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论语学管理(长舌篇)》(持续连载中)

[复制链接] 10
回复
11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4-28 23:0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之鹰 于 2012-4-29 11:09 编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一个角度,学习而时常温习,是很快乐的事情。


常温习,才有新思想得到启发和产生。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知识如群山,带着不同的视角,带着不同的心情,去看同一群山,得到的感受会很不相同。


企业家在学习的时候也是这样,经常会面对不同的知识,我梳理一下大致会遇到这样三种情况:


1.教授的知识,正好能解决我以前遇到过的问题。我们可称之为“过去”;


2.教授的知识,正好能解决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我们可称之为“现在”;


3.教授的知识,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我们可称之为“未知”。


正因为有着“过去”、“现在”、“未知”,我们才会有学习的快感。


假设我们学习应对危机的知识,企业正好经历过产品质量被电视台曝光、消费者不断投诉的“过去”。我们虽然应对过去,但下次能否继续化险为夷,我们毫无把握。正好温习知识,可以让我们梳理出逻辑,为今后此类事件树立标准和流程,应变沉着应对。这是对“过去”的时习之。


假设我们企业正在设计公司产品通过微博进行营销,却因为正好是新知识、新体系,教授的知识可以很快得到应用。课堂上学好,回去就用。这是对“现在”的时习之。


假设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还没有在企业实践中遇到,那么建议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这里面的建议是,面对“未知”事项的学习优先级如下:1.将来会发生的大概率事件;2.将来会发生的小概率事件;3.虽不属一个行业,但在模块中理念上可以借鉴的。(比如电商可以听一听传统行业的销售,但不建议去听传统行业的财务处理,跨行业的规则和标准相对难学,也没必要。但理念可以借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二个角度,学习的内容要经常实践,如果不实践,等于没学习。


我们在幼儿和青少年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在企业管理的学习中不能再强调素质教育,而要强调应试教育,也就是企业培训一定要和企业目标相结合。我们现在有太多的听着有意思的课程,但最终对企业管理和业绩提升没有多大的帮助,这是非常可惜的。


当然,目前的企业管理培训界对应试教育的内容研究还不深入,有待于逐步的完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三个角度,不能温习的知识,没必要去学。


企业管理人员的时间、精力和成本都是有限的,学习就一定要学到内容。不能温习的、演练的知识,不要去学,必然是浪费时间。不能温习的知识只有两种情况:1.没办法温习,太虚;2.根本不用温习,太简单。很多培训课程喜欢讲耳熟能详的大道理,无非是用些新的案例、新的故事,那就不是学习而是娱乐,无非是这么一听,大家一乐。这就不要去当做培训而对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总之,学习对于企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企业管理要从学习中找到乐趣。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23:14:34 | 只看该作者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长舌篇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之鹰 于 2012-4-29 11:09 编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迎接它的有****。”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待客的原则。

企业管理也是同样道理,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朋友多了好办事。对于企业家如此,对于业务员更是如此。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多和朋友交流。朋友可以是你的客户,也可以是你的竞争对手、上级领导、供应商,等等。我曾经见过少数的企业家,几乎没有宴请过他的大客户,也很少有面对面的交流。业务全靠部下在操办。这样会出现很大的风险:要么关系疏远了,容易流失;要么客户完全掌握在部下手中,也容易流失。

所以,企业家一定要多交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的主要功能是交朋友,而且朋友的范围很广。即使是客户,也要先交朋友、再谈业务。业务不请自来。

那么业务员呢?交朋友就更为重要了。业务员的朋友主要是客户,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进行有效的客户管理。千万不能“有事有人”、“无事无人”。

这里给大家几个工具,帮助大家进行客户管理,保持常胜之道:

一、客户管理要保持节奏,一般2个月左右联系一次,要联系但不要让客户烦。

二、客户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销售,而是为了三熟:“耳熟”(听到你的声音感到熟悉、亲切,不拒绝)、“眼熟”(看到你的人感到熟悉、亲切,而不拒绝)、“心熟”(了解你对一些事物的基本看法,最好还能产生共鸣和探讨)

三、联系的方式:

双向(较推荐):1.电话;2.实地拜访。

单向(效果一般):3.电子邮件;4.寄信件;5.寄资料;6.借力(比如活动)。

四、联系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客户的境况,是否升职、所在公司是否有重大活动、是否有小孩,等等。

五、联系的一些原则:

1.要遵循1:3:7法则,欲擒故纵,不要急于求成。

2.为每次联系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有话题可谈。

3.有耐心,有长久性,把与客户联系当成自然的事情,而不要感到拘谨和不自由。

4.最好的是你发自内心地把客户当成朋友,愿意关心他们遇到的问题,愿意帮助他们。

只要企业能经常做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一定是常胜将军。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0:58:03 | 只看该作者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长舌篇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之鹰 于 2012-4-29 11:07 编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提醒我们,即使别人不知道、不理解我们的理念和做法,也不生气,这可谓君子了。

在创业路上,一个新点子和新思路的产生,总会受到各方面的质疑。

我们从没有想过,每台电脑都会用一种操作系统,微软把它变成现实。

我们从没有想过,手机可以当电脑用,苹果把它变成现实。

我们从没有想过,可以通过网络来购物,ebay、淘宝把它变成现实。

......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伟大的创举,往往是最初产生于别人怀疑的点子和思路,但最终改变世界。

为什么?

