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房地产] 一个案例定位与规划失误的分析

[复制链接] 1
回复
149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7-25 09:5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研究过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它是一个与高层住宅连在一起的底层裙楼商业广场,位置在区域内可谓几年内独一无二。前后都有城市交通主干线,侧面有一条10多米宽的老街,靠东面的那条大道还是该城市河西的形象路,大道的东面就是江景。可以说道路交通条件是完全满足一般商业中心的要求。从目前离该项目100多米远的某成功商业广场来看,车流与人气更是没有问题。这些都已经得到商业运营机构的一致认可,据说来洽谈的已经不少于五家商业大户了,但还是没有一家落定。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原来,这个项目还有“一般条件”的其它指标没有达到。 该开发商在定位时,既想打破传统又没有放弃传统,总想兼顾两种定位。它将底层商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独立的临街门面,另一部分是被这些门面包围着的商业中心。仅仅在临西的道路中让出一个出入口,“牺牲”了大概三个门面的面宽,算是为商业中心留出了通道。这不等于将好档口卖给了小经营户,将差档口留给了实力商家;让实力商家难以形成旺盛的人流和商业气氛,生意也将被临街独立门面抢去了一半。如果门面的经营户在产品方面与里面的商业中心重复,或者因为外面的个体商户形象问题、信誉问题、质量问题等等,将波及里面的大商户,岂不太让里面的商业中心受冤吗? 据说,开发商还要求,整体经营商家要连同负一层都做起来,形成一个大约将近2万平方米规模的购物中心。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一层本来是很好的整体,却被人为地在南北中心线处规划建成一条所谓的消防和人行通道,这不是变成了事实上的两个商场了吗?这样的话,人流被两堵墙阻隔了,即使用的是通透墙或玻璃墙,也限制了客人方便自由的流通。哪个商家愿意在如此不统一的布局内进行商业运营呢? 可能开发商原来以为这样做,可以实现他的最大利润。因为临街商铺可以至少卖8000元每平方米,最高甚至可以卖到40000元。而对于里面的商业中心则定位为整体均价不低于5000元每平方米。可是当开发商这样将临街商铺全卖了之后,才发现没有一个商业巨头敢进入商业中心来了。结果,该开发商很难实现预想的开发回报了,除非调整定位和规划。 当然,开发商在营销推广策略上也有失误,如果他将临街商铺暂时保留不推;先将里面的商业中心进行全面包装和推广,吸引大商家来洽谈,确定合作意向或签订租赁(销售)合同后,再对临街商铺进行发售,这样,还可能实现临街商铺价值的最大化和抢购热潮,甚至价格看涨好多也很难说。因为人们发现连里面的商业中心都被大商家看好了,租买了,肯定可以做旺,外面的独立商铺就会有坚强后盾和保障了。这是商业里面一种必然的效应,也就是“傍着大树好生长”的道理。
沙发
发表于 2004-8-6 16:46:3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楼主的帖子,觉得开发商往往都是在没有充分调研,论证定位的基础上做一相情愿的事。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商业,只是搞个shoppingmall概念而已;我们国家的商业地产真的是很难做;我前几天看了一个案子,6万多平方,叫什么“综合shoppingmall”;太夸张了,狗屁不通,连shoppingmall的内含是什么都不知道,里面各项功能的配套也是乱七八糟,主题不明确。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