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者的思维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者的实践》中引用了一个流传了很久的管理故事:
你是在建大教堂吗?
有一个人某天沿着乡间小路在散步,突然,他看到一大群人正在盖一栋好像是教堂的建筑物。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问其中一个人他们正在做什么?
这人回答:“我正在整修这些石头,赚点钱养家糊口。”
过了几分钟,这人走到第二人的旁边,提出相同的问题,第二个人好像也正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却点了点头,并回答说:“我正在做全国最好的琢石工作。”说完后,立刻把注意力又集中在切削石头上,并且不断的试验它们是否可以平稳的放在另一个石头上。
没多久,这个人又走到第三个人的旁边,第三个人仍然和前二人做着一样的工作,这人十分好奇的问他同样的问题:“你正在做什么啊!”
第三个人立刻站起来,骄傲的说:“我正在建一个大教堂!”
我问过不少于1500名管理者:为什么做同样工作的三个石匠对同一个问题,回答如此的不同?
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是这样回答的:因为三个石匠对工作的态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价值观不同、职业目标不同、需求不同,甚至是家庭背景不同。
这些回答,都只是从员工的身上找原因,可以说,很不成熟!因为他们没有从管理者身上找原因!
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和诺姆·斯莫尔伍德(Norm Smallwood)在研究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力时,曾提出过员工公式:
员工结果=胜任能力×承诺×贡献
他们认为,领导者必须培养员工3项能力:胜任能力,表示员工具备完成任务的专业技能;承诺或敬业度,表示完成任务所需投入的专注和精力;贡献,表示找到工作的意义。
也就是说,当员工因专业技能不足而导致未能完成工作时,管理者要思考: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培养员工的能力?是不是因为我高估了员工的能力或低估了任务的难度?如果管理者能够这样思考,就不会在出现问题后一味指责、批评、考核员工了。也唯有这样思考,管理者才有可能反省自己、提升自己。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我所倡导的“管理者的思维”!
所谓管理者的思维是指,当管理者发现下属行为不当、工作不力时,首先要思考自己的管理是否做得到位。
史蒂夫·柯维在其名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出,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知识、能力和意愿的三合一。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到工作场所:员工的工作表现也需要这三者合一,即:
工作表现=知识×能力×意愿
知识包括工作相关的知识和具体某项任务的背景、目的、标准等内容;能力是指员工具备相应的技能,最好是曾经做过;意愿是指员工的承诺和信心。这三者缺一不可,故是相乘的关系。
员工的工作表现达不到管理者的要求,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寻找原因:是不是因为员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工作,不知道相应的信息?还是因为员工的技能不够?还是因为员工投入不够?或者兼而有之?
那么,管理者的思维是什么呢?对应ASK(Attitude、Skill、Knowledge),管理者也可以ask自己三个问题:A——是不是我没有激发员工的意愿使其投入?是不是我们鼓励员工使其充满信心?S——是不是我没有培养员工提升他的能力?是不是我没有在过程中给予有效、足够的指导和支援?K——是不是我没有告诉员工充分的信息?是不是我没有让员工清楚我的标准?
管理者ask自己这三个问题,就不会只找员工的问题,可以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从而能更快地成长。
回到开篇的那个案例,其另一半答案是:这三个石匠的管理者没有告知他们做事的目的,或者仅仅是告知而没有取得他们的认同,所以,是管理工作的缺失或不到位!
“员工的过错,是管理不善导致的。”这句话,你认同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