因为创业者的坚持,他们坚信自己的理念总有成功的一天。

他们的坚持让世人相信,并改变世界。

在外国人眼里,这种坚持是斗士的姿态,是唐吉坷德式的。

企业家总是孤独的,默默前行,受尽压力,仍然在路上。凡成大气者,总要异乎寻常的执著。但也不必到处和人论战,动不动就和别人斗口动手。

在儒家文化中,这种坚持应该是君子之风。

它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洒脱。

它是刘知几的“悠悠尘俗,共以为愚”的呆若木鸡。



作为企业家的您能做到么?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1:05:53 | 只看该作者

4“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长舌篇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之鹰 于 2012-4-29 11:06 编辑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企业要做好企业文化,根基在于培养员工的孝道。因为孝道的存在,会让员工听从上级的管理和安排,有利于企业的管理稳定,培育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

所以,一些企业在员工中推广学习《弟子规》、《论语》这样一些经典的古籍,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而言,孝顺父母、尊敬兄弟姐妹的同事必然会尊敬领导、遵守企业规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然而,我们要区分孝弟和自私的区别。我在企业中遇到过一些员工,非常孝顺父母,逢年过节单位发的东西,首先想到带回家给父母,经常给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买东西。我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的这种孝顺,其实是一种自私,什么事情都先想到自己。

后来,我在管理中也会非常注意这些员工的管理,对他们尽量引导,把企业也看成是自己的家,只有当家庭发展的好时,才会对自己好。对于这样的一些员工,要关注和驾驭,千万不能把孝弟和自私相混淆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08:50:30 | 只看该作者
5“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长舌篇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给我们的启示是,用人不要用那些很花言巧语的人,我们也不要做成“巧言令色”的企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那些很会讲的人,天南海北、国际国内、古今中外、文科理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最典型的就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

但是,这些花言巧语的人,往往只会做说,不能做。这种花里胡哨的人,大多如纸上谈兵的赵括,不可重用。

人如此,企业也如此。

毕意文、孙永玲两位在编撰的《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第2版)》中提到,他们做的调研中惊奇地发现中国企业不缺少战略,而缺少战略的执行。“根据博意门咨询公司对中国105家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战略制定,而是战略执行。我们曾对275位职业经理人进行调查,他们认为,战略执行比战略本身更为重要。”

他们在2007年和2008年的调研中发现,分别只有17%和10%的中国企业有完善的持续性的战略管理流程。而根据美国的调查,这个比例在美国是54%。

我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企业不知不觉变成“巧言令色”的企业,很会讲,但不会做。往往陷入追求“我和我追求的梦”,却不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企业员工往往会夸夸其谈,却不会脚踏实地。

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企业的执行力,而不是做梦的人,任何事情都要强调行胜于言。

您是一个“巧言令色”的人么?您所在的企业是“巧言令色”的企业么?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8:19:07 | 只看该作者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长舌篇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之鹰 于 2012-5-1 08:23 编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家要学会反省。

很多企业把反省作为很重要的工作来做,比如@经纬张颖曾经说:“做我们投资这一行,能频繁总结,反省,独立思考,和快速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对我来说,每当夜深人静,办公室没人时,能安安静静自己待会,把很多事情想清楚,想深点,是件我非常享受且高效的事。无论以后多忙,我希望我能坚持这个习惯。”

联想集团最经常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复盘,联想集团已经把复盘提炼为一种结构化的方法,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其实这就是反省的一种。

美国军队也有相应的反省措施,比如行动后反思(AAR: After Action Review)就是美国陆军提出的一项军队学习方法。其目的在于学习,而不是奖惩;重点是接受经验快速行动,而不是反复地分析。AAR分为六个步骤

1.当初行动的意图是什么(What was the intent)

2.实际发生了什么(What happened)

3.从中学到了什么(What have we learned) 

4.可以采取哪些行动(What do we do now)

5.立即采取行动(Take action)

6.尽快分享给他人(Tell someone else)

其实,很多项目管理的方法都有类似的反省的机制,比如关键事件分析法中的STAR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说,中国人、外国人都要学会对事情的反省。

当然,以上说的复盘、ARR,都属于反省的过程。曾参的说法,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分析的纬度,也就是朝什么方向冲,然后才是具体怎么打仗。

三个方向是:

1. 给别人出主意,是否忠?这里论语第一次提到“忠”,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儒家所谓“尽己之谓忠”。我们很多员工昏昏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就不“忠”。而对于企业家来说,无论是对客户,对合作伙伴,都要考虑我是否穷尽我的能力来帮助他们?能力有大小,未必出的主意一定有效,但一定要考虑,是否穷尽自己的能力了。

2.交朋友的时候,是否诚实可信?现在朋友的名称有点泛滥,认识的人都是朋友。我一般非常谨慎使用“朋友”二字,因为一旦是朋友,我们就必须要诚实和坦白。

3.学习是否坚持了呢?企业家在工作中会学到很多知识,关键在于要勤于练习。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6:56:57 | 只看该作者

