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www.5ucom.com 作者:企业管理者 日期:2013-6-17
《新书道术》中说:"无私谓之公,不公为私。"宋代大文学家韩愈说:"物不得其平则鸣。"可见,公平之说,古已有之。公平之人.公平之事,在史籍典册中。更是不计其数。
为官公正,办事公平,这不论是对于政府的官员。还是对于企业管理者,都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
唐代的大理寺少卿,办事就颇为公平。一次,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带刀进人皇宫,在宫门口站岗的监门校尉未发现,按照唐律,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都违犯了法律。可是,当朝宰相封德却说,无忌是一时疏忽,不能算犯法,校尉麻痹大意,应该杀头。唐太宗居然点头同意这么办。这时,戴宵挺身而出,明确表示:这样量刑不公平。他说,无忌带刀人宫。校尉没有发现,两方面都是由于一时疏忽,如果量刑,应该一视同仁,怎么能重此轻彼呢?戴宵说得理直气壮,有根有据,唐太宗只好答应重新商议。而再次商议时,封德仍是力主原判,戴宵便据理辩驳,寸步不让。指出:无忌和校尉,论其过误,情况相同,而校尉是由无忌带刀人宫的缘故而致罪的。"于法当轻"现在,轻罪反而重判,重罪反而轻判,"生死顿殊",很不合理。决要求据法重新判决。唐太宗觉得戴宵说得有理,终于接受了他的意见,把无忌和校尉都免罪了。
这里的几个人物,长孙无忌是"国舅"。又是卓著功劳的开国元勋;封德是当朝宰相,大权在握,更有皇帝偏祖。监门校尉则不过是在宫门口站岗放哨的小官;戴宵自己也不过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可是他居然亲公直理,坚持公平断案,这是很不容易的。然而,唯其公平合理,才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除了戴胃,像包拯、海瑞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也都是办过一些公平事的,人们口碑流传,同样说明了公平之可贵。
对待下属一定要公平,不可厚此薄彼、存私心。下属最忌领导者偏心。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成绩,或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个人的错误,实际上起到的是一种离间的作用,孤立了被你偏袒的那一部分下属。因此会导致下属之间相互猜忌,矛盾重重。群体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地降低。这显然会给你的工作设下重重障碍。
"一碗水端平"有时很难做到,如诸葛亮要以公平服众,就必须挥泪斩了马说,才不会在以后出现类似事情时有人说三道四。尽管马谡熟读兵书,与诸葛亮有交情。曹操曾经规定过无论何人之马只要进人老百姓的田地破坏庄稼就格杀勿论,在他自己的坐骑进人田地后,他也要"割发代首",虽然有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他的公平执法,从而极大地笼络了下属的拥护之心,为他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基础。
历览古今多少事。公平之心不可缺,这不仅是处事的必需,做人的起码道德,更是一个企业管理者搞好上下级关系、做好工作的一个起码的前提条件。如果办事不公平,搞邪门歪道,你那个部门那项工作就会出现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