该责备没有看到这一必要性的其他人。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变革的必要性是可见的——只要我们愿意去审视它。再有,为什么我们没能看到变革的必要性呢?从根本上说,我们之所以没有看到,是因为我们被自己已经看到的光明蒙蔽了双眼。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拒绝直面威胁和机会呢?当我们看到,某个战略、某种组织结构、某项技术或者某个产品过去一度很好,但现在已经出现了问题时,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一证据视而不见并否认这一证据呢?
不要忘了,我们之所以未能看到变革的必要性,是因为我们被自己已经看到的光明蒙蔽了双眼。事实上,个人或者公司的每项变革,很少有哪个是独立发生的,而是都有其背景和历史。在几乎所有的情形中,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之前,个人或者公司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就像以前的正确行为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一样,我们做那些工作的出色能力同样不是意外所得。我们出色完成以前那些正确工作的能力是逐渐培养起来的。同样,用于指导我们行为的“地图”也是逐渐形成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不断取得的成功的“增补”。因为成功,这些“心理地图”(Mental Map)便成了引导我们行为的向导,其实际作用就像常规地图指引我们在荒野的艰苦跋涉一样。我们的心理地图会告诉我们走向何方以及如何抵达目的地。

这些地图沿用的时间越长,继续沿用它们便越发合情合理,同时,超越它们去发现改变它们的必要性也便越发困难。这个结论不但适用于公司和战略以及技术等宏观议题,而且也适用于个人以及如何沟通、如何向他人提供反馈等细节议题。不妨想象一下一个人从个人贡献者到销售团队经理的转化过程。经理们总是告诉我们,这是个最为艰难的过程之一。为什么呢?简而言之,作为个人贡献者,你是单打独斗地完成工作的。如果你是个销售人员,你是通过自己外出访客、促销以及签订订单的方式来完成销售工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绘制”成引领你成功穿越属于个人贡献者疆域的个性化地图。但是,作为销售团队的经理,你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从单打独斗、亲力亲为的角色,转变成引导其他人完成工作的角色,你必须从激励自己,转变成激励他人的角色。因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你得到了升迁),所以,以前显然是恰当的事情(也就是你自己完成工作的方式),现在则已经变成了错误的事情,尽管你依然很擅长做那些工作。
我们再看看这样一个例子:在与人沟通时,他能非常成功地传达微妙的暗示和线索,所以,从来不会让与他观点不一致的人当众陷入难堪的境地。这个人在自己的国家日本被人视为“交流大师”。他在东京有过多年的成功经验,并“绘制”成了一幅一流的精妙“地图”,用以指导自己进行高效沟通。他的这幅地图还让他确信,那些沟通技巧不够老练、不够精巧的人,不能赋予敏感的工作和任务。这个人后来被调到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新职位,工作地在墨尔本以南几公里的地方。令人沮丧的是,他精心绘制、而且经过了良好验证的“沟通地图”在澳大利亚并不灵验。尽管他在与他人沟通时,努力保持了极度的敏感和敏锐,但“当地人”却认为他不够坦率,因此,不可信任。在他看来,奉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的就是怎么想的”的当地人,在沟通时对他人的感受感觉迟钝、不够成熟,而且以自我为中心。并不奇怪,他没能出色完成任务。不过,这位经理慢慢意识到,以前非常恰当的方式现在则大错特错了。此外,他还慢慢认识到,如果要想在这个全新的而且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取得成功,自己就必须做出重大改变。

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变革的必要性?首要的,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源于这样的事实:我们被过去成功的心理地图所产生的光明蒙蔽了双眼。这些地图沿用的时间越长,继续沿用它们便越发合情合理,同时,超越它们去发现改变它们的必要性也便越发困难。这个结论不但适用于公司和战略以及技术等宏观议题,而且也适用于个人以及如何沟通、如何向他人提供反馈等细节议题。
案例中摩托罗拉的失败源于“被光明蒙蔽了双眼”,过去成功的光环削弱了企业领导者的危机意识。轻视竞争者的实力,高估本企业发展现状,必然的结果便是感觉不到威胁的逼近,看不到变革的必要性,在原地停滞不前。最终面对竞争对手的超越,只能对意料之外表示感慨,但纵然捶胸顿足也已经无济于事了。当已经被对手超越,差距的弥补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骄傲使人落后,对于企业来说亦然。摩托罗拉没有看到诺基亚的威胁呢,诺基亚没有意识到三星的崛起,都是由于被过去的成功冲昏了头脑,没有保持一种对环境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警惕性。事前变革是防患于未然,事后变革则是亡羊补牢。事后变革的风险程度远远大于事前变革的风险。成功的企业应是在高速发展当中始终关注可能受到的各种威胁,审视企业的优势劣势,对企业进行必要的“整身运动”,以求在安乐之时规范和完善内部管理,让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沙发
发表于 2013-8-30 13:26:18 | 只看该作者
xin li di tu shi bu shi "xin zhi mo shi"de yi si?
板凳
发表于 2013-8-30 22:20:31 | 只看该作者
心智模式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得到不断强化,如何与适应环境,调整心智模式是难点。第一次还是在第五项修炼中看到。不知道LZ有没有这方便的书籍推荐,深入学习下。
4
发表于 2013-8-31 14:56:33 | 只看该作者
“过去的成功,会导致人们对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为了保持未来的成功而需要做出的变革——视而不见。”
说得非常好,就像足球队一样,在连胜的情况下,教练一般是不会变换阵型和阵容的。
还有就是在看似顺风的境遇下,要做出改变所遇到的内部阻力是很大的,一旦失败,所有的责任都是由改革者来背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0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errrrr 的帖子

是的。心智模式,相当于为个人、企业行为提供指导方向的“地图”。它是根据过往经验、知识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0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cztww 的帖子

您好,感谢您对华恒智信的关注。我是华恒智信的一名分析员。《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拆掉思维里的墙》、《管理思维创新——如何构建你的心智模式》等都是关于心智模式的书籍,《第五项修炼》也十分值得反复琢磨、细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7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ofazhiyi 的帖子

是的,企业不应该沉溺于过去的成功。俗话说,“不进则退”,企业应时时具有危机意识,特别是在发展变化如此之快的当下。早在90年代初,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就在三星内部引入危机意识,提出了要有创业意识,破除守业意识,及时消除当时三星人中已滋生的骄傲自满的情绪。三星能够不断变革不断进步,可能跟这点也有很大的关系。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