7“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长舌篇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之鹰 于 2012-5-2 17:01 编辑

子曰: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给我们的启示是,管理企业,关键在于:1.严谨认真地对企业进行管理;2.恪守信用;3.节约开支;4.爱护员工;5.合理安排对员工的使用

首先,管理企业一定要认真,有的企业家管理企业非常执着,把企业当成他的生命来看待。比如铁本事件中的风云人物戴国芳,虽然创业失败,被拘留很长时间。但是他严谨认真的创业之风,仍然被大家所认可。他成为亿万富豪之后,也只是开一辆桑塔纳2000型。大量的时间都是呆在厂里研究技术。

我曾经听到我的学员,一家订餐网站的部门负责人向我抱怨,他们公司最近刚获得风投,准备冲上市,但是他已经准备离开公司,另谋高就。因为他的老板有了钱之后,就在外面找美女,花天酒地。他觉得这样的老板不会有发展潜力。

所以,你对企业的认真态度,员工一定会感觉得到。你对企业不认真,企业对你也不会太认真。

其次,做企业就是做人,要守信用。做企业要向史玉柱学习,还清所有欠款后再上路,也不要学星晨急便CEO陈平,随便发个短信,就人间蒸发。那些跑路的江浙老板,虽然可怜,但不守信用,必为历史唾弃。

再次,节约开支。作企业之后,才会发现钱原来不那么好赚。那些路上开着稀奇古怪的豪车大都是富二代,真正的富豪往往很低调。我接待过郭广昌,他也就是坐奥迪A8而来。我去过江南春在上海分众传媒的办公室,不过10平米左右。

再次,爱护员工。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只有真正关心员工,员工才会关心企业。曾经有一家足浴店的员工是这样和我形容他们的老板:“老板把我当人看,我给老板当狗干”。这家足浴店给员工加三金,有年度旅游。时不时给员工一点股票消息,亏了算老板的,赢了算员工的。员工都有报恩之心,关键是看企业如何对待员工。

最后,合理安排对员工的使用。员工不是我们的工具,他们有家庭,有爱人。他们的辛勤工作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他的家庭。如果不爱自己的家庭,你也别认为他会把自己的企业当成家。所以,不要让员工无休止的加班,要让他们回家,为自己的爱人、小孩服务。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5:25:19 | 只看该作者

8“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长舌篇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之鹰 于 2012-5-4 15:27 编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我们面试的时候要选择什么样的人才。

我总认为,西方的管理学和东方的管理学非常的不同,从这里就可见一斑。西方管理学对人的评价主要侧重于行为,比较外在,然后再分析这些行为下掩盖的人的心理作用,但不带有价值评判。而东方管理学直入人心,首先看人的内在,然后再谈外围。

中国人的管理侧重于什么样的人才呢?

第一个维度:孝顺父母;

第二个纬度:团结兄弟;

第三个纬度:恪守诚信;

第四个纬度:爱护大众;

第五个纬度:亲近仁人。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去学习文化。所以,在儒家眼里,“德与才”毋庸置疑,先选“德”,再选“才”。不过我们往往在功利主义之下,先选“才”再选“德”。

但其实往往会发现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比如柳传志把孙宏斌送入大牢,就是一例。所以,我们今后在用人、选人、育人等方面,一定要“德”之五维为先。

不过要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性格,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需要在员工培养中加入“德”的培养。当然,培养而不是培训。培养需要的是企业文化,更需要企业家的率先垂范,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建设。希望今后有机会多讨论吧!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4:56:52 | 只看该作者

9“子夏曰:‘贤贤易色’”长舌篇

本帖最后由 东方之鹰 于 2012-5-5 14:57 编辑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给我们的启示是,子夏眼里,如何识人,如何选择人才。

第9条和第8条,都是关于何谓人才,特别是,在人才在开始培养和学习之前,所应达到的品质。

子夏给出的是四个纬度,但和孔子的略有不同。他的四个纬度是:

第一个纬度,看到贤人能肃然起敬。尊敬贤人是一种态度,代表着我们对“贤”的尊敬与向往。所以有人说,评价一个人关键是看他和谁交朋友,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个纬度,孝顺父母,关键是竭,全身心投入。孝顺父母,第8条也提到过,但这里强调

第三个纬度,对待上级,也要能够全身心投入。主辱臣死,不仅仅是儒家,法家、墨家都具有这样的理念,下级对上级的负责,反过来上级对下级要爱护。这种负责和爱护,形成良好的互动。

第四个纬度,恪守诚信。论语始终在强调诚信。

子夏的观点在纬度上和孔子有所不同,其实比孔子更深入,甚至提到“虽然还没开始学习,但我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

不过,虽然只有四个纬度,但要做到,非常困难。这应该是子夏为我们订立的一种彼岸性的理想。我相信企业当中一定要经过培训和培养,才能确立这样的人才观。

具体的人才培养,咱们后面再进行讨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0
发表于 2012-5-5 15:26:33 | 只看该作者
有新意,要学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