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成功不靠大学

[复制链接] 8
回复
16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4-18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这种东西,真巧妙,正如水一样,可以载舟,也可覆舟。中华民族之所以出现过倒退,由灿烂的春秋战国、秦汉, 退到近代的地步,原因之一也是读书人太多,出现了一个病: “士途臃肿“症。学者不事生产,清谈误国,是一件严重的事。
  
   香港之所以成功,原因也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学少,少了一种空洞的、迂腐的、窝囊的、颓废的、顽固的、幻 想的、拘束的、苟且的、退缩的、逃避的心态。生意人务实, 面对困难的挑战而苦干,勇取而坚定地克服现实的因难,从生活斗争中掌握了生存和成长的真知识,真学问。
  
   加拿大政府,最近搞了一个教育调查报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教育政策出了大问题,因为大学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原本几十间大学,相信要裁减起码一半。读了这个报告之后,我深深为加拿大人庆幸,发觉他们毕竟扯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中国皇帝自私,为了巩固政权,打击天下英才,实行用高尚的迂腐教育,针对最有精力、最有造反潜能的英才一网打尽,扼杀人才。后世歌颂唐太宗的,不外是半讽半颂的一句:“太宗皇帝真长策,天下英雄尽白头“。只有大学,才可以将人生中最有挑战性,最勇敢的二、三十年光阴,送进图书馆去。见到那些本来甚有前途的年轻人,在图书馆内磨死知识,真为他们但心,人类的前途,真会被大学这东西吞蚀。
  
   英国人极有智慧,统治殖民地的政策有三件活宝贝:第一,开办一个跑马场;第二,开办一间高级会所;第三,开办一间大学。英国人的统治政策,和唐太宗的科举考试,真是不谋而合。 读大学,是应该的,但大学之后,便要踏入社会,将学到的有用知识,变成谋生工具,读了书而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读书不是冤枉了吗?但可惜得很,很多人却老是在书中钻,在研究院内搞些无聊的研究,老是钻牛角尖,将本来简单易明的东西,钻到一塌糊涂,令世人不解。
  
   读书人因为有高度自卑感,便将学问变得玄之又玄;但社会不需要这些理论,世人要的,是如何活得好而已。知识本身,是人类克服了困难而得来的经验,本应是吸收了知识之后,令自己更高更强更勇猛。可惜得很,读书人用知识来唬人,借大学研究为名,逃避责任,不肯“落手落脚“的去搞实际上的生产工作。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呢? 美国曾经发生了一单官司,由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向一间报馆提出了控诉。亨利·福特是将汽车变为大众化的一位传奇人物,以前的汽车,是高级分子的专有玩物。亨利福特有见及此,认为汽车这种东西,可以凭着流水作业生 产方法而降低成本。结果,福特做到了,他建立了福特车厂, 并成为美国人的民族英雄。
  
   福特是一位白手兴家的人,真是不招人忌是庸才,名成利就之后,招惹了不少是非,其中一项,是一位记者讲福特先生是一位不学无术的人。这么一句说话,触怒了福特先生,于是双方对簿公堂。
  
   在法庭上,为了证明福特先生有无学问,主审法官做了一个问答比赛形式的考试,测验福特先生是否一名真正不学无术的人。面对着这种小学生游戏,问些好像:X加Y等于几多的问题,令福特先生啼笑皆非。福特先生教训他们,这类死记知识游戏,自己的手下有大把专业人才,只要一按桌头的掣,便得到正确的答案。
  
   懂得答题目的人,不算有学问, 因为这类学问帮不到成千上万的人改善生活的。 福特先生藉此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学问,真正有学问的人要有一定的胸襟。这种胸襟,是包容万物的量度,能容纳别人长处的人,才懂得将别人的优点配合起来,发挥作用。读书人和商人以及政治家的分别,便在这里,越有学问的人,越有偏见,越排斥别人,越不能合群,只有从商从政的人,明白世界在变,天下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他们懂得借助别人的长处,揉合以为已用,这便是“知人善用“的功夫了。
  
