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央视经济频道按照惯例推出了《欢乐英雄》节目,此次的主题是“帕拉丁汽车训练营”,作为连驾照都没有的我来说,之所以关注这个节目,不仅是我因为一直以来对央视经济频道的喜好,更是因为对其比赛规则和参赛选手的角色性格很感兴趣。
欢乐英雄的比赛规则部分借鉴了幸存者游戏的规则,即每天会进行一轮对抗赛,而对抗胜利的一方将有权利淘汰对抗失败一方的一名队员。但同时,在分组对抗之前,他们又属于同一个团队,要一起生活、一起为赢得奖励或者保住有限的给养的共同协作。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暴露,也为最后决定淘汰哪名选手打下了伏笔。
从参加本次汽车训练营的参赛选手来看,共有10人,而在他们之中,有银行职员、大学生、模特、歌手、技术人员、公司职员、平面设计师、自由职业者等等,其中有一位选手名叫张东胜,是唯一的企业经理。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都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性格,而当这十个人处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和冲撞就显得更为明显。
张东胜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可能是这十名选手里驾车技术最好的,在第一次团队协作中,就是他在队友的帮助下,完成了第一次蒙眼开车的任务。而在第一次对抗中,他没有出场,对方就已经败下阵来,因此在第一天,十名选手中最弱小的——歌手冯萧萧被淘汰了。但在第二天的丛林寻宝中,张东胜在我这个观众看来,因为他的职业性格已经把自己定位为这个团队的领袖,而他和整个团队也没能完成任务,被扣掉了一半的给养。在随后的对抗比赛中,张东胜所在的B组失利,他也在晚上的评判中作为“最不被喜欢的人”(参赛选手语)而被淘汰。
其他参赛选手对张东胜的评价比较集中的是“主观”、“没有融入团队”,而作为我,之所以关注张东胜的被淘汰,是因为在他不仅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唯一的企业经理,同时更是因为我在思考张东胜身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职业经理的性格特点给他在团队合作中所带来的影响,我认为,这对于每一位经理人来说,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主观,对于做企业来讲,也许“只有偏执狂式的经理人才能成功”的观点是对的,但当经理人把这种性格带到生活中,那么在很多时候将是不受欢迎的。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但真正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对于我们来说却又是如此的困难,尤其是把工作所带给我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分开就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张东胜在训练营中的表现也恰恰引证了这一点,他身上所具有的“领袖气质”,并没有为他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而成为了他不受欢迎的重要理由。我认为,这个错误其实并不在于张东胜,以及众多经理人因为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偏执狂”一样的性格,而在于他没有更好的顾及大家的接受能力。我们不能指望权威与生俱来的,也不能指望权威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确立,而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于经理人来讲,也要懂得“韬光养晦”,正如对于曾国藩一生都影响深远的一句剑决一样:轻用其茫,出则伤人,是为凶器;深藏其拙,当机取决,是为利器。因此,我认为,在工作和生活中,作为经理人来讲,在没有树立起足够的权威的时候,还是稍稍收敛起自己的“领袖气质”的好。
没有融入团队。如果我没有记错,张东胜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无法否认,这个年龄差距也是他被淘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在工作当中,我们同样会经常面对着比我们要小十岁、二十几岁的下属,同样也经常会面对着比我们要大一轮、两轮的上级,如果说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多的选择和同龄人一起HAPPY的话,那么在工作中我们是无法回避年龄这个问题的。人们讲“三岁一代沟”,当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面对“代沟”问题的时候,如何应对在很多时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我认为,不管怎样,对于团队的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比较清醒和明确的认识,然后去适应团队中的主流文化,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诚然,张东胜的被淘汰也许对于经理人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他只是一个个案,但我们如果能够以归因于内的心态,从别人的身上去探询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我觉得不管怎样,都会是非常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