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飞鸿谈管理:一定要体现过程管理

[复制链接] 8
回复
11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30 08:1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1-12-30 08:20 编辑

    总经理组织有关企业老板和政府领导一起沟通产业发展问题时,因为要整理成一个给政府的报告,飞鸿让秦新参加并开始着手撰写。
    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想法,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飞鸿给秦新安排时,强调此材料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把他们沟通的内容整理成会议记录,此时不需要任何加工,就是把大家谈的内容原原本本如实地记录下来。
    第二个阶段,把如何撰写的思路整理成一个材料提纲,发给飞鸿并抄送总经理进行确认。
    第三个阶段,按照确认的思路撰写,并最终成稿。
    她在把会议记录整理出来后,不知是因为习惯问题还是因为其中插进其他工作的干扰,竟忘了提交提纲,直接给飞鸿发过来她完成的材料。以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格式,从总论、企业概况、项目提出背景与建设必要性、项目效益分析、建设方案及创新运营模式、社会效益六个方面,洋洋洒洒写了七千多字。为了说明问题,还在其中插入了部分图片。
    看到她如此认真,飞鸿实在是不忍心批评她,但话还是不得不说。于是与她沟通到:
    项目可行性报告是下一步的事。也就是说,先要让政府知道是什么事,如果他们同意了,再提交可行性报告,以便他们开会讨论决策。你写了这么多内容,他此前对此事没有概念,是不会有耐心看的。之前和你说过要先把撰写思路写成一个提纲发给我们确认,为什么没有做?省却了这一步,看似工作效率高,其实是浪费了时间。你白写了这么多,都是在做无用功。
    之后飞鸿给她讲了此材料撰写的思路,让她把沟通的内容进行确认。
    她整理好后发给飞鸿,从项目介绍、项目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帮助、具体实施四个方面理出一个提纲。
    飞鸿看后,对第二部分进行了指导,她完善后再次发信确认。飞鸿对不到位的地方再次指导。并告诉她:一定要把向他确认的内容同时抄送给总经理。因为此事是总经理思考出来的,我理解的不一定就完全到位。总经理看了我们之间的沟通,如果感到有问题,是会提出自己的意见的。
    如此来回,经过三五次,总算是把提纲确定了下来。
    之后她按此提纲进行了撰写。但在发信过来时,飞鸿看到她还是没有给总经理抄送,便问她为什么不发?她表示是第一稿材料,还很不完善,想等飞鸿看过修改后再抄送。
    飞鸿告诉她:公司强调过程管理,所有工作过程是必须要透明的,而不能等到有了结果才透明。让她马上给总经理发信进行透明。
    几乎就在同时,另一名员工也在这个问题上受到了飞鸿的批评。
    事情很简单,要求也很明确,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到。飞鸿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开放性不够。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大家都愿意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尤其是领导,而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不足的方面。所以想提交的材料就是要差不多的,写得不行的时候不想让领导尤其是总经理看到,怕他会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对自己留下不好的印象。但作为领导,如同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一样,部属是什么能力和水平,其实是一目了然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只能是束缚自己成长的脚步。与其如此,还不如就干脆把自己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自己心理也坦然,领导也清楚你的问题和能力所在,要想帮助和提升也知道从何入手。所以,公司在文化中提到的“开放”,就是这个意思。
    二是传统习惯使然。中国长期以来是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整个社会节奏运行缓慢。文章要反复修改才可见人,说话要再三斟酌才能出口。但进入信息社会,整个社会发展步伐突然加速,许多人一时还适应不过来。所以前段时间就有了对余秋雨的快文、对易中天的快语的批评指责之声,认为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善,有诸多不严谨之处。在企业和公司内部也是一样,不少人遵循宁慢勿快,慢工出细活,质量第一。这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要看什么事和什么场合。譬如这种材料,从思想提出到最后成稿,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会有多人参与其中。原创的人,提炼的人,执笔的人、指导的人都是分开的。所以过程透明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其中,速度则更为重要。只有在大家不断反复沟通、磨合、互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才能最终完成和实现。飞鸿经常参与此事,所看到的这类材料,许多时候完成的稿子,与当时的初衷都是有很大差异的。
    三是自身习惯使然。一个人进入社会,第一份工作对其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进入的是一个管理正规、效率很高的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公司,就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而如果进入的是一个没有章法、过于宽松、没有成长的公司,则对其影响是很不利的。秦新以前就职的单位是一个不大的广告公司,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到了飞鸿所在的公司,虽然她自己对公司十分认可,感觉也较好。但对公司诸如过程管理等工作方法的掌握,对以“开放“为代表的公司文化理解和运用,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方面依赖于公司环境的影响和薰陶,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必须要下决心尽快地适应。否则工作不能令主管满意,工作也很难出业绩。
沙发
发表于 2011-12-30 11:54:5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飞鸿兄写的几篇文章,都是实际工作中的事例,写的也很细致,很难得。但是其中有几个方面感觉不太顺。

