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不知道原创的读书笔记放这里适合与否,先放这,不对就搬家吧:)
《余杰文集》读书笔记
读过些书,行过些路。目前为止,行路相对地少,而读书相对要多。
对行路的理解是脚步去丈量,目光去测度,全身心地投入过,对过程留下记忆,最好让过程也记住些你的那种经历。像近几年我在每逢春初与夏末那种动辄几千里路,一夜大半昼的火车迁徙,就不具备我所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行路”定义;那算是一种手段,为着离开一段路程的终点,达到另一个行路的起点。
就人生的经历来说,大都喜欢归结到读书与行路这两件事情上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很是让人神往。
有次一个朋友和我讨论怎么区别“The terrorism in name of Liberalization” & “The terrorism in name of Revolution”;以自由民主或者以社会变革为口号的恐怖主义做何分别?在当时的语境中,我颇受激发,开头是这样说的:你看我们讲两个事物不同处的时候,总是要先从相同的地方开始说起,这样区别才有所依托……
行路读书,也得先知其同,而后解其异吧。
特定到这本《余杰文集》,前因大概是这样的:第一次听说余杰这个名字,是一个早些时候认识的朋友向我一个当时还不认识的朋友介绍我道,“我这位朋友啊,文字的纯粹上,比得了余杰”。我是傻傻地坐在一旁,也不好置可否,就嘿嘿在那里。
上周去看夸奖了我但是没有让我清楚夸奖程度的那位仁兄,床头见厚书一本,抄在手中一看,正是此集,就索来试读。
抱书回房,已经不太早了,但翻看了几篇文章后就很有不忍释卷的感觉,洗漱完毕熄灯上床片刻后复又亮灯记到如下几条:
1、 此君文风甚好,可以说文笔入微了;但是他的悲观主义,却不是那么认同。由此想到个有些意思的句子:乐观者说悲观者永远不能和乐观哪怕是一次邂逅,而悲观者说乐观者始终逃不出悲观的捕获。
2、 他在左边,我在右边;完美是用来逼近的,不是用来呈现的。
3、 细看下来,文人是有“回归线”的,偏激只是开头笔墨不匀时几行深浅不一的字——文字和文字之间,存在相互说服;这本集子里就能读出这样的变化轨迹。
4、 好文章带给人的远不止认同和引证,思维冲击和反驳的由头更有意思。
5、 文学像是看在社会火炉边的道童——火小加柴,火大减薪——当然是按照自己对火势的理解和判断;这在先天源定了文人的立异,同时又保持了他们特殊的心理优越性。
6、 真好,看到《余杰文集》,不迟不早。
当时是想用几条归纳下这本书,归还完事,一方面现在迫切想从读书转向行路,一方面最近好些书都是这样读的,同时最近几乎全部读书笔记都是这样做的。
今天却推翻了这个念头。
越读越有味道,小不能承载大时,长记。
有些书内的原因,有些书外的原因。
… … 朋友那个夸奖,也成了我行动力量的一部分源泉。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评价常常是差异的,偏低偏高都有可能带来动力,前者是一种不服气,后者是一种不忍心。在不低不高的评价中获取动力那是需要很高水平坚毅的,我现在还做不到,所以先借朋友的期许,当行舟人生中的一帆清风。 |