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绩效管理的“理性”与“感性”

[复制链接] 2
回复
5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2-19 10: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在咨询项目过程中与某企业总经理沟通时,谈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性”与“感性”这一话题,沟通完毕,仔细回味,收获颇丰。所以,想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性”与“感性”做系列的剖析,描述一个结合“理性”与“感性”的立体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是“理性”与“感性”的立体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文章之一,也是企业最关心、最头疼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笔者想以此与正在做或将要做管理的总经理、hr经理们分享交流。

  一、绩效管理的“理性”

  随着绩效管理这一工具在中国企业中的普及应用与实践的,其“理性”的一面已经逐步固化。一般情况下,实施较为完善的绩效管理,需要具备以下“理性”内容:

  1、绩效管理的原则性

  一般的企业在导入绩效管理系统的时候,会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常常表现为“业绩合同”、“绩效合约”、“目标协议”等形式,而其本质都是“契约式管理”。作为契约,具有“一旦约定,严格执行”的原则性,是保证协议双方兑现承诺的基矗另外,绩效管理一般会是企业正式的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其原则性也不言而喻。

  绩效管理的原则性是绩效管理“理性”的本质表现,没有原则性作为支撑的绩效管理,是没有根基的,是没有执行力的。

  2、绩效管理的数据化

  绩效管理的各种“契约卡”,会以各类指标组成,而考核指标要发挥作用,需要有各种统计数据作为支撑。绩效管理中的统计数据涉及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用平衡计分卡的归类方法,考核指标分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成长四个方面,所以统计数据也要来源于这四个方面。绩效管理中各种统计数据的得出,均遵照科学的统计方法,严格按照既定的统计口径。

  绩效管理的数据化是绩效管理“理性”的突出表现,没有数据化的绩效管理,是不科学的,不具有说服力的。

  3、绩效管理的可执行性

  可执行性是绩效管理制度与目标制定过程中要考虑的关键要素。绩效管理制度与目标,只有符合企业的实际,能够切实指导企业的行为,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尤其是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一般都会强调要制定“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目标,也即可执行的、具有行动导向的目标。

  绩效管理的可执行性是绩效管理“理性”的基本表现,没有可执行性的绩效管理,是脱离实际的,没有实际价值的。

  二、绩效管理的“感性”

  在咨询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事实:如果绩效管理只是一摞硬邦邦的考核卡和一堆冷冰冰的考核数据,那就是不具人性化的管理工具,也就很难得到贯彻落实,即使强行推动下去了,也迟早会形式化。

  所以,绩效管理仅仅具有“理性”,是不完整的,是没有内涵和灵魂的:“感性”则是绩效管理由一个平面,变成有血有肉立体的内涵与灵魂。这里我们谈“感性”,不是随意、无原则,而是指要考虑、尊重人的感受。

  绩效管理的“感性”需要体现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

  1、目标制定上下沟通,达成一致

  我们在为企业导入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一般建议企业采用“上下沟通,制定目标”的方法。制定目标过程中的上下沟通,既是制定合理目标的有效方法,也是充分尊重下级意见、听取下级想法的重要途径,还是将目标执行的困难与思想障碍提前扫清的重要手段。

  实践也证明,采用这种方法,能使各级人员执行目标的积极性提高,目标的达成效果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2、目标实施指导鼓励,共成目标

  绩效考核不是月底累计数据,与员工进行“秋后算账”,而是要在目标执行过程中关注员工表现,及时表扬员工,及时纠正过程的不足,时刻关注目标完成的进度,让员工有动力、有压力,并及时提供帮助,与员工共同完成设定的目标。

  有的企业老是盯着看“分数有没有拉开差距,有没有分数普遍高了”,而不去关注目标是怎么完成的,或者为什么没有完成,这与绩效管理强调的“过程跟踪”的管理思想严重偏离。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和鼓励,是作为上级主管管理职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目标过程的指导和鼓励,试问:“员工凭什么认为你是他的领导?”

