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能性多大,如何操作?你真的理解吗?以下是利德尔哈特在《间接路线战略》中的一段话,可以部分理解军事意义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战争中最合理的战略,就是要一直等到敌人在精神上已经涣散之后再开始作战,这样予以致命的一击,才能比较轻松地获得胜利和达到最大的效果。这当然不一定总是可能的。不过,如能对他这个思想略加修正,似乎是将会更有实用价值。这就是:“在任何战役中,最合理的战略,就是一定要等到敌人在精神上已经发生动摇之后才开始进行会战;而最合理的战术,就是一定要等到敌人在精神上发生动摇之后才开始发起攻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有利条件,以便实行具有决定意义的打击。” 60年代后出现的核威慑战略和美苏冷战是很好的例子。 在经营方面有些运用不战而屈人之兵例子你可以去看看:微软(抢占行业标准)、英特尔(速度和产品高低搭配)、沃尔马(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可口可乐和百事(表面上相互竞争,实则阻止对手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