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你和行业是什么关系?

[复制链接] 0
回复
6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5 15: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球星鲁尼在9岁的时候就已经不再从球迷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与足球运动产业的关系中,身份是一名球员。那时他是埃弗顿队的球迷,9岁时到利物浦队试训。但同时,埃弗顿队提出与他签订学徒合约,于是他高兴地与心爱的球队签了约。他事后说:“如果利物浦队先提出与我签约,并且不让我再试训,我肯定会与它先签约。”这说明他十分清醒。情感上,他是埃弗顿的球迷,但作为职业球员,跟谁签约就在商言商了。

大部分人与所处行业的关系基本上和名片上的头衔一致,这说明他是个尽职的专业人士。有少部分人虽然身处行业内,行为却像个局外人。前几年演艺经纪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在一些拍摄场合的化妆间内,有些年轻的明星助理看见其他的明星会尖叫着去合影,让被服务的明星很无奈,这在性质上跟在办公室里打私人电话一样。一些评论家们也容易犯这个错误。一不小心以粉丝的姿态与所评论人物合了影,就容易被读者和消费者认为背叛了“评论人员”的公正性和独立性。而奢侈品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时也会搞错自己和这个行业的关系,误把自己想象成这个行业的消费者,从而心理十分扭曲。同样的扭曲也容易出现在新闻行业。因为采访的人物大多非富即贵,而双方又是用一种对等的语调交谈,这很容易让采访者产生一种在社会地位上双方是“平等的”的幻觉。这种幻觉的破灭出现在盛大的年会、论坛、晚宴等场合。被采访者作为VIP前呼后拥地出现,采访者则被安排在最后面的记者席上。若没有对自己位置的清醒认知,很容易产生廉价的心理落差。

即使是教授,也不一定能认清自己和所在行业以及普罗大众的关系。我曾经就书籍的销量问题问过不同的教授。有的人面露尴尬,为自己的著作销量无几而羞愧;也有的人笑着对我说:“如果我的书卖得多就说明不是我出了问题,就是读者出了问题。我是为学术领域写书的,受众群本来就是很小的一部分嘛。”

有些行业精英不仅成为行业的管理者,也成为了行业观察家和推手。比如我有位广告界的朋友,一方面在管理着自己的公司,一方面又偶尔出席行业峰会,与同行或者独立观察家们共同探讨这个行业的未来趋势。


这种领军人物的位置是靠资历与业绩的累积才能被认可的。也有人偏不认这个邪。有位23岁刚去电影院看过一部电影的年轻人就打电话给我希望能撰写电影评论专栏,她的论据是:“为什么蒋方舟能写专栏,我就不能呢?”我很欣赏她的勇气,同样也欣赏她做事的方式。比起那些来信询问如何发表文章的人,她更擅于找到捷径。但对电影行业来说,她可能连个影迷都不是,更不用提评论者了。

肯定也有一些人,有相当的资历和经验成为专业影评人,只是没有找到路径,还在当着影迷。如果这些人和这个女孩一样有勇气和头脑,就可以改变自己和电影行业的关系。很多电影人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文/ 谁谁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