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像招聘一样管理离职员工

[复制链接] 3
回复
8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3-19 15:2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要发展,需要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有新鲜血液血液的流进,必然就有血液流出。企业在人员的招聘环节都有一整套系统的流程和要求,接待时必然热情、周到。员工离职的时候呢?是否翻脸比翻书还快,瞬时分成两派?是否为了控制风险,克扣员工工资或是耍阴谋诡计迫使员工离职?企业为了无论从员工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角度,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结合我们的观念理念,我想和大家分享“像招聘一样管理离职员工”这个观念。
一、关注员工思想动态,预防为主
随时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发现员工有离职的苗头,及时和员工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员工经常请假、抱怨增多、不愿接受新工作、在招聘网站更新简历、工作风格与平常有一定的出入等都可能是员工离职前的表现,HR和直接主管要定期或不定期和员工沟通,善于发现员工离职的一些现象,做到有效预防。
二、诚恳进行离职访谈
当员工提出辞职的时候,若非这一刻无条件必须处理的事项,请务必放下手中的工作,诚恳地进行离职访谈工作,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重视和关心。访谈的目的是尽可能挽留适合公司的人才;了解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促进企业管理改善,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消除误解或缓解不满情绪,维护公司职场口碑;为员工职业规划提出建议。访谈千万不能搞得太正式,把员工当朋友,泡一杯热茶,诚恳、耐心地倾听。
三、认真分析离职原因,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员工离职的原因一般为:对绩效考核结果有意见、工作环境不满意、试用不合格、家庭原因、薪资不满意、发展平台不满意等,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对绩效考核结果有意见
这类员工一般情绪比较激动,首先需要安抚情绪,耐心听他倾诉或发泄,很有可能只是一时冲动,很可能说完后他又觉得没问题了。HR要从公司管理要求的角度进行疏通和引导,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工作,离职后传播不利公司的言论。
(二)工作环境不满意
了解到原因后,HR需要安抚员工先回岗位,然后不动声色调查真实性,若属部门排挤、管理不善等原因,及时向公司汇报和解决。
(三)试用不合格
这类员工委婉告知,从关心角度出发。
(四)家庭原因
这类员工一定要带着关心和关爱去办理,适合公司的人才,公司进行软处理,如准长假、送去关心和慰问等;不适合的人员话要说到位。
(五)薪资、发展平台不满意
面对这类员工,我们需要了解是他好高骛远,还是公司条件无法给予,若属员工好高骛远,可以善意提出问题或建议;若确实公司无法给予,就祝愿他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三、人性化办理离职手续,卸下离职员工的武器
尽管我们想留住所有适合公司的人才,但对去意已决、无法挽留的员工,要人性化办理
离职手续,卸下他的武器。中高层干部、骨干员工可召开欢送会,渲染家文化;对于员工社保转移等后续工作,热心、妥善办理。纵使他现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公司,他也会恋恋不舍,不舍这样的环境,若时机合适,很有可能回到公司或推荐其他人员就职。
四、定期整理离职人员档案,归纳离职原因,找寻规律,完善企业管理
定期整理离职人员档案,加强合适人员的联络,尤其是关键岗位或中高层管理员工,告知公司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还可邀请老员工参加公司的年会,让其感受到公司对离职员工的关心。这类员工有可能在外面历练后又回到企业,稳定性更强,也有可能为企业介绍优秀人才,充实了公司人才库。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员工离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企业的离职率过高,那证明企业的管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对离职原因进行归纳和分类,找到其中的规律,为公司的制度和流程提出改善建议,实现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
后记:从电话约定面试时间、初试、复试以及入职手续办理,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人情味。我们像对待面试人员一样对待离职人员,让离职人员感受到公司的重视和关爱,让企业的家文化传得更远。
沙发
发表于 2013-3-19 17:00:3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说起来这是一个,企业道德的问题。做一个好的名声。其实也不难。
有一种企业营销,就叫做,招聘,培训推广。
板凳
发表于 2013-3-20 11:17:57 | 只看该作者
离职员工不管是何种原因,就如同给公司传播出去的广告一样,对待离职员工也要像客户一样,有礼有节,甚至更应给他一个敞开心扉的机会,给公司带来的一定是有利的影响,有些离职员工甚至是公司的潜在的大客户。
4
发表于 2013-3-22 10:53:02 | 只看该作者
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