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人脉系列之六——前面真的危险吗 昨晚与一位冶金行业的大哥吃饭,闲谈中,大哥问了这么一句话:“小晁,你说如果你真的想做成一件事情,有可能做不成吗?”望着大哥睿智犀利的眼神,我答道:“不可能!”归来思量,这位大哥小学文化,年轻时怀揣梦想独闯新疆,初到新疆谁也不认识,但就是坚信只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肯定会找到方法,慢慢的让人介绍冶金行业的人士认识,职位由冶金工人一直到大老板,在与大老板成为朋友之时,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处铁矿。如今大哥也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但依然血气方刚,锐气十足,他的观点就是:“虽然我自己学历低,但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我手底下很多硕士、博士,他们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容易受前人经验或固定思维的局限,殊不知就在自己踌躇之时,机会就离之远去了。”灯下静思,有生以来,有多少事情是自己想干而最终没有干的?其实,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前人走过的路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标准,俗话说无知者无畏,马上行动也许是一种鲁莽,但更可能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不期而至,勇往直前 当你踌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时候,或者想了半天也不敢动手的时候,你的内心深处已经充满了消极思维,把可能发生的所有危险全部放大化,虽然你所设想的危险最终可能一个都不会发生。其实人的行动不应该被“担心”所左右,是的,不去做就不会存在风险,做了也许可能有风险,但不要忘了,风险都是暂时的,不去做留下的便是后患无穷,你选择的不是躲避风险而是逃避现实而已!想想自己现有的朋友当中,有多少是通过“不期而至”的方式突然间认识的,在与他们张口说第一句话的时候,你的脑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其实,能否大胆的去和陌生人交谈本质上是一个平衡问题,一端是与陌生人交谈时的尴尬气氛,另一端是因为胆怯带来的失败,你所要做的就是一个选择题“要么张嘴,要么失败”,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记得2010年《中国达人秀》冠军说过这么一句话:“要么去死,要么坚强的活着!”他认为和死亡相比,活着其实没有那么想象中那么难,交际亦如此,和失败相比,张口说话也没有那么难!不论你要结识的人多么遥不可及,在你眼里应该就是一个成功的机会罢了!就是有那么多的不期而至,生活才充满了希望,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勇往直前! 有约在先,循序渐进 选择“有约在先”的交际方式,基本对象都是认识的人,起码有过一面之缘或者提前沟通过的,这种方式和“不期而至”相比,存在可能被别人婉言拒绝的风险,但却是巩固夯实现有关系的主要手段。在陌生关系深化的过程中,约会谈话的目的很重要,不要期待自己一次谈话就可以把一个陌生人变成知己,关系深化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明白你真正想得到的才是最重要的,要做成一件事,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实现的可能性!在客户拜访时,可以第一次约定第二次次专程拜访做技术交流,第二次约定第三次做公司考察,关系才会慢慢熟络起来,这就相当于目前的自由恋爱,爱到一定程度,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包办婚姻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再说,强扭的瓜也不会甜!在“有约在先”的交际方式中,关键点就是每次见面,目的必须明确而且切合实际,不需要太夸张或者太戏剧化的方式,真诚最重要,如果你乐于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实感受的话,对方就会觉得和你的关系比较有深度。以前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而现在变成了“酒碰千杯知己少”,想找到真正的知己,就循序渐进的向前走吧,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战胜胆怯,有章可循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的顺利开展和生活压力的日趋增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独生子女在选择独立生活的同时也选择了孤立,一句性格内向,就把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其实占据他们心间更多的是对于交际的胆怯!都知道交际的重要性,也有不少所谓的宅男宅女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交际方面的缺陷,想着迅速转型,却不知从何下手,或许以下几点可以帮到寻求“战胜胆怯,迈出交际第一步”的朋友:第一,寻找榜样: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开朗的人喜欢和开朗的人聚在一块,腼腆的人乐意和腼腆的人扎在一堆,其实在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个人,似乎和每个人都很合拍,这种交际枢纽式的人物便是初步交际者学习的榜样,或让这种人指明道路,或让这种人带在身边,近朱者赤嘛;第二:自己充电:不敢说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说啥,于是干脆不说,所以应该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例如新闻热点,财经知识,时尚潮流等,都略懂一二,保证能够参与到讨论中去,另外把自己的思想以博客或者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经过认真思考写出来的东西才可能脱口而出,而在聚会时发表自己的独到观点最容易吸引别人眼球,留下深刻印象;第三,加入团体: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事是一件十分舒心的事情,任何兴趣爱好都是一种加入某个集体的好机会,在豆瓣网上各种各样的沙龙与讲座信息铺天盖地,在这种民间团体里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会看到各种交际方式,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锻炼和时间自己的说话能力与交际方式。 前面真的危险吗?进一步也许海阔天空,有道是“冒险而后卓越,固守而后平庸”!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