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借鉴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8-24 13: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nice9008 于 2011-8-30 10:42 编辑


一、老子的德育内容

1、贵质朴
  老子认为,要做到质朴,必须能讲真话。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章)真实的话用不着文饰 ,需要文饰的不是真话。所以这里的“美”不是美好的意思,而是巧饰, 表示“疾伪”的精神。“美”的反面是质朴。老子认为,质朴符合自然之道,所以是高尚的品德。
    老子对于有深厚修养的人,常常用“赤子”来比喻。认为这种达到高深修养的人就象婴儿般的纯真、柔和 。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55章)。他认为赤子有两个特点:一是“精之至”,即纯真,一是“和之至”,即柔和。又说:“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8章)因为溪涧、山谷就是“道”本身的形象。人的修养到了如溪如谷的程度,就是到了纯真柔和的婴儿状态,也就和“恒德”(即“道”)合而为一了,他还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0章),又说:“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20章)老子所说的赤子之心是指无知无识的自然本性。老子是要用赤子之心来否定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规范。
2
、轻名利
   
老子认为重视和爱护自己的生命,不被物质名利所诱惑,是一种高尚道德品质。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又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9章)老子提倡“少私寡欲”、“知足”、“知止”,对于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不顾危亡的过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当时权贵的贪婪欲求,是一种谴责。但对于一般人来说 ,这种静心寡欲,知足常乐的思想,容易引导到消极保守的道路上去。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理解老子的本意,一个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应当善于支配物质生活,不迷恋于物质利益,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更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还是值得重视的人生价值观问题。我们既需要强调个人对集体和人类作贡献,同时对个人应有的名利是应该追求的。追求名利和进取向上的事业心应当是一致的。
3
、“自知”、“自胜”、“强行”、“不朽”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3章)照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固然重要,而“自知”、“自胜”尤其重要。“知足”固然重要,而“强行 ”更为重要。“不失其所”固然重要,“死而不亡”尤其重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死而不亡者寿”这一命题是对于长寿这一概念的很高明的解释。身死而不被人们遗忘,必然是生前在道德和事功方面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死后被人们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长存的不朽才是真正的长寿。
二、老子的德育方法
1
、“为学”与“为道”。老子把“为学”与“为道”看作是完全对立的。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8章)据河上公《老子章句》的注释:“‘ 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转引自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第250页),这个注释比较符合老子思想,因为老子是反对“礼”的。结合老子的话:“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38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章),“绝学无忧”(20章),可见,“为学日益”,“学” 是指“礼”、“仁义”、“圣”、“智”、“巧”、“利”。“为学日益”就是讲求礼、仁义,智、巧、利, 人的情欲巧伪就越来越多。相反,从事于“道”(自然无为),人的情欲巧伪就会日益减少。老子认为,“仁 义、礼、智、圣”这些所谓学问知识,都是虚伪的,是用来统治人民的手段,违反人民的本性,也就是违反自然之道。应该抛弃这些有害的知识学问,才能恢复和保持人的自然本性的质朴。老子对于当时执政的贵族为了统治人民而造作出来的政教、礼乐,加以评击,是有其进步性的。但是把学习知识和道德修养完全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旧有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全部否定。
2
、“勤而行之”。老子认为,要想把“道”学好,必须认真实行。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41章) “勤而行之”和 “强行者有志”意思是一致的。老子主张“强行” “勤行”,重视道德实践。
3
、及时预防。老子认为,事物的难和易是互相转化的。难可以成为易,易可以成为难。只要把握时机 ,就可以变难为易,他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3 章) “多易必多难。”(63章)关于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的重要性,老子讲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老子的这些话本是用来说明事物变化的自然规律,但对教育活动很有启发意义。特别是作为德育原理,是很有用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教师必须注意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上细心考察,慎重对待、及时引导。
4
、教师的感化。老子理想的执政者具有一项重要的品质是对人民以身作则的感化作用。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慈”。善于领导国家的执政者,不用强迫命令,按照自然天道,让人民自由生活。人民在这种慈爱的政治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任何压力。老子既然以这种人格感化来要求他理想的政治领导,也必然以同样的精神要求他理想的教师。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中,教师要让他的学生在自由活泼的生活中发展,不应当制定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儿童天真活泼的本性。要用教师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爱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得到陶冶。根据老子的政治思想,他的德育的根本原则也必然是“行不言之教。”(43章)所谓“不言”,当然不是什么话都不讲,而是反对发号施令与空洞说教。 5、师生相互信任。老子在谈他理想的执政者对待人民应持的态度时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49 章)这段话本是讲理想的执政者对待人民的态度,同样可以应用到理想的教师对学生应持的态度。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生要信任,对自己所不喜欢的学生也要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可以信赖的学生。这和老子在另一处讲的“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27章)的思想是一致的。教师如果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由坏变好,然后才会对每个学生想方设法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乐观主义精神,这样,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换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师生相互信任,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6
、“贵师”、“爱师”。老子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从而提出“贵师”和 “爱师”的问题。他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27章)老子主张,“为道”必须向一切人学习。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向不好的人学习,当然不是要学坏,而是吸取教训,把坏人作为一面镜子,不使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实际是起一种反面教员的作用。
三、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借鉴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老子“盖出于史官”,长期冷静观察和精心研究历代成败得失,具有深厚的历史素养,所以往往以史学家的眼光来看世界,设计未来,其德育思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稳定,有相当的历史高度,有鲜明的治世论色彩,所以被称为“君人南面之术”。同时,老子往往“以自隐无名为务”,满足于当一个“隐君子 ”,以在野派的真纯与自尊,跟权力保持距离,专注于下层社会,对现实有深刻认识,因而产生对人民的同情与对时代的忧虑,其德育思想所追求的是个性的自由,其本意是“以德抗权”,“以道抑尊”。可见追求个性自由与社会稳定是老子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目标。
    诚然,无庸讳言老子德育思想有其致命的弱点: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注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对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忽视了。它忽视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对智、学、娱进行粗暴的否定。它忽视了人们利益的差别性,表现了对现实矛盾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理论弱点十分明显。
    但是,值得我们寻味的是:
    老子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是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为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作了贡献。在历史长河中长期存在,反映了人们的心理要求。
    老子试图对奴隶社会的僵固思想进行批判与否定,企图给予人们精神世界以广阔的自由度,是对奴隶思想束缚的顽强的抗争,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老子的人格独立,尊重个性,顺应客观规律等思想,在思想方法上有相当的科学性,在汉唐初期建设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起过积极的作用。与现代社会德育思想的发展趋向有不少吻合之处,可以借鉴。
    老子德育思想中的清心寡欲、淡泊功名、宁静致远、宽容大度、大公无私,利而不害、坦诚直率等道德规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也十分有益。
    因此,老子德育思想绝不是历史的沉渣,相反是传统德育思想中值得重视的历史遗产。经过去芜存菁的研究,借以丰富和拓展今天社会德育思想的新思路,不无裨益。
来自:慧通教育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