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nljr 于 2013-10-18 15:15 编辑
回复 ynljr 的帖子
在地域上,各OEM业务单元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外地企业;就委加方式而言,既有单纯劳动密集加工型,也有相对较复杂的产业加工型;在生产组织方式方面,有的生产对人的因素较为依赖,有的制造对工艺管控要求较高,有的加工又对设备及制造要求较高——所面对的受托对象,无论在技术、文化、制度还是员工素质方面,都不尽相同。 众所周知,大多生产管理在过程中均是围绕“人、机、料、法、环、测”,即5M1E展开,在结果上关注“质量 成本 交期”,即QCD等三大要素。那么,我们所熟知的生产管理与OEM模式下的生产管理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从目标或是结果的达成来看,上述“5M1E”过程也好,“QCD”目标也罢,传统的生产管理是在企业内部达成,所有管理手段实施的载体都在企业内部平台上展开,而OEM模式下,其平台大都借助于委加方来实现,这便是最大的不同。 其次,再就过程管理而言,在OEM模式下,上述要素中,“人”的要素跃然成为重中之重,这既包括了OEM委托方的参与人员,也包括了受托方部份人员——“自己人”和“受托人”,成为了管理中的一对欢喜冤家;同时,在“法”这个环节,企业需要关注的内容更多,而不是只注重生产本身的管理,管理者及的管理者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关于生产工艺,关于技术参数,那可是“宪法”,大于天,毫无余地可言;而关于管理流程及制度,则是需要细心、耐心、重新梳理,达到执行舒心、放心的。 再次,从管控的结果而论,质量当然也成为两个企业的第一要务,一旦质量出现任何偏差,除了产品的受众利益被侵范之外,被伤害的决不会是他或是它,而是“他—他”。 因此,在OEM管理过程中,决不可简单的照搬企业原有的生产与管理经验,而是应当立足于委托企业与受托企业的现实,通过一套规范的、有效的管理手段,建立一系列的过程管控方法,达到过程可控、可追溯,结果可信、可依靠。 当然,生产过程以及生产结果所涉及的几大要素,本身就不能以孰轻孰重来划分,以上几个方面是点滴见解,抛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