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面试专题]

[复制链接] 5
回复
135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6-24 13:3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到大学生离开校园就业时,将我所看到的一些面试的有趣故事或技巧作一个专题,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以下为转贴:
职场策略:面试中的笨答与妙答

  说实话,下面这些问题摆明了是找茬,很可能你在面试时根本不会遇到。但人家

“找”上门来,你也只有勉力和他周旋一下。   1、没有工作经验,你认为自己适合我们的要求吗?   笨答:可是你们就是来招聘应届大学生的啊。   妙答:听说有一只幼虎因为没有狩猎经验,而被拒绝在狩猎圈之外,你认为它还

有成长的可能吗?   2、为什么你读哲学,却来申请做审计?   笨答:你们已经说明“不限专业”,所以我想来试试。   妙答一:据说,外行的灵感往往超过内行,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条条框框。   妙答二:我之所以跨专业谋职,是为了给自己提供这样一种动力,终生学习才不会被

社会淘汰。   3、你穿的西装好像质地不怎么样啊!   笨答:穿着并不影响我的表现,何况我还没工作,买不起更好的。   妙答:昨日我怀揣买西装的钱路过书店,发现两套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的书,可能为

今天的面试提供帮助,我于是花掉了凑来买西装的钱。   4、搞脑子的问题你和我谈了半小时,看见什么东西了吗?   这个问题没什么用意,就是看你的思路是不是新颖,能不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你尽

可想什么答什么,答案没有唯一。   笨答:我看见了桌子,地板,你和我……   妙答:没什么新鲜的,就是你这屋子特别乱。   5、假如明天就要死了,你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刻一句什么话?   考官实际是想问你,这一生你希望自己能达到怎样的成就?   笨答:找了份好工作,找了个好老公等“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人生理想”,或者

请安息吧、我是个好人之类不着边际的空话。   妙答:我这一生在很多不同行业工作过,这让我很满足。   6、一架波音737有多重?一架波音747里可以装下多少个高尔夫球?   这类问题,考官不会真的希望你能算出准确的数字,关键是要体现出思考的方法,

然后通过合理的假设和推理得出接近事实的数字。不过,还真有人遇见过这样的考官,

他辛辛苦苦想了半天,只好讪讪认输,结果那考官咧嘴一笑:“其实这个问题基本上

没有答案,连我自己也不知怎么答,只不过想看看你有没有勇气承认不知道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4 16:28:13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6-24 16:27:25 | 只看该作者
说出烟缸的5种用途、在2分钟内讲完《天龙八部》的故事情节、如何把仅值1元钱的茶叶用8元的高价卖出……当你坐在应聘席上,对面几个面无表情的“家伙”突然提出这类“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时,你会不会“晕场”?  

  近来,有些企业为求得合适的人才,可谓用尽心机。  

  一家保险公司给来自高校的应聘学子准备了一份“见面礼”——20分钟内完成近40个形状各异的填图“游戏”。据一位主管介绍,这套试题是公司专门为招聘设计的,除考察应聘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外,还可从答案中评判应聘者的EQ(情商)。  

  另一家外企则别出心裁,把20多位应聘者按照5人一组分开,要求在15分钟内自编一首歌曲演唱。结果在规定时间内,仅有一个组获得成功:他们在临时推出的组长指挥下,以一首人人会唱的歌曲为蓝本,按照各自分工填词、整理后一次通过。此举正符合讲求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的考题要求。  

  面试更是招聘的重头戏。一家招收进出口业务主管的企业在面试时,主考官不时“冒”出几句英语、粤语来,让不少雄心勃勃的应聘者败下阵来。这也难怪,人家开出的月薪在试用期就达4000元以上。  

  面对招数“刁钻”的考官,应聘者中也有“高手”。在一家企业的招聘现场,不少人注意到一位应聘公司业务经理“席位”的考生,在考官问起“这4年来你最难忘的事”时,很有心计地把自己一次赚钱的经历娓娓道来,就连其中所花费的制作成本、宣传费用也说得清清楚楚。  

  但这样的亮点在招聘会上并不多见,而怯场的事倒屡见不鲜。“关键是他们始终没有跳出多年来养成的‘你问我答’的思维模式”。一位企业主管在点评应聘者的表现时告诉记者,企业除考察应聘者形象、举止以及表达能力外,很看重考生在各种压力面前的应变能力。不过,面对考官时,考生们尽管不乏充分准备,临场却往往仅把自己当作应聘者,而不是这台“戏”的主角甚至是主持人。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4-6-24 16:29:0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