   同时,有真知识的人,懂得运用知识赋予的权力,改善生活。社会在变,世界在进步。真正的知识,是在于拿捏住变和进步的关键地方,将自己改变了,以求适应社会所需。 这个道理,正如张五常教授的文章中讲及赵紫阳碰见佛利民时,赵紫阳主动告诉对方,自己没有学问,只受过中学的教育罢了。佛利民即时说:“不要把在学校的时间多少与学问的高低混为一谈。有些人在学校念了很多年书也没有什么学问。有些人念书不多,但学问却非同小可。“
  
   事业成功的人,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虽少,但本身自强不息,努力自强的精神却不减。美、加的情形真怪,八、九成的创业人士,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而那些拥有大学以上学位的人,顶多只是打工罢了
沙发
发表于 2003-4-18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此文作者:冯两努

作者简介:
一个从赤贫走向成功的商业奇才、香港著名营销导师、陌生拜访之王、纵横商战谋略大家、著名商业作家、闻名省港澳的电视节目评论家,高级营销管理培训专家、新任香港区议员。

    1953年出生于广东中山市翠享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幼年丧父,四岁与母亲分别,先后寄居于四个亲戚家中,直到14岁才和母亲团聚,童年生活艰难。面对人生他不抱幻想,将名字改为“两努”,取两倍努力之意。咬紧牙关与命运抗争,终于获得成功。

    冯两努只受过9年的学校教育,但凭着自学自修自励,于1976年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极为灿烂的历史遗产,像:《史记》、《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历史名著,他都一一通读,深入五千年的谋略精华与现代商战紧密结合,融汇贯通,总结出一套独到的管理谋略,从商业调查、决断谋略、领导艺术到为人处世、情报资讯、企业兼并,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他将外国企业经营管理先进理论,与中国五千年的谋略相结合,撷精遽华,恣肆汪洋,写出了《三国启示录》、《春秋战国启示录》、《孙子商用兵法》、《仓业之道》、《商场智慧》等60多部内容精湛、充满睿智的宏篇巨作,对商界人士而言,不啻于一场及时雨。60多部著作一版再版,畅销不衰,许多著作获得香港图书大奖。

    冯两努不但是著名的商业作家,而且是成功的实业家和创业奇才,他早年跰手胝足,一路博杀,从打工仔开始,历任英、加、美等多家外资财团的金融经纪、融资顾问、国际税务信托,掌握丰富的西方商业运作经验,同时又饱览中国各类文史名著。人情圆融,世故练达,皆典藏于心;商战纵横,风云捭阖,皆蕴涵于胸。他将外国先进企业经营理念与中国谋略相结合,实践于现代商战,先后在加拿大、新加坡、香港三地四次白手创业,每次都获得成功。

    香港经济起飞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高素质的市场经营人才奇缺。冯两努先生先后应邀为香港汇丰银行、香港浸会大学、澳门企业管理协会、科龙隼团、乐百事集团、广西黑五类集团等中外企业培训人才,并成功举办了二十多届领袖才能与营销技巧封闭式培训班,经其培养出来的高级管理人才有八百人之多,他们正在各行各业做出骄人的成绩。

    冯两努还在香港、澳门和广东各地举办了60多场大型经济演讲会。从广州、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广东四小虎到广州、佛山、茂名、肇庆、阳江、开平、云浮、清远、韶关、三水、东莞等大中城市,冯两努精彩的经济演讲反应轰动,场场爆满。

    冯两努在商战谋略和企业经营方面的特长,深受香港商界和各界关注。各大报纸纷纷开辟专栏,聘请他为专栏作家,为企业出谋献策,为经济把脉。香港亚洲电视台更不惜重本,聘请冯先生主持点评《三国启示录》、《中国财神秘笈》、《雍正王朝》等重头节目,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收视率一再创下新高。广东电视台开办的《经济你我他》节目诚邀冯先生参与,有针对性地评点经济问题。广东电台、肇庆电视台、茂名电视台、南海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东莞电台等省内媒体也纷纷邀请冯先生坐阵节目。
板凳
发表于 2003-4-18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作为选拔人才的管理者,他考虑的是以更大的概率选拔更优秀的人才,而且他明白Pr(优秀人才|上过大学)>r(优秀人才|没上过大学)
4
发表于 2003-4-19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成功不靠上大学,太有.................................................道理了!

