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洋奶粉”涨成“巨无霸”:究竟谁犯的错?

[复制链接] 0
回复
5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5-19 10:2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媒体调查称中国内地部分洋奶粉价格为原产地4倍。媒体称,乳企借成本上涨和升级配方虚涨价格,内地的部分“洋奶粉”售价为全球最高水平。有人说,洋奶粉的高定价,或许可以归因到内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皖江晚报》5月17日)
不可否认,“洋奶粉”在中国奶粉市场已成“巨无霸”,其稳固的地位已没有任何一家国产奶粉能撼动。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洋奶粉真的比国产奶粉好吗?是什么导致洋奶粉占领了中国的市场,而民族品牌逐步衰退?这难道是一场消费信任危机吗?这些问题需要答案,需要给国产奶粉企业对症下药。
  在“洋奶粉涨价不够卖,国产奶粉打折不好卖”的背景下,洋奶粉自2010年起已先后数次肆无忌惮提价。而国产奶粉在超市终端的销售的确“憋屈”,销售勉强占30%左右,与“洋奶粉”相比远远处于下风。目前同档次的国产奶粉普遍比国外品牌便宜10—20元以上。美赞臣、多美滋、惠氏等国外品牌,售价从200元到300元不等;最便宜的是国产奶粉,一般价格在200元以内。即使有价格优势,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并不“买账”。洋奶粉把持市场定价权,对国内奶业和消费者都不是好事。
  洋奶粉已经垄断了我国高端奶粉市场,并且继续进驻液态奶市场。据农业部的统计,去年洋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而事实上,目前洋奶粉已经占据了高端奶粉市场90%的份额。洋奶粉的不断涌入,直接掌握了国内奶粉市场的定价话语权。不仅仅是高端市场,进口奶粉也抓紧向二三线市场挺进。在垄断了一线城市奶粉市场后,美赞臣、雀巢、惠氏、多美滋等洋品牌通过改变包装、细化产品等运作手法迅速抢占此前由圣元、伊利等国内品牌占据优势的中低端市场。洋奶粉已占据我国奶粉市场半壁江山。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惠氏、雅培等洋品牌调整产品线,推出适合二线城市的中低端产品;二是洋品牌的渠道已经逐步下沉到地级市的卖场、医院,并且陆续在当地设立了直供商。此前,我国二线城市及以下市场原本是国产奶粉的“大本营”。
  “洋奶粉与国产奶粉的营养价值并无差异,消费信心是影响国产奶粉发展的最大障碍。”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姜微波教授指出,洋奶粉可能在生产工艺上比国内的乳品企业先进一些。笔者以,国产奶粉丧失市场主动权,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任何产品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就等于被判了死刑,而中国奶粉走到今天的境地又有多少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呢? “三鹿”事件后人们普遍对奶业缺乏信任,从消费者为之害怕到今天的奶业行业为之害怕,“洋奶粉要钱,中国奶粉要命”,无论是主管部门的期望还是公众的反应,都预示着中国奶粉危机仍未消除。如今,中国奶业出现的市场大幅萎缩,不是因为洋品牌的价格低廉,而是因为消费者更信任洋品牌,
  “虽然买洋奶粉肉痛,总比买国产奶粉以后心痛好”、“洋奶粉涨价不够卖,国产奶粉打折不好卖”等现实版现象层出不穷,让国内关心民族奶粉成长的人们心疼,我们是自毁长城,失去消费信任。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危机,我们是不是就只能被动地把市场拱手让给洋品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短短数年奶粉市场发生了大幅倒退的现象,我们的主管部门和奶粉企业应该清楚地看到,消费者的选择事关企业的存亡!中国奶粉的东山再起要解决的也就是从制度上,从企业的商业道德良知上打消消费者的疑虑,给消费者足够的信心。
  其实“洋奶粉”涨成“巨无霸”不可怕,值得担忧的是中国奶粉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心是否“矮化”?笔至文末,希望中国奶粉企业经营的核心不单单是提供给消费者一份好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让孩子的父母更多一份骄傲和安心!这也是中国奶粉企业破茧自救,获得民心的唯一抉择。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