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janechun - 

[职场健康] 本栏目功能为问题咨询服务.

[复制链接] 61
回复
673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8 09:37:4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ark在2004-12-14 21:19:37的发言:

这段话有点务虚哟!!!!!听起来有点像大师说得,仔细想来好像又有点不像。。。。。。。。。能不能具体一点?

怎么都觉得你在为我上纲上线.

下面的这段话请千万别再上纲上线的去理解什么.没有任何意思或针对性,实际上我是很怕同这样的问题接触的,因为无论你怎样回答,总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证明有所指.所以希望你不会觉得我有所指,然后再继续看,不然最好别看下去,否则你会觉得比较胸闷的呢. [em07]

答案如下:

你仔细观察过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吗?

这话不是出自我的原创,它是我小时候看连环画报上面讲的一个小故事.有位年轻的画家,在一个著名的博物馆展出自己的处女作,可是因为没有什么名气,于是有许多的富翁和权威以及评论家在评论他的画,并且针对这些画提出许多问题来要求他回答,他无法回答上来,所以,那些人包括媒体就指责他的画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艺术欣赏价值.而他的创作灵感和思想根本没有任何根据以及来源,之后他同自己的一个朋友谈起这件事情,于是那位女士就告诉他说:以后无论谁再问任何问题,你只要反过来问他这个问题:你仔细观察过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吗?

果然,他在那以后无论别人提出任何问题他都非常沉静的反问这句话.结果是什么呢?他的画成了最有哲理的,而且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伟大画家.

多少年过去了,他总是用同样的话来回答所有的问题.而且真的是江湖秘方,百试不爽!有天他又遇到了那位女士,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含义是什么?女士笑了起来.回答说: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什么含义,也没有什么答案.只是人们通常习惯去将那些不明白的事物作为哲理.而喜欢研究那些根本没有丝毫意义的事物.

当时自己不能完全的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也不喜欢去为这些故事寻找一个归类.我只是觉得这句话真的很有意思.

现在想起来有时候还真的是这样的呢. 其实我再回答这个帖子的时候,自己真的是什么都没有想,所以也的确是没有什么具体所指的.就是如你所说,只是一句很开心的空洞的白话罢了.

如果一定要回答的冠冕一些,哲理一些,那么我想其实这个心并不是哪个心胸的意思,毕竟谁有那么大的心胸呢?我想世界上除了基督和主以外没有什么是这样的.世界究竟有多大,其实再大也不过是我们所能够见到的,而你我所见到的只是世界的一个毫发而已,所以才有人会说卡夫卡是坐在家里而知天下.所以我们才会发现有人是具有非常深的悟性与对世界的感知.也所以我们需要交流.而你我的心有多大,你所知道的世界有多大,你的心就有多大.

回答完毕,请主考官给打分吧.不过重要的是希望你再别这样问我了,可以吗?这样我是真的不够胆张嘴讲话了.有时候我是随意的讲话,并不是每个答案都有结果,并不是每个问题都有黑白.但是问题只是问题,只要不影响别的家人就好.如果影响了那么就不能随意讲了.所以我希望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和认知.

我想或许我知道为什么你会如此突然的问我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你的思维来分析. [em07]

对不起!我可能不够含蓄不够温和,但是我想以你的性格是不会介意的.所以也就敢这样的放肆一下下.

[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8 9:40:56编辑过]
52
发表于 2005-1-16 14:14:48 | 只看该作者

janechun,你做的工作非常好!

你在这里帮助了很多人,向你致敬!

5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04:21: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em04]
54
发表于 2005-6-30 13:08: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帮助人吗,我怎么没发现?

55
发表于 2005-7-4 20:44: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可能来的比较晚,你看看以前的精华贴就知道janechun斑竹有多厉害了~
56
发表于 2005-7-12 15:34:00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问你问题呢?????

57
发表于 2005-7-14 19:11:03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想学心理学,,有没有什么好点的书?

58
发表于 2005-7-16 23:35:47 | 只看该作者

TO:钟声悠扬

你也对营养健康学感兴趣吗?

59
发表于 2005-8-29 23:37:35 | 只看该作者
得一短文,与君共享:《公正之迷》
    公正首先是一种心理感受,而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感受总是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意识形态、个人的资源禀赋以及物品价格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偏好,从而影响人们对公正的判断。
    学者D·Foley给出了一个评判公正感的方法,即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所拥有的一组商品,如果不嫉妒的话,事物的状态就被看作是平等的;如果一种状态是平等的,而且又符合帕累托效率要求,那么这种状态就被看作是公正的。
    按照这种思路,有两个因素与社会的不公正感密切相关:
    其一是信息充分与否。社会越是落后,信息传播的成本越是高昂,即使实际的不公正非常强烈,人们对不公正的感受程度还是可能轻微。
    其次是暴力潜力对称与否。如果强势一方拥有足够形成威慑的暴力潜力,弱势一方即使心存妒忌仇视心态也不敢反抗,他们的不公正感就会愈加强烈。
60
发表于 2005-9-6 16:05:46 | 只看该作者

请问janechun斑竹的MSN是多少啊,很想与你进行更好的交流。

我的MSN是sld0805@hotmail.com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