1、某单位招财务人员,问1+1=? 答:甲:老板说等于几就等于几。 乙:等于2。乙胜出,因为诚实

2、某厂招推销人员,但大门关闭,不让其进,一男贿赂保安人员,而得已进,结果胜出,知道灵活应对。

3、一单位招聘,要应聘者去一个地方,要过马路,红灯时,大部人闯红灯,一个人留在那里等路灯者胜 出,遵纪守法。 如此等等,没有一定评判标准。

4
 楼主| 发表于 2004-6-24 16:32: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张国维 面试是找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征者能否成功被录取,面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很多求职者往往会花很多的心思学习怎么提高自己的面试技巧,甚至参加有关面试技巧的指导和培训,但是这种技巧又能为求职者赢得多大机会呢?我们认为,面试和被面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剥离的过程,就是把很多的技巧剥离掉,最后看到应聘者真实的情况,比如应聘者的技术、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真实的情况和现在的状态,然后考察应聘者的潜力是不是适合公司的需求,如果有太多的技巧和包装的话,反而会延长面试的时间。   如果说有一些所谓的技巧,那就是应聘者应该知道一些面试的常识,比如要准时、着装正式,事先了解公司的基本状况等等,这样做会让招聘的人感觉到求职者对这个工作机会的重视。但是,有的面试技巧指导具体到教求职者如何回答问题,怎么样回答问题最好,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因为事实上没有所谓最好的答案,一个有经验的人力资源经理,完全能够从应聘者的回答中判断出所说是不是真实。有意思的是,那些面试技巧的培训往往是两方面的,顾问公司一方面会培训被面试者如何去伪装,另一方面也会培训面试者如何去识破伪装。   我们的建议是:面试时最应该注意的不是技巧而是诚实坦率地表述你的情况是最佳的方式,也许你的一些回答会暴露出你的一些不足,但是你的诚实会给你加很多分。   对话   《经济观察报》:在面试的时候,你们通常问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想了解应聘者哪方面的情况?   张国维:不同的岗位问题的侧重不同。比如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讲正常的面试会从三个方面提出问题。第一是技术层面,了解应聘者在某一个领域技术方面的认知程度;第二是在人员管理或者领导力方面;第三个方面是在谈话的过程中了解应聘者的个性尤其是他在团队工作方面的能力,最后还要考虑到他的诚实度。   举个例子,比如在考核员工实际经验方面,通常问的具体问题是:你是知道这件事情还是做过这件事情?还是熟练地应用而且还有创新和改革的能力?通常有没有这样的实际经验在交谈过程中就可以知道,当然不是所处阶段最高就是最好,而是这个职位需要哪个阶段。   另一个角度,还要看价值观以及商业准则方面,就是应聘者必须遵守惠普很多全球的商业行为的准则,这种准则一方面在于对员工的教育,一方面还要看应聘者的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取向是否一致。在候选人条件相同的时候,惠普对价值观取向一致的人比较看重。   《经济观察报》:贵公司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对于求职者的跳槽频率怎么看?   张国维:我想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看人才流动的大环境,1996年到2000年是人才流动比较高的阶段,现在是慢慢趋向成熟的时候;第二我们会看应聘者每次调整工作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我们认为合理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原因、家庭的原因,还是原来的公司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是上下级关系,因为每个人调整工作无外乎这几个原因,我们认为这都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不正常的就是这个人被开除了或者别的什么。实际上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我们觉得都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困难,怎么样去克服解决,还有一种是事实,忍受或者选择离开。我们不希望应聘者把一些可以解决的困难作为借口,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情况是不能或者说不愿接受的,所以选择离开。如果说应聘者在品德和商业道德方面有问题,我们公司是不会做任何的让步,其他的问题我们都会针对不同的情况客观分析判断。   《经济观察报》:在招聘一个管理人员的时候是不是很看重他的行业经验?   张国维:可能像惠普这样的企业所处的行业本身已经有多重的含义了,因为这是一个变革的行业,所谓的行业概念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与其说注重他的行业经验,我们可能更强调在有某种行业经验的同时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为公司的运营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你可能要去面对的客户也在发生变化,有些时候经验是非常好的,但可能有的时候不去学习经验就会变成障碍。   《经济观察报》:求职者应该怎么来谈薪酬问题,能不能给一些指导?   张国维:在谈确切的薪酬之前,首先自己要先明白为什么要接受这个工作、为什么加入这样的公司,如果你的答案是薪酬,我想问不问都没有什么用,因为如果抱着这样的态度加入公司很显然对双方都不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如果你能确认薪酬之外还更看重什么,可能就能够更理性的去看待薪酬的问题。   