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领导者,在企业里,如果自身的素质不过硬、自身的能力不够强,那就很难让下属"俯首帖耳"。因此,领导者要想管理好下属,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并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和管理好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够严格要求,那就很难对别人严格要求;如果连自己都管理不好,肯定也管不好别人。
领导者在管理活动的实践当中,肯定要先立规矩,制定
企业规章制度。那么在让下属遵守规矩之前,领导者自己首先要严格遵守,作出表率,下属才能够心服口服,也必然会严格遵守,如果领导者违反了规矩,也要同下属违反规矩一样受到应有的制裁和处罚,而不能够搞特殊,不能够享有任何"特权",要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才能够实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相反,如果领导者不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矩,违反了规矩而"逍遥法外",不受任何处罚,那就很难服众,如果没有下属再愿意遵守既定的规矩了,那么你制定的这些
企业规章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最终会导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意义,曹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并对自己的违纪行为进行惩罚,值得现在的企业管理者们学习。
三国时期,正值乱世,老百姓都不能安心耕地种田,大片的良田变为了荒地。于是,曹操实行屯田制,并很快收获了大批的粮食。这样,不仅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军队也有了充足的军粮,为进一步征战全国提供了物质保障。曹操感到十分高兴。为了保护庄稼。他下了一道命令:"践踏庄稼者斩!"
不久,曹操率军队经过麦田。突然从路旁的草丛里窜出几只野鸡,把曹操的马惊得狂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田里。等到他勒住马时地里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于是,曹操把执法官叫来:"我的马踩坏了麦田,违犯了军纪,请你按照军法给我治罪吧!"
此时,执法官犯难了:这可是要砍头的大罪,但曹操是主帅,军纪也是他制定的,怎么能砍他的头呢?所以他说:"曹承相,自古'刑不上大夫'。您是可以免罪的。"
"这怎么能行?如果地位高就可以不遵守规定,那么命令还有什么用处?何况这是我自己料定下的规矩,如果我不执行,怎么能让将士们去执行呢?"
执法官迟疑了一下说:"是您的马受惊冲入麦田,并不是您有意识地违犯军纪。我看还是免于处罚吧!"
"不行!规定就是规定,不能分什么有意无意,如果大家违规之后都找出理由来免于处罚,那规定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既然人人都得遵守,我怎么能够例外呢?"
执法官头上冒出了汗:"丞相是全军的主帅,如果按军令受罚,那谁来指挥打仗呢?再说,朝廷不能没有丞相,老百姓也不能没有您啊!"众将官们也纷纷地上前哀求,请曹操不要处罚自己。
曹操见大家都在求情,沉思了一会说:"我是主帅,治死罪是不适宜的。那就割下我的头发来代替首级吧!"说完他拔出了宝剑,割下了自己的一把头发。
曹操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态度和方式,无疑是给全体将士们敲响了警钟:"忽视我建立的原则,就一定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经过这件事以后,将士们都知道了曹操的军令如山,令出必行,绝不姑息宽容。他们再也不敢违背曹操的命令,军纪变得十分严明,军队的战斗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很快,曹操就消灭了其他强大的军阀刮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领导者应当明白,
企业规章制度建立之后,它就是庄严的,既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容忍行动上的触犯。倘若领导者让自己建立的管理规则变成为"一纸空文".这对于公司来说,无疑是属于管理不善,让制定的决策得不到落实,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对领导者本人来说,要么是失去员工的信赖,建立的原则再无价值;要么是引起员工的不满,认为领导者是"只许州宫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无论是哪一种后果,都是领导者们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