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总部在大陆的世界500强企业,员工餐厅可同时容纳2000人,每月餐补打在员工ID卡上,可在餐厅餐厅吃饭、买零食牛奶等刷卡消费,餐厅为外包,外包方是北京一家知名的餐饮服务企业。 午餐刷卡都是刷的自己的钱,晚餐有两类,一类是加班餐,取餐区出口是刷卡点,负责核点的外包方人员一般问一句是否加班,是要说“是”就记为加班餐,员工就无需自己付账了,刷卡记账然后公司与外包方结算;一类是自用餐,刷卡扣除自己的餐补。不知从何开始,晚餐的员工越来越多,大约60%是用餐后回家或买一些零食后回家,其余40%餐后回办公区,或继续工作或呆一会儿回家。
加班餐标准是10元,明明没有加班,而是吃完回家,为什么在这家以文化强劲、管理规范的国际化公司,会出现这么多“蹭饭”一族呢?
先看所处环境。这家公司地处偏远,上下班耗时较多,“蹭饭”者多为家在外地的年轻员工,想必距租房处较远,下班到家里再开饭一则麻烦二则对身体不好,尤其在北方的冬天。所以在公司吃较为便利、价钱划算饭菜也比较卫生,“生活成本”因素应该是最大的“动力”。
再看管理模式。员工餐厅外包的好处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降低企业社会成本,但好处的背后就是外包企业也要盈利挣钱,也要考虑收益。所以它对用餐前提的管理肯定不如企业一样用心,是要有钱挣且不出大问题,一般是睁只眼闭只眼;另外,加班管理系统肯定也没有对接,如何知晓员工是否饭后加班,也是一大难题,外包企业是没有动力、没有精力去做的。
然后看这家500强企业的制度和文化。加班制度中规定,加班需提前申请且由上级审批,因考虑加班费成本,审批极严,报加班的很少,而事实上延长工作时间的现象较多,有的真有工作要忙、有的好像不好意思走得太早、有的回去也没事所以不知忙些什么。因此餐厅加班餐记录无法对应考勤加班记录,如果硬卡,没加班审批就不能吃加班餐,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反弹。这家公司所倡导的文化特征之一是“诚信”,而“蹭饭”行为明显不诚信,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违背灵魂的事情为何大家还要做且不以为然呢?
这就是最后要看的背后的心理。首先,是个人心理,如果一件事的收益大于成本,就可做。蹭饭行为,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10元餐费,二是节省外出或回家吃晚餐的时间、精力,三是“志同道合”者的交际收益;成本呢,无人检查、无人监督,几乎为零,这样的好事为何不做?然后是从众心理,大家都这样,不拿白不拿,就算检查也会法不责众;而且有时下班后呼朋喝友去蹭饭,不去会显得不合群,时间长了融不进圈子。
一开始只有一小部分人的性格特点是贪小便宜、钻漏洞,导致的行为是“蹭饭”,而一个行为只有鼓励没有惩罚,就会让更多人产生不公平感,会通过模仿类似行为寻求公平,然后经外界环境反复刺激,就会变成群体习惯,外在行为习惯会内化为群体心态及性格。这就是心态改变行为、而行为反过来强化心态的循环,如缺少干预,这个圈越循环越大,圈中群体也会越习以为常。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这是个“问题”么?我认为是个问题,而且是个“是与非”的问题。因为这个群体与全公司员工比,只是小众群体,小众群体内部的公平感越强,相对于全员的不公平就越严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0元钱的小问题会破坏整体心态的健康,更会导致“诚信”文化徒具其表。而文化基石的动摇比具体经济利益的得失更为严峻。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然后,先从哪里入手呢?显然不能先从制度层面入手,因为这会导致对加班制度甚至更高层面—人性化管理的质疑和反弹,简单的事情会变复杂。假设这家公司的薪酬水平还可以,那么这个问题的源头是“不公平感”带来的从众心理以及少数人的沾便宜心理,因此可以先礼后兵,这里的办法有很多。要想把企业的格局和胸怀做出来,那么就按照这句话去做吧:“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回到这家大企业。到现在为止如何解决的不得而知,从餐厅看跟之前差不多,好像没什么效果。看来知易行难,简单的问题不能复杂化,复杂的问题亦不可简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