首先惠普的工资结构是非常有竞争性的,但是有竞争性和能不能满足应聘者的期望是两个概念。公司通常按照公司的薪酬结构来走,因为这里面没有一个一对一对的关系,公司考虑的是一个整体,不可能要得高就高,要得低就低。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说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工资,因为每个人背景、能力、潜力是不一样的。   应聘者要对自己的薪酬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可以考虑在换工作之前找到相同行业的有经验的人做一些咨询,帮助自己做客观的全面的分析。 爱立信的能力模型   爱立信(中国)人力资源经理 姜莲华:爱立信的人才观基本可以从五个方面描述,一、员工行为规范一定要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言行一致;二、要有客户服务意识,把客户的需求负责到底;三、员工本身有积极主动性,把自己的发展与公司业务相结合,而且能不断创新;四、自尊自强,勇于承担工作职责,自己有清楚的工作目标;五、作为经理要支持员工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招聘所有人员都采用爱立信统一的能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包括三个方面:专业技能(professional competence)、业务能力business competence、人际技能human competence。专业技能是指与职位相关的,能为内部同事和外部客户提供相关的产品或服务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主要是看他对爱立信的业务运作、业务目标、竞争对手以及综合的政治经济环境的透彻理解、分析能力;人际能力则是对与公司内部/外部的人际沟通与交往。我们对人才的选拔主要基于这个模型,这三方面能力是我们在选拔中最看重的,其他资历、教育背景、我们会作参考,但相对次要一些。   很多人进入爱立信时可能并不完全具备我们所要求的所有能力,比如,我们要招聘一位项目经理,对于他是否做过项目经理并不会拘泥,他没做过的话,如果经过我们的甄选过程认为他有很强的潜能,相对其他候选人来说是最合适这个岗位的,我们会录用他/她。也许刚上任时有点难,公司会培养他,并支持他胜任整个工作。   对话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贵公司有职业经理人发展的良好环境吗?   姜莲华:爱立信公司在这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对员工的充分信任和授权,在爱立信的文化里面特别突出。   我可以举三个方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是本地化方面,爱立信本地化很早,肯用人,对员工的支持很大,擅于提供员工发挥其特长的空间。目前爱立信中国公司里的几个高层领导在爱立信的服务年限已有十年。他们都是公司培养的而不是外部挖来的;二,在经理人的任用方面不存在偏见,比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人力资源副总裁牛艳娜、爱立信中国学院院长马晋红都是女士,公司管理层中的女性至少有30%左右的比例,也不存在年龄方面的限制,有的同事特别年轻就被提拔为公司高层经理;三,爱立信对培训发展特别注重,1997年成立的爱立信中国学院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专业培训机会,充分体现出爱立信致力于建立本地专业人才优势的意愿和努力。   《经济观察报》:贵公司有没有约定俗成的招聘规则可以与我们共享?   姜莲华:招聘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找到合适的人,所以会尽量了解求职者足够多的信息来判断其合适度。一般主要收集分析三部分信息:一、简历,这是纸面信息;二、面谈;三、测评,如逻辑测试或情景模拟。针对不同职位,可能测试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有的职位注重决策能力,而有的注重创新性,如研发人员。   《经济观察报》:你们对高层经理人和中层经理人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姜莲华:简而言之,对高层经理,其对业务的洞察力和制定战略决策的能力要求会高于中层经理,而对中层经理则偏重于他们对战略的理解和战术执行能力。   《经济观察报》:对于求职者,明星经理人与非明星经理人你们会更倾向于谁?   姜莲华:应该说我们还是注重职位的最根本要求,如果某候选人的知名度可能有助于在这个职位的工作,那他的知名度可能起加分作用。有的职位的确需要经理人的知名度以便发挥其良好的媒体和公关效应。 上传日期:2004-05-28 作者:徐淑琴、薛彩云 来源:经济观察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6-24 16:34:43 | 只看该作者
从2001年11月20日教育部规定允许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第一天起,跨国公司就在各著名高校内摆开擂台,展开新一轮人才抢夺战,尽管今年一些跨国公司内部裁员,但随着入世利好消息,涌进中国的跨国公司整体规模激增,人才战依然硝烟味很浓,当然,跨国公司招聘大学生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面试中常见的问题
 
    从面试中,也能看出跨国公司招人选才的价值标准。
 
    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个模拟人才招聘会,贝尔试验室、宝洁(中国)有限公司、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跨国公司现场招考。
 
    考官出了一道考题:你坐在船上,背着一个包袱,这个包袱里装着权力、健康、金钱和诚实,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为了保证你的安全,你必须扔掉其中之一,面对这种情况,你会选择先扔掉哪一个呢?
 