[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4/19/2003 12:19:36 PM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3-5-25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篇好文章
6
发表于 2005-9-8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7
发表于 2005-9-10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理解“成功不靠大学”可能更为准确,上大学可能成功,不上大学也可能成功,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问题,不需要有任何疑问的命题。 ”教育这种东西,真巧妙,正如水一样,可以载舟,也可覆舟。中华民族之所以出现过倒退,由灿烂的春秋战国、秦汉,退到近代的地步,原因之一也是读书人太多,出现了一个病: “士途臃肿“症。学者不事生产,清谈误国,是一件严重的事。“ -------------------------------------------------------------------------------------------------------------------------------------------------- 我理解这是说科举制度的不合理,但对于中华民族的倒退这个大问题来说,这不是主要的理由,更不是重要理由,这个命题有点大,并且和现在的大学制度也没有太多联系。 ”香港之所以成功,原因也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学少,少了一种空洞的、迂腐的、窝囊的、颓废的、顽固的、幻想的、拘束的、苟且的、退缩的、逃避的心态。生意人务实,面对困难的挑战而苦干,勇取而坚定地克服现实的因难,从生活斗争中掌握了生存和成长的真知识,真学问。” ------------------------------------------------------------------------------------------------------------------------------------------------ 那美国呢,是不是也因为大学少而获得成功,我觉得这个道理没有任何道理。 “”英国人极有智慧,统治殖民地的政策有三件活宝贝:第一,开办一个跑马场;第二,开办一间高级会所;第三,开办一间大学。英国人的统治政策,和唐太宗的科举考试,真是不谋而合。读大学,是应该的,但大学之后,便要踏入社会,将学到的有用知识,变成谋生工具,读了书而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读书不是冤枉了吗?但可惜得很,很多人却老是在书中钻,在研究院内搞些无聊的研究,老是钻牛角尖,将本来简单易明的东西,钻到一塌糊涂,令世人不解。“ ------------------------------------------------------------------------------------------------------------------------------------------------- 个人认为英国的做法相当明智,作者也这么认为,但我不知道什么是”本来简单易明的东西“,又怎么被”钻到一塌糊涂“?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工作能力个人认为和大学的经历关系甚大,当然针对企业与科研两个不同的领域,大学的重要性肯定不一样,不过我不是搞科研的,但没有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肯定不如现在。 ”在法庭上,为了证明福特先生有无学问,主审法官做了一个问答比赛形式的考试,测验福特先生是否一名真正不学无术的人。面对着这种小学生游戏,问些好像:X加Y等于几多的问题,令福特先生啼笑皆非。福特先生教训他们,这类死记知识游戏,自己的手下有大把专业人才,只要一按桌头的掣,便得到正确的答案。“ ---------------------------------------------------------------------------------------------------------------------------------------------- 不知道福特手下的这些专业人才上没上过大学,不知道他们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 事业成功的人,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虽少,但本身自强不息,努力自强的精神却不减。美、加的情形真怪,八、九成的创业人士,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而那些拥有大学以上学位的人,顶多只是打工罢了 ---------------------------------------------------------------------------------------------------------------------------------------------- 高达8、9成的创业人士没受过大学教育,不知道是否准确。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大学教育绝对有必要,成功确实和上不上大学没有必然的关系,但这位冯两努先生的言论个人认为不过哗众取宠而以,也希望自己最好不像范伟一样天天在网上、电视上、报刊杂志上被这些赵本山们忽悠。   
8
发表于 2005-9-11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观念独特,不过大学虽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他毕竟整合了社会资源,给条件不好的人一种机会!
9
发表于 2011-10-10 22:04:27 | 只看该作者
而那些拥有大学以上学位的人,顶多只是打工罢了
此话真是一针见血,我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