总经理组织有关企业老板和政府领导一起沟通产业发展问题时,因为要整理成一个给政府的报告,飞鸿让秦新参加并开始着手撰写。
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想法,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飞鸿给秦新安排时,强调此材料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把他们沟通的内容整理成会议记录,此时不需要任何加工,就是把大家谈的内容原原本本如实地记录下来。
第二个阶段,把如何撰写的思路整理成一个材料提纲,发给飞鸿并抄送总经理,进行确认。
第三个阶段,按照确认的思路撰写,并最终成稿。
她在把会议记录整理出来后,不知是因为习惯问题还是因为其中插进其他工作的干扰,竟忘了提交提纲,直接给飞鸿发过来她完成的材料


1.        从几篇文章看,飞鸿兄非常重视沟通、重视信息透明,其水平是国内一般企业、一般管理人员达不到的,但是我发现在沟通上还是做得不够,“不知是因为习惯问题还是因为其中插进其他工作的干扰”,究竟是什么原因?已经有很几次了,飞鸿兄布置任务,下属都没搞清楚,究竟问题出在哪儿?是表达还是理解?为什么?
2.        本篇讲公司强调过程管理,所有工作过程是必须要透明的,但信息透明只是过程记录,还算不上过程管理。过程管理重点在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的控制,比方说上面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末期就是关键点,但现在却并没有去控制,如果有控制就不会出现秦新写出可行性报告的问题。
提毛病容易,解决实际问题难,希望不会打扰飞鸿兄写作的积极性。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2:58:22 | 只看该作者
含英 发表于 2011-12-30 11:54
看了飞鸿兄写的几篇文章,都是实际工作中的事例,写的也很细致,很难得。但是其中有几个方面感觉不太顺。
...

    说得很有道理。
    对于员工工作的过程管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经在公司时间较长的员工,他们已经掌握了公司的工作方法,我只要把控结果即可,过程他们自己会主动透明。一种是类似秦新这样才入职时间不长的员工,他们一时还不掌握公司的工作方法,虽然也给他们讲过,但因为习惯没有养成,所以会出现问题。
    对于这类员工,工作方法方面光是强调和要求他们一时是记不住的,同时作为管理者,也不知道他们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掌握,所以只能针对他们的问题来教育,才会有效。
    虽然我们要把控他们的工作进度,但因为自己也有许多的事,做不到象盯孩子一样地时时盯着他们,也没有必要。因此在管理中,我遵循的是让他们自己充分暴露问题,针对问题再沟通。如此反复几次,他们就会真正地知道问题所在,并逐渐养成习惯。
    正所谓管理无对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我做的也不是标准,也不是每次都有效,同时也在不断地在管理中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尝试,所以也就在不断地进行总结,对自己也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过程。
    非常欢迎大家给我提出批评和建议。
4
发表于 2011-12-30 16:1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含英 于 2011-12-30 16:13 编辑

飞鸿兄非常真诚,愿意与你继续交流。交流只是技术性探讨,不涉及其它。
初次交流,有些话我说的不太清楚,再明确一下。


1.        沟通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搞清楚下属的真实想法,尤其是下属的工作出了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臆测来代替下属的真实情况,就会陷入皮革马利翁效应。当你提到“不知是因为习惯问题还是因为其中插进其他工作的干扰”,表明沟通还有需要改进的余地。
2.        管理需要有制度化的安排,不能总靠人,这是老生常谈。既然已经列出一二三来了,为什么不进一步细化为计划?有了计划,秦新还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吗?有了计划,还需要盯着下属做什么,怎么做?当然计划还需要与标准、程序等规范相互配合。秦新这样的人总是会有的,而规范则能保证素质、能力最低的人达到也会尽可能达到规范制定者的工作质量。 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管理实践,但是管理实践又可以被管理科学进行研究和指导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总结,这是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和过程,要控制,必须先得有计划和组织才行。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结果需要实践来验证,而不能靠自我验证。自我验证是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06:35:26 | 只看该作者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谢谢。
6
发表于 2011-12-31 11:19:46 | 只看该作者
善莫大焉!
7
发表于 2012-2-3 13:41: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8
发表于 2012-2-3 23:47: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9
发表于 2012-2-4 11:23: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