    同学甲:扔掉权力和金钱,也舍弃健康,最终保留了诚实。他说,要用自己的诚实为社会作贡献,如果能够这样,即使付出健康也是值得的;

    同学乙:选择扔掉金钱,她希望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同学丙:选择扔掉诚实。他认为一个职员最主要的是为公司办成某件事,成者为王嘛!在拥有权力和金钱之后,诚实就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了,扔掉它其实是一种现代反叛精神。
 
    “现代企业越来越讲求团队精神,如果一个人真的放弃了诚实,就等于放弃了和大家真诚交往的机会,这样的人是企业不愿意要的。”回答问题的通用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表达了跨国公司选才的一个共同标准:企业招聘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看重学生的价值取向。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沈向洋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有时一天要面试10多个人,对每一位求职者的面试都极其严格,不少落选的人并不是不优秀,而是某一方面不符合微软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标准要求。”
 
    沈向洋举了不久前一个面试的例子。A是一位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校成绩优秀,一篇研究项目的论文曾获得过大奖。沈向洋十分兴奋地和他谈了很长时间,最终这位佼佼者却落选了。问及原因,沈向洋说A对几个问题的回答令他不满意。
 
    ——问A当初怎样选择了那项研究项目,A回答说:是导师帮助选择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研究,换个项目也行吧!沈说,搞研究既要有创造力,更要有兴趣和热情,才能苦中作乐,我从他的回答中感觉不出他对事业的兴奋点。
    ——问A怎样比较微软公司和过去实习过的某公司,A大加推崇微软,把过去那家公司贬得一无是处。沈说,他可以这样贬低某公司,将来也可以这样贬低微软,从对公司的态度上,我看不出他的客观和忠诚。

    ——问A怎样评价与导师的关系,A说了导师许多不好的话,列举了导师怎样将名字署在他前面等“卑劣”之事。沈说,微软文化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宽容与合作精神,我并没有看出他比别人更胜一筹。
 
    像沈向洋一样,国际纸业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洪缨接受采访时,对于“优秀人才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跨国公司吗”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也是“否”——最优秀,最适合,两者缺一不可。洪缨告诉记者,优秀人才可以从专业、工作背景、学历等方面比较容易地做出判断,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他是否属于适合的人才。何谓适合?说白了就是能不能适应国际纸业公司环境,发挥个人才干。洪缨在面试时经常会问应聘者有什么个人发展计划,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比如有人喜欢大型企业,而国际纸业公司人员精简,规模不大,那些喜欢集团军作战、喜欢统帅很多人的人才,虽然能把工作做好,但几年以后可能会不安心甚至跳槽;比如有人希望工作环境宽松,压力不大。但国际纸业公司随着内地市场兴起,工作量会越来越大,所以必须是抗压能力强的人才能适应公司的环境;比如有人一开口就要高薪。但国际纸业进入中国不久,规模不太大,在薪资、福利方面可能不如一些高新企业,他更注重的是给员工一种稳定感、职业的安全感,所以招聘时,公司会注重不是为钱而工作的人。
 
    洪缨说他刚刚拒绝了一名信心十足的面试者:“海归派”,头脑聪明,外语流利,经验丰富,还有名牌大学MBA证书。
 
    这位面试者希望在北京、上海等地主管事务,少到外地出差;要求薪水不低于和他一起回国的某网络公司主管,等等。洪缨笑着说:我向他说明了为什么不适合本公司的理由,他也理解了,后来我还为他加盟另一家更适合他的公司出了主意。
 
    西门子招聘,没有笔试,也没有心理测验,只有面试。但面试者全都经过严格培训,对每个职位需要什么能力、素质非常清楚。西门子有一个全球性的人力资源题库,一个小时的面试,前5分钟测什么,后10分钟测什么非常严格,最后都有结论。
6
发表于 2004-6-25 10:16:41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游戏!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