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战术、战技的有效匹配(三) 必须认识到企业里面有一个知会用创四环节认知链条……
知、会、用、创是个知识的学习,消化,应用大链条。接触的知识不等于会的掌握了的,同样会的不等于能用用的好,能用会用用不等于可以创新,一个人一生所知,只有极少是会,知和会是两码事,知要会做,但是会的,你不一定都会去做,按一个漏斗原理,知会很大很大,会较小,用极少极少,创微乎其微。任何一个大学者,大创造家的一生,就是把这个喇叭口的下面怎么扩大,而且喇叭口的扩大才能让我们解决之前说过的三个核心问题。 三个问题,反过来说这三个问题需要考虑,不然的话,我很难跟他去说这个技术好,那个技术不好,我为什么说,我没有完全的把所有的人一下子,每个人都去解释的这么,我可能只能在,也就是你刚才说的植入,我必须通过植入的方式我说得再清楚也没有力量。你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超越系统。 因为我说的别人不相信,只是我想改变的,事实上并不是外界需要我们改变的。这是可能要有足够的例子,国内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变化,刚才说美国这种文化的侵入,我们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在这些民族产业过程中,我们应对策略是什么,和我们提升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是不是可以上升的一种,上升到国家的层次,最后落实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可能这个地方,我想为什么我说这次也是请你们进来很重要的原因,实际上第一个是帮我们诊断,另外一个,更多的是要你们通过外面的变化,世界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和给我们带来的竞争的压力,看我们需要变化的理由,找这种理由出来。我们怎么宣传,某种程度上不如你们来的一堂课,或者来的一个事例的剖析,可能更有说服力,这些文化植入的力量所在,为什么直接外在的压力能带进来,所以才能植入成功,这是我的理解。如果你把这种压力和危机带不进来,这种植入我估计大家保证是反弹的。 领导哲学经典,做技术出身,对系统的认知到这个程度,我只能说您的学术已经做通了,我不是恭维,纯粹我们今天是两个哲学家之间的交流,真的您的哲学做通了。还是钱学森说的那句话,大系统做多了以后,做系统工程多了以后,能系统地做事,这是哲学境界。我现在的困惑,为什么现在IBD,别人讲,但是我说华为这么做,同样在中国,华为经过大概六年,硬生生被憋成一个世界500强。 这种做法导致它的胜利,也就是在国内是不可取代的,全世界也不可取代的。 现在我们的人,对如何用复杂的管理工程,把我们的点状技术片断系统化、立体化、壁垒化,完全没有概念。 所以我们请的一个华为逃出来的人,来给我们讲,这样怎么样,引进一套比较系统的方法。他是个平台,他是个网络,你说软件开发得再好,你没有Windows怎么办,就是现在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强调这个功能性软件,但是不强调平台,管理就是平台,管理技术就是这个平台的架构。有很多企业,他只有管理,没有管理技术。 因为这个引入只解决把什么东西做出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为什么要做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工具联系和价值联系。太急吼吼地上业绩地话,会把你们仅存的研发文化都冲击掉。不是,大家生存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改革,根本不可能。就是跑过GDP,国家平衡GDP跑过就行,老百姓觉得我们跑过GDP,他们就没有一种简单的心理压力就行。而且客观上来讲,因为你本身是在XX(指母公司)里面,是个知识型、研究型的企业,不是那种重装型、工业型的企业,所以客观上不要成长得太快,以至于他鞭打你,自我保护是对的。(作者系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