  3、考核打分中肯评价,认真反馈

  我曾与企业领导者交流“领导魅力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话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员工得到尊重、重视与公平对待。在绩效管理中对员工中肯评价、认真反馈,就是让员工得到尊重、重视与公平对待的有效手段,其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绩效考核成绩本身。

  我们为某零售企业导入绩效管理体系后,在正式运行阶段,到企业里了解体系运行的情况,其中一位部门经理说了这样的话:“每次拿到评估后的考核卡,我从来不先看成绩,而是看总经理写的综合评价。我来企业这么多年了,执行绩效管理体系之前,从没见过总经理如此认真的给每个下级写这些评语,所以每一次看到总经理写的评语,都感觉到他对我的重视,对我工作的认可。记得有一次总经理这样给我写的:本月表现非常好,除了目标卡的工作完成之外,过程有突发性事件和临时性工作都完成得不错,本月额外加5分,希望继续努力!其实这5分对于我的工资系数没有任何影响,但我却很兴奋,这种兴奋一直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4、绩效面谈及时沟通,情理交融

  绩效面谈是上下级之间难得的进行面对面正式沟通的机会:绩效面谈时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上下级间能很好的沟通;作为下级既能进行工作汇报,让上级了解工作全过程,又能够听到上级对工作的评价,格外看重绩效面谈的机会。所以,及时进行绩效面谈沟通,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情感的需要。我们所服务的某零配件企业HR经理孙先生说:“每到考核期末,部门经理们都问总经理在不在家,会问我安排他们什么时候进行绩效面谈。曾经有一个月,总经理长期出差没有进行绩效面谈,部门经理们感觉很失落。在我们公司,绩效面谈已经是上下级进行正式工作沟通的最重要手段,每个月上下级针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深度交流,找差距、找原因,为进一步的改进工作,提升绩效,做足了功课。


  而有的企业,往往不重视绩效面谈工作,而将注意力完全盯在对考核分数的分析上,而忘记了与下属坐在一起分析分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结果导致了绩效考核的表面化、形式化。我们在为某企业做管理诊断过程中,与其生产部经理谈到绩效管理问题时,他说:“我看重的不是被扣了多少分,被加了多少分,而是为什么对我有这样的评价1

  三、“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运用

  理想的绩效管理,就是要将“理性”作为工具,而将“感性”作为灵魂,二者有机结合,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中“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运用,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理性”中留出“感性”的空间

  企业在制定绩效管理制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绩效管理“感性”的需求,将目标制定过程中的沟通、目标辅导、考核打分要求、绩效面谈等内容纳入其中,搭建起“感性”发挥的空间。尤其是刚刚开始导入绩效管理的企业,更需要用看似比较机械的方式,引导各级主管去关注绩效管理中的“感性”要求。

  在制定制度、进行约定时,需要明确约定的刚性事项,一定要明确约定,而需要让人充分发挥“感性”因素,才能够取得更好效果的,则留有余地。在制定各类评价指标时,可以允许上级主管有“感性”发挥的空间,要让其自主地按照对员工、对工作的理解,建立能够促进工作目标达成的评价指标与考评标准。

  2、“感性”中贯彻“理性”的原则

  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尊重人的感受,是“感性”的核心要求。但是尊重人的感受,并不是无原则地迎合所有人的感受,而是以绩效制度为依据,通过“感性”手段激发大家积极性,提升大家执行力,完成绩效约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绩效管理的刚性原则,避免“人际关系导向”,维护绩效管理的严肃性,杜绝“老好人”现象,从而保证绩效管理的制度化运行。
沙发
发表于 2012-12-19 14:44:56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文章对我即将要进行的改进型员工的绩效面谈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最后提到的,如何在理性中留出感性的空间,如何在感性中贯彻理性的原则。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0 09:55:4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好好学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