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3-7-9 06:19 编辑
公司要携手政府一起组织一个规格很高的会议,为此要制作会刊。 因为其重要,里面涉及的内容又多,所以各个部门的经理级主管基本都参与了内容策划及文字审核。 具体工作由飞鸿所在的部门负责,开始时他安排了两名新员工参与。但因为新员工不大熟悉公司内部的人员和做事方式,难度较大。为此,又增加了一名老员工,三人组成虚拟小组。这样工作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到了最后的环节,设计公司把设计稿拿出后又进行了两三次大家参与的评审,只剩文字校对部分了。在虚拟小组三人校对过后,飞鸿最后校对。 结果却令人吃惊,他们校对过的会刊,有许多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地方。飞鸿一一指出并对他们的粗心、不细致进行了批评。在他们修改后再看时,竟然还有错误,而且有些是上次提出的意见压根儿就没有改。 这一次,飞鸿在校对并指出问题后,表示不会再看了,让他们把他提出的问题全部修改而且由他们负最后的责任。因为时间紧,他们下班后还在与设计公司对接进行修改,飞鸿则毅然地离开公司回去了。 事后看印刷出来的东西,再没有错误出现了。究其原因,飞鸿有以下感受。 一是非最终的负责人会有依赖心理。做过类似工作的人都知道,文字校对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一个册子的设计,在前期有错误和问题都不怕,因为还没有印刷,都有挽回的余地。而在提交印刷之后就全部定格了,再发现错误和问题谁也无能为力了。所以最后的审核和校对就显得非常关键,而由谁来担任最后的负责人也非常重要。作为虚拟小组来说,他们从内心就觉得他们不是最后的负责人,反正还有人把关,所以对有些似是而非、拿不准的地方就不会认真计较,在校对的时候认真细致程度就不够,把关不严,有较强烈的依赖心理。比如在审稿时,有的人对飞鸿没有看出的问题指了出来,飞鸿觉得有道理,便问他既然已经看出问题为什么不改还要再问一下。有的地方两种不同的表述都是可以的,但有最合适的一种,另一种如果用了也没有什么大错。在这种情况下,经验和判断就很重要。飞鸿审时可以决定。而如果是另外的责任人在审的话,他就会操心。实在把握不了的,也会向人请教。但如果压力不加给他,他很可能会不了了之。因为反正还有人会看,由最终的责任人去管。 二是对汉字运用的不严谨是较严重的社会病。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沟通和交往方式。尤其是年轻人,通过QQ、微博、微信和论坛等形式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由于许多人是用拼音打字,而有时为了追求速度,对于一屏上出现的许多同音字就不加认真挑选,错了也就错了,反正对方明白是什么意思。久而久之,对于常出现的一些错别字,反而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导致是非不分,视听混淆。在类似制作宣传册、会刊甚至书刊文字校对等对文字要求很严谨的工作时,就会出现要么写错,要么对出现的错误看不出来,以错为对。甚至有的时候连仅有区区几个字的大标语都会弄错,闹出笑话。这种情况,偶然发生时大家哈哈一笑,多了就会成问题,甚至是一种社会病。比如“请登录”被许多网站用成了“请登陆”。又比如“请稍候”,现在竟然在很多游戏、计算机程序或基于苹果ISO、安卓平台的手机实用软件上被写成了“请稍后”。类似的问题大有愈来愈蔓延的趋势。 三是作为主管必须要把压力加给当事人。在公司工作时间长了,大家心中就会有一个公认的认知,也就是谁在哪方面做得好,谁适合干什么。一旦工作涉及这方面,就认定应该由这个人负责。这是一个好事,可以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弊端。因为总是由这个人做这件事,会压制新人,使其没有机会接触或承担这项工作。飞鸿在感觉到这一点后,就毅然决然地下放责任,把担子和压力加给他们。这样做是要担风险的,因为果真有错的话,飞鸿是脱不了干系的。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就总是会有依赖心理。所以作为主管一定要把压力加给他们,同时在部属确有差错时勇于向上承担责任。压力就是动力,就是责任。不下决心这样做他们就始终不会有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